周芷若吧 关注:198,312贴子:6,172,103

其实输得是赵敏(转自知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输的是赵敏。周芷若不仅胜了,而且胜了赵敏整整一个层次。
你必须明白,赵敏是刻骨铭心,然后张赵两人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绝对不是倚天结局的意图。否则金大师没有必要加那么多戏,还要立即在后记里否定张无忌,说他自己也不知道爱的是谁。
从行动上看,张无忌从头至尾,最爱的都是周芷若。只是他常常为情势所迫,又总是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所以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内心深处当做正妻的,从来都只是周芷若。
是的是的,我知道,赵敏她热情她主动她聪明她漂亮她为了张无忌不顾一切抛国弃家她出身贵胄她会贴着你的耳朵叫你小淫贼,你有一万个理由应该更爱她。
可是这个世界上最要命的,恰恰是爱上一个你最应该恨的人啊。她骗你她刺你一剑她把你打成重伤她杀殷离杀义父杀赵敏杀武当众侠杀无辜群众她嫁给别人,可是为什么你还是对她比所有人都好?
(我本人并不认为作者应该把芷若写成这样,但是这一篇我们姑且只谈爱情,不谈善恶。)
认真读新修版原著,你就会发现,只有在这个解释下,倚天后期张无忌爱情的种种变化,突然间都有了章法。那些看似矛盾、不合情理的段落,并不是作者瞎改,而是围绕人物性格,环环相扣,步步皆有深意。所有的疑点,最后都能得到解释。作者在这个部分的巧思,绝对是大师级的。
直接从重点开始吧,我没写到,大家又觉得需要解释的,我后面再增补。
其实我并不想救活他
读过倚天的都知道这两句话:
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周芷若轻声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但其实,还有一句话同样令人动容,令人心酸,只是注意的人不多。
张无忌心头一震,心道:“其实我并不想救活他。”
联系上下文看看张无忌此时的心态:
周芷若道:“你手底留情在先,我岂有不知?你若能救活宋大哥,要我如何报答?”张无忌道:“一命换一命,请你对我义父手下留情。”周芷若道:“就只这样,没别的了?”张无忌嗫嚅道:“别的我不敢说……”
“我如救他不得,任由他死了,谁也不能怪我。芷若成了寡妇,能不能跟我重续前缘?”想到此处,不由得怦然心动。
张无忌心头一震,心道:“其实我并不想救活他。”但医者父母心,救人活命,于他已是根深蒂固的念头,他虽仍对周芷若恋恋不舍,但要他故意不治宋青书,究竟大大违反了他从小生来的仁侠心肠。
张无忌此时的这番心境,可不是因为什么婚约什么歉疚,更没有什么明教或者武当众人的压力。在他和几乎整个武林的认知里,他和周芷若的婚约已经随着周芷若嫁给宋青书烟消云散了。他婚礼当日虽然被迫离席而去,但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想过不娶周芷若为妻。毁约的是她,可不是他张无忌。如果他真的不爱芷若,此刻他应该坦然,甚至如释重负,甚至平安舒畅,安心地把宋青书救活,好换她第二天救他义父。为什么他不想救宋青书?他不管义父生死了吗?她都嫁人了,为什么还要想和她重续前缘?他不敢说的“别的”是什么?
“其实我并不想救活他。”这可能是大仁大义的张大教主,平生第一次有这么不仁不义的想法。宋青书毕竟是武当宋远桥之子,以张无忌的人物设定而言,有这种想法本身就已经是他不孝不义的极限了。当初周芷若怨他对自己不如对郡主好,但其实他为了郡主并没有做什么不孝不义的事情,现在倒是为了她,走在了不孝不义的边缘。你说,他究竟爱的是谁?
