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求真吧 关注:70贴子:854
  • 13回复贴,共1

请教,景教、经教和基督教到底有什么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VOA中国之声
此前说《波斯教残经》片段透露了经教、景教和基督教的关系,可否透露一二?。。


IP属地:湖北1楼2019-08-08 15:05回复
    景教这个词只出现在17世纪西方传教士在陕西发现的大秦景教碑 真伪不知 之前的历史文献里只有波斯经教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22 16:44
    回复
      基督教个人认为是佛教的分支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22 16:45
      回复
        《波斯经教残经》后半部全部如下: ---- 注:内容过长,需分段
        《 波斯经教殘經》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波斯经教殘經(敦煌莫高窟藏本今歸京師圖書館 佚籍叢殘十五)
        殘經一卷前半已缺佚後半完好,然無後題,吾友臨川李君證、剛翊灼以其中,專闡明明暗之旨證以景教三威蒙度讚有合處,遂定為景教經典,然考大祆、摩尼、與景教頗類似未易分別,且皆由波斯流入中土,故姑顏之曰波斯经教残經,以俟當世之宗教學者考證,焉宣統三年三月上虞羅振玉記!
          □□□□若不遇緣無由自脫求解□□□□□□肉身本性。是一為是二耶。一切諸聖出現於世。施作方便。能救明性。得離眾苦。究竟安樂。
        作是問已。曲躬恭敬。却住一面爾時。明使告阿馱言。善哉善哉。汝為利益無量眾生。能問如此甚深祕義。汝今即是一切世間盲迷眾生大善知識。
        我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疑網永斷無餘。汝等當知。即此世界未立以前。淨風善母二光明使。入於暗坑無明境界。拔擢驍健常□□□□大智甲。
        五分明身。策持昇進。令出五坑。其五類魔黏五明身。如蠅著蜜。如鳥被黐。如魚吞鉤。以是義故。淨風明使。以五類魔及五明身二力和合。
        造成世界十天八地。如是世界。即是明身醫療藥堂。亦是暗魔禁繫牢獄。其彼淨風及善母等。以巧方便安立十天。
        次置業輪.及日月宮.并下八地.三衣.三輪乃至三災.鐵圍.四院.未勞俱孚山.及諸小山.大海.江河。作如是等。建立世界。禁五類魔。
        皆於十三光明大力以為囚。縛其十三種大勇力者。先意淨風各五明子。及呼嚧瑟德 嘍 德并窣路沙羅夷等。其五明身。猶如牢獄。五類諸魔。
        同彼獄囚淨風五子。如掌獄官。說聽喚應。如喝更者。其第十三窣路沙羅夷。如斷事王。於是貪魔見斯事已。於其毒心重興惡計。
        即令路 及業羅決以像淨風及善母等。於中變化。造立人身。禁囚明性。放大世界。如是毒惡貪慾肉身。雖復微小。
        一一皆放天地.世界.業輪星宿.三災.四圍.大海.江河.乾濕二地.草木.禽獸.山川.堆阜.春夏秋冬.年月時日.乃至有礙無礙。
        無有一法不像世界。喻若金師。摸白象形。寫指環內。於其象身無有增減。
        人類世界。亦復如是。其彼淨風。取五類魔。於十三種光明淨體。囚禁束縛。
        不令自在。魔見是已。起貪毒心。以五明性禁於肉身。為小世界。亦以十三無明暗力。
        囚固束縛。不令自在。其彼貪魔。以清淨氣禁於骨城。安置暗相。栽蒔死樹。
        又以妙風禁於筋城。安置暗心。栽蒔死樹。又以明力禁於脈城。安置暗念。栽蒔死樹。
        又以妙水禁於肉城。安置暗思。栽蒔死樹。又以妙火禁於皮城。安置暗意。栽蒔死樹。
        貪魔以此五毒死樹。栽於五種破壞地中。每令惑亂光明本性。抽彼客性。變成毒菓。
        是暗相樹者生於骨城。其菓是怨。是暗心樹者。生於筋城。其菓是嗔。其暗念樹者。
        生於脈城。其菓是婬。其暗思樹者。生於肉城。其菓是忿。其暗意樹者。生於皮城。
        其菓是癡。如是五種骨.筋.脈.肉.皮等。以為牢獄。禁五分身。亦如五明。囚諸魔類。