张无忌道:“我固然不及宋师哥这般痴情,对你确也是一片真心,不过要我为你做这些不孝不义之事,那也万万不能。”周芷若道:“为了我,你是不能。为赵姑娘,你偏能够。”
偏要勉强,问心有愧,不想救他,这三句堪称倚天爱情点睛之笔。开着上帝视角的读者看到这里,其实应该就能够明白倚天真正的结局会是什么。虐心的是,芷若有勇气说出问心有愧,张无忌却没法把那个“别的”说出口,所以他了解她的心意,她却仍在黑暗中煎熬。
赵敏道:“你救了宋青书的性命,现今又后悔了,是不是?”不等张无忌回答,微微一笑,翩然入内。
张无忌坐在石上,对着一弯冷月,呆呆出神,回思自与周芷若相识以来的诸般情景、她对自己的柔情蜜意,不禁无限低回,尤其适才相见时她的言语神态,惆怅缠绵,实难自已。
他在赵敏身边,会瞒着她去见周芷若,拿着她的药去救宋青书,明目张胆地整晚想念周芷若,而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反过来,赵敏要顾及他的感受,给他安静思念周芷若的空间(说明赵敏很明白);他在周芷若身边的时候,可曾如此?偶尔想想赵敏,还是她先提起的,一发现她要走,就会马上停下来哄她;碰巧偶遇赵敏,还会专门说明解释,怕她生气。她几滴眼泪就能做到的事情,赵敏要靠血靠命来换。他到底重视谁不重视谁,还不够清楚?
周芷若回过头来,见他兀自怔怔地出神,站起身来,便要走开。张无忌伸手握住她手一拉。
咱俩还得拜堂成亲
张无忌想了这一晚上之后,应该是下了决心,从此接受周芷若已经不再是他妻子的现实。可是她虽然已经与宋青书成亲,他还是要想办法护卫她,让她不至于当了寡妇。所以与元兵大战,他最担心的反而是宋青书的安危。
张无忌见周芷若脸身染血,又已冲人了元兵阵中,叫道:“芷若,芷若,宋大哥救回来了吗?”
张无忌抛去长矛,将他横抱在手,只怕扭动他震碎了的头骨,左闪右避,躲开元兵攒刺来的马刀长矛,脚下却走得平稳异常。
同时,他也许诺要与赵敏拜堂成亲(按照传统,拜堂成亲是正妻才有的仪式,相对娶妾要复杂隆重得多,所以当初娶周芷若才要准备那么久)。
张无忌道:“不,要变的。咱俩还得拜堂成亲,生个娃娃!”
赵敏跟了张无忌那么久,直到这一天,他在心里以为周芷若已经嫁人了,才许诺和她拜堂成亲,这不是偶然的。当然,你可以说那是因为之前他与周芷若有婚约。但是你没法解释他为什么很快就食言了。他对周芷若的承诺可不是像这样说变就变的。
救宋青书和许诺与赵敏拜堂成亲这两件事情,后面都会变的,读者可以细心观察。
不管她是好人坏人,她是我妈妈
但他始终不愿意去看周芷若做下坏事的证据。
张无忌从怀里取出那青布小包,放在桌上,说道:“这是那杨姊姊从周姑娘身上取来的,说道:‘所有疑窦,由此索解’,我一直不敢打开来看。”赵敏道:“为什么不敢?你怕这是周姑娘做下坏事的证据,是不是?你心里还对周姑娘旧情不忘,是不是我去了蒙古之后,,你便又去找她了?宋青书那时就算不死,也已是废人一个,地久天长,你还是会跟她在一起,把我放在脑后,想也不想了。”
其实赵敏怀疑的一点儿也没错,所以她无论如何,哪怕明明知道张无忌不想看,也要把证据硬摆在他的眼前。
她瞧了瞧桌上的小包,好奇心起,说道:“只要你对我决不变心,咱们瞧瞧包里的东西也不妨。”说着拿过小包,轻轻解开包上的丝线细绳。
可是她没想到,他有的却只是心痛。
“芷若,芷若,你为什么做这些事?”心中一痛,左手紧握铁片,连手掌也疼痛起来。
当初他怀疑赵敏杀害殷离,骂她狠毒,打她四个耳光,还差点把她掐死。如今,证据确凿,他却完全不想为殷离报仇,甚至连狠毒都不肯说周芷若一句,痛的只有他自己。厚此薄彼,何其明显?更不用说,周芷若当着他的面,杀赵敏,杀谢逊,他也舍不得责备。只能说在他心里,对待周芷若,与旁人总是不同。
“妈到底是好人呢,还是坏人?”(张无忌)望着天空中不住眨眼的星星,过了良久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管她是好人坏人,她是我妈妈。”
平心而论,张无忌当初不忍杀赵敏,并不算是特别。以他宽厚的个性,四女同舟中的任何一人,让他亲手杀害,都是下不去手的。任何一人,只要坚称冤枉,又没有实际证据,只要没有真的做下坏事,都可以像赵敏一样洗清冤屈,都可以像赵敏一样让他感动歉疚。但是像周芷若这样,做了那么多坏事,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还能够连一句重话都不被说的,恐怕是找不到第二个。在这件事上,他答应周芷若的,确实没有背弃承诺。
张无忌笑道:“好吧!我对你决不变心,决不会杀你,便连一拳一脚,也不会加于我爱妻周芷若身上。”
收起笑容,庄言道:“芷若,你是我的爱妻。我从前三心两意,只望你既往不咎。我今后对你决不变心,就算你做错了什么,我连重话也不舍得责备你一句。”
“不管她是好人坏人,她是我爱妻。”这才是张无忌的潜意识,也是他无论周芷若做什么坏事都不会怪她的唯一合理解释。
心下窃喜
“这些日子来真相逐步大白,我虽为芷若惋惜,却也忍不住心下窃喜。”
这个“心下窃喜”,被许多人当作张无忌爱赵敏胜过芷若的证据。其实不尽然。如果她们俩犯错以后的后果是一样的,那是说明赵敏更重要一些;可是如果一个犯错没事,另外一个犯错就要被杀,那不希望有人死就很正常了。更何况,此时此刻,张无忌全心以为周芷若已经嫁了人,如果赵敏再是杀殷离的凶手,四女同舟就都要离他而去了,他当然要心下窃喜啊。这反而说明,张无忌和赵敏的感情,不如和周芷若的深厚,所以赵敏其实犯不起杀殷离这样的大错的。
她其实不是宋夫人
张无忌在一旁听得呆了,忍不住上前问道:“你说宋夫人……她……她其实不是宋夫人?”
他不是心下窃喜吗?她是不是宋夫人有什么关系?而且,她是宋夫人,不是更好让他安心去做朝廷郡马吗?
张无忌精通医药,知道处子臂上点了这守宫砂后,若非嫁人或是失身,终身不退。(注)他先前听了静慧和贝锻仪的言语,尚自将信将疑,此刻亲眼得见,更无半分怀疑,霎时之间,心中转了无数念头:“嫁宋青书为室云云,果然全无其事。她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存心气我?难道真是为了那‘当世武功第一’的名号?还是想试试我心中对她是否尚有情意?”转念又想:“张无忌啊张无忌,周姑娘是害死你表妹的大仇人,她是处女也好,是人家的妻室也好,跟你又有什么相干?”
知道她没有嫁人,张无忌心中的爱妻,立即回来了一半。剩下一半,就是表妹大仇这件事。可是他对这个大仇人,还是没有半分怨恨,只想着跟她的情意。岂止是没有怨恨:
见到他温柔关怀的神色
张无忌轻抚她手臂
这时她楚楚娇弱,伏在自己怀中,不禁顿生怜惜之心,柔声道:“芷若,你到底见到了什么,竟这等害怕?”
这跟当初他如何对待赵敏,何等不同?难怪赵敏会离开,而他竟然忙着关怀自己的大仇人,毫无知觉……
他手扶墙壁,思潮起伏:“表妹给芷若投入大海淹死,固然命苦,但芷若内心深受折磨,所受痛苦,未必比表妹更少。”
唉,这个偏心,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了。有谁看到这会觉得殷离在他心里是和周芷若同样份量的?
刻骨铭心
既然如此,又何来刻骨铭心一说呢?