        4楼2019-08-25 10:05
        回复
          又以怨憎.嗔恚.婬慾.忿怒.及愚癡等。以為獄官。放彼淨風五驍健子中間貪慾。
          以像喝更說聽喚應。饞毒猛火。恣令自在。放窣路沙羅夷。其五明身。既被如是苦切禁縛。
          廢忘本心。如狂如醉。猶如有人。以眾毒蛇。編之為籠。頭皆在內。吐毒縱橫。復取一人。
          倒懸於內。其人爾時為毒所逼。及以倒懸。心意迷錯。無暇思惟。父母親戚。及本歡樂。
          今五明性。在肉身中。為魔囚縛。晝夜受苦。亦復如是。又復淨風造二明船。於生死海運渡善子。
          達於本界。令光明性究竟安樂。怨魔貪主。見此事已。生嗔姤心。即造二形雄雌等相。以放日月二大明船。
          惑亂明性。令昇暗船。送入地獄。輪迴五趣。備受諸苦。卒難解脫。若有明使。出興於世。教化眾生。令脫諸苦。
          先從耳門。降妙法音。後入故宅。持大神呪。禁眾毒蛇。及諸惡獸。不令自在。
          復齎智斧。斬伐毒樹。除去株杌。并餘穢草。並令清淨。嚴飾宮殿。敷置法座。
          而乃坐之。猶如國王。破怨敵國。自於其中。莊飾臺殿。安置寶座。平斷一切善惡人民。
          其惠明使。亦復如是。既入故城。壞怨敵已。當即分判明暗二力。不令雜亂。先降怨憎。
          禁於骨城。令其淨氣俱得離縛。次降嗔恚。禁於筋城。令淨妙風即得解脫。又伏婬慾。
          禁於脈城。令其明力即便離縛。又伏忿怒。禁於肉城。令其妙水即便解脫。又伏愚癡。
          禁於皮城。令其妙火俱得解脫。貪慾二魔。禁於中間。飢毒猛火。放令自在。猶如金師。
          將欲鍊金。必先藉火。若不得火。鍊即不成。其惠明使。喻若金師。其嶷而云 。猶如金釙。
          其彼飢魔。即是猛火。鍊五分身。令使清淨。惠明大使。於善身中。使用飢火。為大利益。
          其五明力。住和合體。因彼善人。銓簡二力。各令分別。如此肉身。亦名故人。
          即是骨.筋.脈.肉.皮。怨.嗔.婬.怒.癡。及貪饞婬。
          如是十三。共成一身。以像無始無明境界。第二暗夜。即是貪魔毒惡思惟諸不善性。
          所謂愚癡.婬慾.自譽.亂他.嗔恚.不淨.破壞.銷散.死亡.誑惑.返逆暗相。
          如是等可畏無明暗夜。十二暗時。即是本出諸魔記驗。以是義故。惠明大智。以善方便。
          如此肉身。銓救明性。令得解脫。於己五體。化出五施。資益明性。先從明相化出怜愍。
          加彼淨氣。次從明心化出具足。加被明力。又於明思化出忍辱。加被淨水。
          又於明意化出智惠。加被淨火呼嚧瑟德 嘍 德。於語藏中加被智惠。其氣風明水火.憐愍.誠信.具足.忍辱.智惠.及呼嚧瑟德 嘍 德與彼惠明。
          如是十三。以像清淨光明世界。明尊記驗。持具戒者。猶如日也
          第二日者。即是智惠。十二大王。
          從惠明化。像日圓滿。具足記驗。第三日者。
          自是七種摩訶羅薩本。每入清淨師僧身中。從惠明處。受得五施。及十二時。成具足日。
          即像窣路沙羅夷。大力記驗。如是三日及以二夜。於其師僧乃至行者。並皆具有二界記驗。


          5楼2019-08-25 10:07
          回复
            或時故人。與新智人共相鬪戰。如初貪魔。擬侵明界。如斯記驗。從彼故人。暗毒相中。
            化出諸魔。即共新人相體鬪戰。如其新人不防記驗。廢忘明相。即有記驗。其人於行無有憐愍。
            觸事生怨。即污明性。清淨相體。寄住客性。亦被損壞。若當防護。記驗警覺。逆逐怨憎。
            當行憐愍。明性相體。還復清淨。寄住客性。離諸危厄。歡喜踴躍。禮謝而去或時新人忘失記念。
            於暗心中化出諸魔。共新人心當即鬪戰。於彼人身有大記驗。其人於行無有誠信。觸事生嗔。
            寄住客性。當即被染。明性心體。若還記念。不忘本心。令覺驅逐。嗔恚退散。誠信如故。
            寄住客性。免脫諸苦。達於本界。或時新人忘失記念。即被無明。暗毒念中。化出諸魔。
            共彼新人清淨念體即相鬪戰。當於是人有大記驗。其人於行無有具足。慾心熾盛。寄住客性。