张无忌歉然道:“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爱慕、心存感激,对殷家表妹是可怜她的遭遇、同情她的痴情,对小昭是意存怜惜、情不自禁地爱护,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铭心刻骨地相爱。”
因为周芷若想问的,跟张无忌答的,其实是两回事。周芷若想问的,是他的本心,是如果没有这些恩恩怨怨,他心里爱的,到底是谁。
“我只是问你,倘若我们四人都好端端地在你身边,谁都没做过坏事,你便如何?”
而张无忌始终还是跟他一贯的性格一样,受困于当时的情势。
他武功虽强,性格其实颇为优柔寡断,万事之来,往往顺其自然,当不得已时,也不愿拂逆旁人之意,宁可舍己从人。习乾坤大挪移心法是从小昭之请;任明教教主既是迫于形势,亦是殷天正、杨逍等动之以情;与周芷若订婚是奉谢逊之命;不与周芷若拜堂又是为顾及义父性命而受赵敏所迫。
如周芷若自己所说,小昭去了波斯,她又杀了殷离,四个女子之中,只剩下了赵姑娘。他从来都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此时周芷若杀殷离罪名未去,而赵敏却为了他已经弃国抛家,他如果这时还能说出“你跟敏妹一样好”甚至“我其实最爱的是你”这样的话来,岂不是把他所有的人物设定都要崩掉?在当时的情势下,他的人物设定,实在不允许他,说出别的答案。所以才有刻骨铭心一说,而作者却又立即在后记里说明,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
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已也不知道。
没关系,很快我们就能够看到,这个刻骨铭心到底有多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07 09:29回复
    咱们到那边坐坐
    作者安排周芷若问这个问题的时机,设计是非常精巧的。再晚一点,张无忌知道殷离没死,周芷若真心忏悔,获得原谅,罪名洗白,张无忌要答起来就难得多了。
    (我其实并不赞同殷离没死可以洗白周芷若,因为动了杀念就是动了杀念,不能因为结局还好就无罪。但是金大师当初让周芷若反转就是为了历史进程硬来(参见芷若为啥要杀蛛儿?),现在要给她硬洗,我只能说一报还一报,就算扯平了吧。)
    殷离之死这件事情,算得上是倚天里很明显的一个疑点。堪称当世第一神医的张无忌,竟然判不对自己表妹的生死?只能说情节发展需要,不得不为。其实殷离如果真的死了,所有的不合理之处就全部消失了,对后面其它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大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新修版改动那么多,这一处金大师就是不肯改呢?唯一的解释,因为不能改,作者必须让她活着,才可以大体洗刷掉周芷若的罪过,让读者可以看到,在公平的情况下,周赵两人到底谁是张无忌的选择。
    只有从这一刻开始,张无忌的选择才是没有受到周赵两人的善恶情势所干扰的。而从这一刻开始,张无忌的选择就没有偏向赵敏的。
    首先他立即就不顾殷离的反对改口了:
    殷离道:“她是杀死我的凶手,你还理她作甚?”
    张无忌笑道:“这里只有四个人,那自然是我和周姑娘、赵姑娘了。”
    再看两人如何相处:
    周芷若站起身来,说道:“咱们走吧!”赵敏道:“到哪里去?”
    周芷若挽了赵敏的手,道:“咱们到那边坐坐。”
    哪位比较像是正妻?
    不仅如此,张无忌还立即给周芷若安排活动了:
    韩林儿为人忠厚,当年大都“游皇城”时曾与张无忌、周芷若共游,颇为交好。张无忌便即派人告知周芷若,在少林寺开丧。
    毫无疑问,张无忌此时,巴不得这门乾坤大挪移的功夫,可以让这两位一直亲似姐妹下去。他完完全全没有想让周芷若离开,以成全他和他的刻骨铭心的意思。而周芷若如果愿意留下,似乎二女同事一夫的局面,也应该顺理成章。可是,她为什么走了呢?