            即當被染。如其是人。記念不忘。於具足體善能防護。摧諸慾想。不令復起。寄住客性。免脫眾苦。
            俱時清淨。達於本界或時於彼無明思中。化出諸魔。共新人思即相鬪戰。如其是人。廢忘本思。
            當有記驗。其人於行即無忍辱。觸事生怒。客主二性。俱時被染。如其是人。記念不忘。
            覺來拒敵。怒心退謝。忍辱大力。還當扶護。寄住客性。欣然解脫。本性明白。思體如故或時於被無明意中。
            化出諸魔。即共新人意體鬪戰。如其是人。忘失本意。當有記驗。其人於行多有愚癡。客主二性。俱被染污。
            如其是人。記念不忘。愚癡若起。當即自覺。速能降伏。策勤精進。成就智惠。寄住客性。因善業故。俱得清淨。
            明性意體。湛然無穢。如是五種。極大鬪戰。新人故人。時有一陣。新人因此。五種勢力。防衛怨敵。如大世界。
            諸聖記驗。憐愍以像。持世明使。誠信以像十天大王。具足以像降魔勝使。忍辱以像地藏明使。智惠以像催光明使。
            為此義故。過去諸聖及現在教作如是說。出家之人。非其有礙肉身相戰。乃是無礙。諸魔毒性。互相鬪戰。如此持戒清淨師等。
            類同諸聖。何以故。降伏魔怨。不異聖故。或時故人兵眾退敗。惠明法相寬泰而遊。至於新人五種世界無量國土。乃入清淨微妙相城。
            於其寶殿敷置法座。安處其中。乃至心念思意等城。亦復如是。一一遍入。若其惠明遊於相城。當知是師所說正法皆悉微妙。
            樂說大明三常五大。神通變化具足諸相。次於法中專說憐愍或遊心城。當知是師樂說日月光明宮殿神通變化具足威力。
            次於法中專說誠信或遊念城。當知是師樂說大相窣路沙羅夷神通變化具足默然。次於法中專說具足或遊思城。當知是師樂說五明神通變現。
            次於法中專說忍辱或遊意城。當知是師樂說明使過去未來及現在者神通變化隱現自在。次於法中專說智惠。是故智者諦觀是師。即知惠明在何國土。
            若有清淨雷那勿等。如是住持無上正法。乃至命終不退轉者。命終已後。其彼故人及以兵眾。無明暗力墮於地獄。
            無有出期。當即惠明引己明軍。清淨眷屬直至明界。究竟無畏。常受快樂。應輪經云。若雷那勿等身具善法。光明父子及淨法風。
            皆於身中每常遊止。其明父者即是明界無上明尊。其明子者。即是日月光明。淨法風者。即是惠明。寧萬經云。
            若雷那勿具善法者。清淨光明大力智惠。皆備在身。即是新人功德具足汝等諦聽。惠明大使。入此世界顛倒 城。屈曲聚落。
            壞朽故宅。至於魔宮。其彼貪魔。為破落故。造新穢城。因己愚癡。恣行五慾。或時白鴿徵妙淨風勇健法子大聖之男入於此城。
            四面顧望。唯見烟霧。周障屈曲。無量聚落。既望見已。漸次遊行。至於城上。直下遙望。見七寶珠。一一寶珠。價值無量。
            皆被雜穢。纏覆其上。時惠明使。先取膏腴肥壤好地。以已光明無上種子。種之於中。又於己體脫出模樣及諸珍寶。為自饒益。


            6楼2019-08-25 10:08
            回复
              大利興生。種種莊嚴具足內性以為依柱真實種子依因此柱得出五重無明暗坑。猶如大界。先意淨風各有五子。與五明身作依止柱。
              於是惠明善巧田人。以惡無明崎嶇五地而平填之。先除荊蕀及諸毒草。以火焚燒。次當誅伐五種毒樹。其五暗地。既平殄已。
              即為新人置立殿堂及諸宮室。於其園中。栽蒔種種香花寶樹。然後乃為自身莊嚴宮室寶座臺殿。次為左右無數眾等。亦造宮室。
              其惠明使。以自威神。建立如是種種成就。又翻毒惡貪慾暗地。令其顛倒。於是明性五種淨體。漸得申暢。其五體者。則相.心.念.思.意是。
              時惠明使。於其清淨五重寶地。栽蒔五種光明勝譽無上寶樹。復於五種光明寶臺。燃五常住光明寶燈時惠明使。施五施已。先以驅逐無明暗相。
              伐却五種毒惡死樹。其樹根者自是怨憎。其莖剛強。其枝是嗔其葉是恨。菓是分拆。味是泊淡。色是譏嫌。其次驅逐無明暗心。伐却死樹。其樹根者自是無信。
              其莖是忘。枝是謟惰。葉是剛強。菓是煩惱。味是貪慾。色是拒諱。其次驅逐無明暗念。伐去死樹。其樹根者自是婬慾。莖是怠惰。枝是剛強。葉是增上。果是譏誚。
              味是貪嗜色是愛慾諸不淨業。先為後誨。次逐暗思。伐去死樹。其樹根者自是忿怒。莖是愚癡。枝是無信。葉是拙鈍。菓是輕蔑。味是貢高。色是輕他。次逐暗意。
              伐去死樹。其樹根者自是愚癡。莖是無記。枝是嫚鈍。葉是顧影自謂無比。菓是越眾。莊嚴服飾。味是愛樂。瓔珞真珠環釧諸雜珍寶串佩其身。
              色是貪嗜。百味飲食資益肉身。如是樹者。名為死樹。貪魔於此無明暗窟。勤加種蒔時惠明使。當用智惠快利钁斧。次第誅伐已。
              以已五種無上清淨光明寶樹。於本性地而栽種之。於其寶樹溉甘露水。生成仙菓。先栽相樹。其相樹者。根是怜愍。莖是快樂。
              枝是歡喜。葉是羔眾。菓是安泰。味是敬慎。色是堅固。次栽清淨妙寶心樹。其樹根者自是誠信。莖是見信。枝是怕懼。葉是警覺。
              菓是勤學。味是讀誦。色是安樂。次栽念樹。其樹根者自是具足。莖是好意。枝是威儀。葉是真實。莊嚴諸行。菓是實言。
              無虛妄語。味是說清淨正法。色是愛樂相見。次栽思樹。其樹根者自是忍辱。莖是安泰。枝是忍受。葉是戒律。菓是齋讚。味是勤修。
              色是精進。次栽意樹。其樹根者自是智惠。莖是了二宗義。枝是明法辯才。葉是權變知機。能摧異學。崇建正法。菓是能巧問答。隨機善說。
              味是善能譬喻。令人曉悟。色是柔濡羔辭。所陳悅眾。如是樹者。名為活樹時惠明使。以此甘樹。於彼新城微妙宮殿寶座四面及諸園觀自性五地。
              於其地上而栽種之。其中王者即是怜愍。其怜愍者。即是一切功德之祖。猶如朗日諸明中最。亦如滿月眾星中尊。
              又如國王花冠。於諸嚴飾最為第一。亦如諸樹。其菓為最。又如明性。處彼暗身。於其身中微妙無比。亦如素鹽。能與一切上妙餚饌而作滋味。
              又如國王印璽。所印之處無不遵奉。亦如明月寶珠。於眾寶中而為第一。又如膠清。於諸畫色而作牢固。亦如石灰。所塗之處。無不鮮白。
              又如宮室。於中有王。因彼王故。宮得嚴淨。其怜愍者。亦復如是。有怜愍者。則有善法。若無怜愍。修諸功德。皆不成就。緣此事故。
              故稱為王。其怜愍中。復有誠信。其誠信者。即是一切諸善之母。猶如王妃。能助國王。撫育一切。亦如火力。通熟萬物。資成諸味。
              又如日月。於眾像中。最尊無比。舒光普照。無不滋益。怜愍誠信。於諸功德成就具足。亦復如是。怕愍誠信。亦是諸聖過去未來明因基址。
              通觀妙門。亦復三界煩惱大海側足狹路。百千眾中。稀有一人。能入此路。若有入者。依因此道。得生淨土。離苦解脫。究竟無畏。
              常樂安淨又惠明使。於魔暗身。通顯三大光明惠日。降伏二種無明暗夜。像彼無上光明記驗。第一日者。即是惠明。十二時者。即是勝相十二大王。
              以像清淨光明世界無上記驗。第二日者。即是新人清淨種子。十二時者即是十二次化明王。又是夷數勝相妙衣。施與明性。以此妙衣莊嚴內性。
              令其具足拔擢昇進永離穢土。其新人日者。即像廣大窣路沙羅夷。十二時者。即像先意及以淨風各五明子。并呼嚧瑟德 嚧 德。合為十三光明淨體。以成一日
                


              7楼2019-08-25 10:09
              回复
                第三日者。
                即是說聽及喚應聲。十二時者。即是微妙相.心.念.思.意等。及與怜愍.誠信.具足。忍辱.智惠等是。其此喚應。
                第四日者。以像大界日光明使怜愍相等。十二時者。即像日宮十二化女。光明圓滿。合成一日其次復有兩種暗夜。
                第一夜者。即是貪魔。
                其十二時者。
                即是骨.筋.脈.肉.皮等。及以怨.憎.嗔恚.婬慾.忿怒.愚癡.貪欲.飢火。如是等輩。
                不淨諸毒。以像暗界無始無明第一暗夜。