    次晨赵敏说道:“周姊姊昨晚已然离去,说不跟你辞别了。”
    因为她跟赵敏不同。她不会愿意这样不明不白的分享张无忌的爱。而刻骨铭心一说应该还是伤了她的心。可是姑娘你真是身在其中,所以智商掉线。他的刻骨铭心失踪于仇家遍布的少室山中,生死未卜,可他尽想的是跟你解释,当初婚礼上离席而去,是为了解救义父,情非得已。正常人这个时候应该说:“此事说来话长,我现在急着找我的刻骨铭心敏妹,等我回来再找你聊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07 09:30
    收起回复
      当初他为了去卢龙救你,就是这么扔下重伤的赵敏的。只是,你不知道。
      周芷若道:“无忌哥哥,那日在濠州你正要和我拜堂成亲,为什么赵姑娘一叫你,你便随她而去?你心中真的十分爱她么?”张无忌道:“我正要将这件事跟你说知。咱们坐下来说。”
      张无忌于是将赵敏手中握着谢逊一束黄发、引得他非走不可的诸般事情一一说了。
      武当山
      周芷若这一走,张无忌终于做了他情史之中最有勇气也最狠心的一件事。
      张无忌惘然半晌,以和张三丰分别日久、甚是想念为由,当下带同赵敏、宋青书,与俞莲舟等齐上武当山去。
      张无忌上武当解决了两件事。第一件是送宋青书回武当。这件事其实细思极恐。宋青书重伤未愈,尤其头骨脆弱,经不起颠簸和折腾。张无忌如果仁义为怀,应该让他伤好得差不多了,再送他回武当。而且天下尽知他、宋青书和周芷若之间的纠葛,瓜田李下,既然有俞莲舟等人在,他不必也不该出这个头。果然,宋青书一上武当,就因为想向太师父和父亲拜倒,头骨碎裂,就此气绝。武当门规严峻,宋青书杀害莫生谷,本来也是必死,不能怪到张无忌的头上。可是你想想当日张无忌是如何拼命保护宋青书震碎的头骨,今天却亲手送他走上死路,只因当日他是周芷若的丈夫,不能让芷若成了寡妇;今天他们既然没有成亲,他就是觊觎芷若的淫贼。为了把他跟周芷若之间所有的瑕疵清理干净,张教主怕是又在不孝不义的边缘走了一趟。
      第二件事则非同小可。他向张三丰引见了赵敏,却只用了“跟随”这个字眼。
      张三丰听得她甘心背叛父兄而跟随张无忌,说道:“好,好!难得,难得!”
      张三丰是武林泰斗,也是张无忌最亲的长辈(此时殷天正已死,义父谢逊也已经出家),更是武林之中极少的对正邪看得特别通透的人,所以他比所有人都更有机会接纳赵敏。而且,他对张赵两人婚事的认可,会极大地改善赵敏在江湖中的状态。如果张无忌有心娶赵敏为妻,这是他促成此事的最好的机会。最不济,哪怕张无忌有这个意向,既然他从此将寄居蒙古,再也不回,于情于理也应该向张三丰通报一声:“此去蒙古,我准备娶赵敏为妻”。可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只给了一个“跟随”,那就很明显是没有打算给正妻的地位了。参见维基百科,娶妻的仪式和流程是非常隆重的;而纳妾的要求则随意得多,有的时候跟收丫环一样,确实是“跟随”一下就可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07 09:31
      收起回复
        所以,张无忌不娶赵敏为妻,其实并不是周芷若要求他的,而是他自己决定的。这是他情史之中第一次,不是被情势所迫,而是自己主动作出,竟然不利于眼前人的选择。
        他曾经和赵敏说要和她拜堂成亲,可是那时他以为芷若已经嫁了宋青书。
        武当山上这两件事,跟之前写的,张无忌在思念周芷若那个夜晚之后那天做的两件事,是完全形成对照的。只要周芷若回来,之前的事情都不算数了。
        就只会想着我
        武当和峨嵋向来交好,所以张无忌在武当的这番言行,假以时日,一定会让周芷若知道的。而张无忌就在应天府“诸事办妥”,等着她来。
        此时此刻,周芷若终于明白,张无忌心中的正妻,只是她一个了。
        他为了殷离之死差点把赵敏打死;对她却百般脱罪,极尽抚慰。只是她不知道;
        他和赵敏在一起时,时常不顾及赵敏的感受;而和她在一起时,宠爱有加,但凡她有一点不开心,就解释发誓,哄她开心。只是她不知道;
        他为了与她重续前缘,甚至不顾孝义,不想救治宋青书。只是她不知道;