                第二夜者。
                即是猛毒慾熾焰。十二時者。即是十二暗毒思惟。如是暗夜。以像諸魔初興記驗。時惠明日。對彼無明重昏暗夜。以光明力降伏暗性。
                靡不退散。以是義故。像初明使降魔記驗。又惠明使。於無明身。種種自在降伏諸魔。如王在殿賞罰無畏。惠明相者。
                第一大王。二者智惠。三者常勝。四者歡喜。五者懃修。六者平等。七者信心。八者忍辱。九者直意。十者功德。十一者齊心
                一等。十二者內外俱明。如是十二光明。大時若入相心念思意等五種國土。
                一一孳無量光明。各各現果亦復無量。其菓即於清淨徒眾。而具顯現若電那勿具足十二光明時者。
                當知是師與眾有異。言有異者。是慕闍拂多誕等。於其身心常生慈善柔濡別識。安泰和同如是記驗。
                即是十二相樹初萌顯現。於其樹上。每常開敷無上寶花。既開已輝光普照。一一花間。化佛無量。展轉相生。
                化無量身若電那勿內懷第一大王樹者。當知是師有五記驗。一者不樂久住一處。如王自在。亦不常住一處。
                時有出遊。將諸兵眾。嚴持器仗。種種具備。能令一切惡獸怨敵悉皆潛伏。二者不慳所至之處。若得儭施。不私隱用。
                皆納大眾。三者貞潔防諸過患。自能清淨。亦復轉勸餘修學者。令使清淨。四者於己尊師有智惠者。而常親近。若有無智樂欲戲論及鬪諍者。
                即皆遠離。五者常樂清淨徒眾。與共住止。所至之處。亦不別眾獨寢一室。若有此者。名為病人。如世病人。為病所惱。常樂獨處。
                不願親近眷屬知識。不樂眾者。亦復如是
                二智惠者。
                若有持戒電那勿等內懷智性者。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常樂讚歎清淨有智惠人。及樂清淨智惠徒眾同會一處。心生歡喜。常無厭離。
                二者若己智根見解狹劣。聞他智者智惠言語。心無姤嫉。
                三者諸有業行。常當勤學。心不懈怠。
                四者常自勤學。智惠方便。諸善威儀。亦勸餘人。同共修習。
                五者於其禁戒慎懼不犯。若誤犯者。速即對眾發露陳悔
                三常勝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內懷勝性。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不樂讒謟狠悷。如有是人亦不親近。
                二者不樂鬪諍諠亂。若有鬪諍。速即遠離。強來鬪者。而能伏忍。
                三者若論難有退屈者。不得承危。 以稱快。
                四者輒不漫陳。不問而說。若有來問。思忖而答。不令究竟。因言被恥。
                五者於他語言。隨順不逆。亦不強證。以成彼過。若於法眾。其心和合。無有分拆


                8楼2019-08-25 10:14
                回复
                  四歡喜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內懷歡喜性者。當知是師有五記驗。一者於聖教中所有禁戒威儀進止。
                  一一歡喜。盡力依持。乃至命終。心無放捨。二者但聖所制。年一易衣。日一受食。歡喜敬奉。不以為難。亦不妄證。云是諸聖權設此教。
                  虛引經論言通再受。求解脫者不依此戒。三者但學已宗清淨 法。亦不求諸 敗教。四者心常卑下。於諸同學而無憎上。
                  五者若謂處下流。不越居上身為尊首。視眾如己。愛無偏黨
                  五勤修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內懷懃性。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不樂睡眠妨修道業。
                  二者常樂讀誦。勵心不怠。同學教誨。加意喜謝。亦不因教心生怨恨。己常懃修。轉勸餘者。
                  三者常樂演說清淨正法。
                  四者讚唄禮誦。轉誦抄寫。繼念思惟。如是等時。無有虛度。
                  五者所持禁戒。堅固不缺
                  六真實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內懷真實性者。當知是師有五記驗。一者所說經法。皆悉真實。
                  一依聖教。不妄宣示。於有說有。於無說無。
                  二者心意常以真實和同。不待外緣。因而取則。
                  三者所持戒行。每常真實。若獨若眾。心無有二。
                  四者常於己師心懷決定。盡力承事。不生疑惑。乃至命終。更無別意。
                  五者於諸同學。勸令修習。以真實行。教導一切
                  七信心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內懷信心性者。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信二宗義。心淨無疑。棄暗從明。如聖所說。
                  二者於諸戒律其心決定。
                  三者於聖經典不敢增減一句一字。
                  四者於正法中所有利益。心助歡喜。若見為魔之所損惱。當起慈悲。同心憂慮。
                  五者不妄宣說他人過惡。亦不嫌謗傳言兩舌。性常柔濡。質直無二
                  八忍辱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內懷忍辱性者。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心恒慈善。不生忿怒。
                  二者常懷歡喜。不起恚心。
                  三者於一切處心無怨恨。
                  四者心不剛強。口無麁惡。常以濡語說可眾心。
                  五者若內若外。設有諸惡煩惱對值來侵辱者。皆能忍受。歡喜無怨
                  九直意者。
                  若有清淨電那勿等內懷直意性者。當知是師有五記驗。
                  一者不為煩惱之所繫縛。自歡喜。清淨直意。
                  二者但於法中。若大若小。所有諮問。恭敬領受。隨喜善應答。
                  三者於諸同學。言無反難。不護己短。而懷嗔恚。
                  四者言行相副。心恒質直。不求他過。以成鬪競。
                  五者法內兄弟。若於聖教心有異者。當即遠離不共住止。亦不親近。共成勢力。故惱善眾


                  9楼2019-08-25 10:15
                  回复
                    援引西方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及一些其他人的观点:




                    --------------------------------------------
                    艾儒略本身是耶稣会资深宗教内部人士,他不认为景教和基督教有关系。
                    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首先想到的是,所谓的景教居然是波斯祆教,当然这个是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个人看法,他这样认为肯定有他的原因。


                    12楼2019-08-25 10:49
                    回复