        他心里抱怨“芷若待我,哪有这般好”,跟她说“你待我只要能有他(宋青书)一半的好,我就心满意足了”,其实是一样的心情。只是她不知道;
        现在他通过武当表示不会娶赵敏为妻,她总该明白,他真正所待不同的,其实是她自己,而不是赵敏。
        (写到这里必须疼惜郡主一下。真的不值得。)
        所以当日在少室山,周芷若不辞而别,现在在应天府,她主动出现,并不是她为人反复,而是她收到了张无忌上武当这件事传递出来的讯息。读者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她这次来,再也不是那个患得患失,总是担心张无忌更喜欢赵敏的周芷若了。
        周芷若缓缓地道:一报还一报!那日在濠州,赵敏不让你跟我成亲。此后你到蒙古,尽管你日日夜夜都和赵敏在一起,却不能拜堂成亲。”张无忌一惊,问道:“那为什么?”周芷若道:“这不违背侠义之道吧?”
        张无忌道:“不拜堂成亲,自然不违背侠义之道。我跟你本来有婚姻之约,后来可也没拜堂成亲。好!我答允你。到了蒙古之后,我不和赵敏拜堂成亲,但我们却要一样做夫妻、一样生娃娃!”周芷若微笑道:“那就好。”
        张无忌奇道:“你这样跟我们为难,有什么用意?”周芷若嫣然一笑,说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
        此处对比,已是十分明显。如果你相信刻骨铭心才是真正结局,无论如何,这里是没有办法解释得通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07 09:33
        收起回复
          当初婚礼之上,赵敏只是要求“今天不得与周姑娘拜堂成亲”,张无忌就立即以违背侠义之道为由拒绝了。他最后走,是因为担心谢逊的生死不得已而为之。这里可是以后都不能拜堂成亲,张无忌竟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而且还有现成的圣火令在:
          第四令:……任何处女寡妇,如与之有夫妻之事,即须娶之为妻,否则须庄重相对。……
          这是多么显然的违背侠义之道?这怎么可能不矛盾呢?张无忌为什么不拒绝呢?可不要说张无忌回头按照蒙古习俗或者拜个火盆就算了。张无忌不是玩文字游戏的人。他说不拜堂成亲,就是明确的表示不会娶赵敏为正妻。这一段是新修版中特别新加,对比濠州,如此相似,金大师是有意把这段写明白,让读者看出张无忌对周芷若和赵敏是多么的不同。
          换个角度,一切就都能解释了:周芷若这次来,其实隐含的意义是以正妻的身份批准他以赵敏为妾,和她一起生活。张无忌自己在武当山就已经决定了不娶赵敏为正妻,周芷若的要求,只是走个正常的流程,所以张无忌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而有了正妻的批准,他和赵敏就算有了正常的关系确认,行夫妻之事,生娃娃,也就不违反圣火令了(圣火令来自波斯,对妻妾之分没有中原那么明确,所以第四令可以解释为如果有夫妻之事,就必须有合理的关系。明教之中虽然纳妾的不多,但是并不算违反教规,可见一斑)。
          这是我能看到的,唯一能同时满足不拜堂成亲的承诺、圣火令的约束、还能够做夫妻生娃娃的合理解释。
          超越胜负之争
          你要以为,这个故事的结局就是周赵二人从此二女共事一夫,或者红玫瑰白玫瑰下去,那就太小瞧芷若了。她有信心赢得的,比赵敏所追求的要高出一个层次。与在少室山上不同,走到结尾这里,她已经没有了所有她能够影响张无忌作抉择的工具。她不再提婚约,她再没有张无忌答应她要为她做到的事,她甚至放任他和另外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从此她再没有对他施恩的机会。对于“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的张无忌来说,她这样做无异于爱情的自杀。(想想小昭,当初他跟她甜言蜜语,恨不得为她去死。可是她走了以后,他真正自发的想起她的有几次?)
          可是她想要打破的,正是张无忌这个凡事只按情势所迫做决定的属性。
          当年在荒岛之上,情势所迫之下,她接受谢逊的安排,与张无忌订婚,从此让这段感情陷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她不清楚,张无忌不清楚,就连读者都分不清楚了,张无忌对她的好,到底是为了救人,为了感恩,为了承诺,为了她的一往情深,还是真的发自心底的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07 09:33
          回复
            所以她一路忐忑,一路不安,一路担心张无忌最爱的是赵敏。上帝视角的读者,要到周赵两人反转,地位互换,一个好姑娘变成灭绝师太第二,才能看出张无忌对她的好,超越她的善恶,跟对待旁人才是真的不同。而她要到全书末尾,才明白张无忌对她的心意。她所要的,再不是张无忌在情势之下的选择了。
            而此时此刻,赵敏还沉浸在情势的暂时成功里面。她和张无忌走到这里,始于足恋;然后她依靠朝廷力量,重伤张三丰和武当诸侠,又施救武当诸侠,换得他的三件事承诺;靠着三件事,她得以与张无忌一路同行去海岛,有机会日日陪伴,又以拼命三招对他施恩;此后又以谢逊头发毁了张无忌和周芷若的婚礼;她与父兄决裂,抛国弃家,令张无忌不得不从此将她带在身边;最后更是自作主张,当众宣布终身呆在蒙古,迫使张无忌离开明教,送她去蒙古。这每一步情势的变化,很多是她的用心经营,确实恰到好处,每一步都让张无忌无从他选。可是现在,张无忌和她在一起,是因为情欲,是因为感动,是因为责任,甚至是因为无奈,谁又能说得清楚?
            芷若现在要的,是他在没有任何有利于自己的情势之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作出选择:他对其他人,只是怜惜、同情、感动(张无忌此时,虽然当她是正妻的唯一人选,但仍未明白他对其他人的好作出回应,并不是同等的爱。文末他又想起小昭和殷离,但是很清楚,他对她们从来也不是爱啊),只有对她,才是真真正正的爱。她相信,他能在武当作出正确的选择,假以时日,他就一定能想清楚。
            张无忌心想:“这姑娘对她意中人痴心如此,倘若世上也有一人如此关怀我、思念我,我这一生便再多吃些苦,也是快活。”瞧着周芷若和丁敏君并排在雪地中留下的两行足印,心想:倘若丁敏君这行足印是我留下的,我得能和周姑娘并肩而行……”
            希望张无忌早日明白自己的初心。
            后记
            文章写完了,谈谈善恶。
            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我看完原著之后,在不考虑善恶观的前提下,对倚天后期种种爱情局面的变化,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
            但我必须说,这个解释,也符合价值观的偏好。
            谈及张无忌的爱情,必须了解到他优柔寡断,总是在情势驱使下做选择的个性。赵敏正是利用这种个性,不断营造对自己有利的情势,影响他的选择,在结尾的时候才能够和他在一起。很多读者不喜欢赵敏这个“官配”,就是因为这种暂时的胜,是以非常勉强的、胜之不武的方式得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07 09:34
            回复
              而周芷若至少在荒岛反转之前,从来没有制造过情势,而是不断在复杂的敌对关系,严苛的师命之下,靠着善良、智慧和勇气,坚持爱情与责任。在荒岛反转之前,芷若这个正牌女友的身份,来得堂堂正正,不靠任何阴谋诡计。后来金大师因为历史和剧情需要,让她反转,又在最后让她真心忏悔而洗白。情势的变幻,对于这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未免太过沉重。人们不免会有这个疑问:如果她从来都没有反转,凭着堂堂正正的爱,能不能赢得与她相爱的人?所以,当她在结局之处,再一次面临毫无任何有利情势的局面,却自信能赢得他的真心至爱的时候,我当然希望她是对的。
              倚天的爱情结局,如果以赵敏获胜而收场,那是正当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溃败。尤其现在还有人要以赵敏的成功作为撩汉的指南。为了爱情,可以利用国家资源,家族权势,为自己创造机会吗?为了爱情,可以不顾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放过仇敌吗?为了爱情,可以伤害他至亲,再施恩获得好处吗?为了爱情,可以出手毁容情敌(万安寺),而毫无悔意吗?为了爱情,可以靠非正常手段得来的三个要求,把他困在身边吗?为了爱情,可以故意隐瞒事实,以他的至亲的性命相要挟,让他从婚礼上离去吗?为了爱情,可以自作主张,逼他离职离乡吗?为了爱情,可以一味逢迎,丧失独立和自尊吗?为了爱情,可以做了这一切,还觉得心安理得,以胜利者自居吗?
              不是每个姑娘都有强大家族可以操弄情势,不是每个姑娘都愿意伤害别人,从中获利,不是每个姑娘都有赵敏这样的个性。但是每个好姑娘,都值得以堂堂正正的方式,赢得与她真心相爱的人。这是周芷若最终胜利的价值意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8-07 09:34
              回复
                周芷若汉人血统,核心价值,这是贯穿全篇的重点
                汉水喂饭青春启蒙一饭定情,光明顶一刺时更是拥有绝对决定权,这是周的第一次选择,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之后郡主出场时完全是以敌对阵营身份出现的,赵敏经过绿柳庄地牢邂逅后开启轻度舔狗模式,送珠花(黑玉断续膏)表达情意就不说了,碍于阵营原因,郡主和小张的关系一直没有结果甚至恶化,但是万安寺那里就是郡主娘娘做了第一次选择,她让张无忌给他做三件事,然后就把处心积虑弄来的六大派放了,这是她做的第一次选择,但这一选择没任何实际意义,因为她是蒙古人,此时的她在身份上不配
                与此同时灭绝遗嘱时周的又一次关键选择权,结果周不做选择,或者是表面做了选择,实则心里一点数都没有,这是她的第二次决定性选择,表现可见一斑
                接着郡主也做了第二次选择,放弃阵营和小张达成合作,一起去冰火岛,开启中度舔狗模式,此时郡主的阵营身份开始模糊到了岛上后一连串宫斗后勉强算个无结果,但是,周居然在此时,这是她的第三次关键选择权,结果也都看到了
                直到此时赵敏都是以一个潜在第三者的身份在场的,冰火岛事件后郡主娘娘做了第三次选择,继续放弃阵营,开启深度舔狗模式,此时郡主娘娘已无阵营束缚
                直到屠狮大会之后,郡主胜出
                此间赵周二人的三次关键选择,孰轻孰重该分的清了吧,周只要有一次选对了,都能胜,而郡主娘娘只要有一次选错了,都是输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07 09:43
                收起回复
                  写了这么多字,辛苦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07 18:14
                  回复
                    楼主的分析我大都认同。只是结局观点有点不一样屠师会结尾离开少林寺时。赵敏不能相负。又不舍周芷若。
                    结局时。答应了周芷若。就等于负了赵敏。张无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仔细看看原著给赵敏加的戏。本性都漏出来了。敏粉还认为加的好。
                    赵敏自做主张。自以为是。拿小昭许空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07 19:31
                    收起回复
                      写的很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07 20:59
                      回复
                        好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07 22:02
                        回复
                          这货为周芷若做的不忠不孝的事还少吗?昆仑山道上为了谢狮子谁也不肯吐露身份,明知殷离是表妹,还为了他杀了朱家满门,殷6自小视他如子,数度出山寻找他谁也不说,周芷若给2个冷馒头,立马告诉她我是谁。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8-07 23:18
                          收起回复
                            谁都输了,谁都又没输。薛定谔的输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08 11:17
                            回复
                              这种帖子,即使是不规范转载,也要置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8-09 0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