                      景教流行中國碑
                      作者:景淨 唐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916》
                      粵若常然真寂,先先而無元;窅然靈虛,後後而妙有。摠玄樞而造化,妙眾聖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元元真主阿羅訶歟?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風而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日月運而晝夜作。匠成萬物,然立初人,別賜良和,令鎮化海。渾元之性,虛而不盈,素蕩之心,本無希嗜。洎乎娑殫施妄,鈿飾純精,間乎大於此是之中,隟冥同於彼非之內。是以三百六十五種,肩隨結轍,競織法羅,或指物以讬宗,或空有以淪二,或禱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矯人。智慮營營,思情役役,茫然無得,煎迫轉燒,積昧亡途,久迷休復。於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彌陁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來貢。圓廿四聖有說之舊法,理家國於大猷,設三一淨風無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制八境之度,煉塵成真;啟三常之門,開生滅死。懸景日以破暗府,魔妄於是乎悉摧;棹慈航以登明宮,含靈於是乎既濟。能事斯畢,亭午升真,經留廿七部,張元化以發靈關,法浴水風,滌浮華而潔虛白,印持(闕一字),融四照以合無構。擊木震仁惠之音,東禮趣生榮之路。存須所以有外行,削頂所以無內情。不畜臧獲,均貴賤於人;不聚貨財,亦罄遺於我。齋以伏識而成,戒以靜慎為固,七時禮讚,大庇存亡,七日一薦,洗心反素。真常之道,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惟道非聖不宏,聖非道不大。道聖符契,天下文明。
                      太宗文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德曰「阿羅本」,占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帝使宰臣房公元齡,摠仗西郊,賓迎入內,翻經書殿,問道禁闈,深知正真,特令傳授。貞觀十有二年秋七月,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大秦國大德阿羅本,遠將經像,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為;觀其元宗,生成立委。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京義寧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宗周德喪,青駕西昇;巨唐道光,景風東扇。旋令有司,將帝寫真,轉模寺壁,天姿汛彩,英朗景門,聖跡騰祥,永輝法界。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其土出火浣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無冠盜,人有樂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闊,文物昌明。高宗皇帝克恭纘祖,潤色真宗,而於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法流十道,國富玄休;寺滿百城,家殷景福。聖曆年釋子用壯,騰口於東周,先天末下士大笑,訕謗於西鎬。有若僧首羅含,大德及烈,並金方貴緒,物外高僧,共振元綱,俱維絕紐。元宗至道皇帝令寧國等五王,親臨福宇,建立壇場,法棟暫橈而更崇,道石時傾而復正。天寶初,令大將軍高力士送五聖寫真寺內安置,賜絹百匹,奉慶睿圖。龍髯雖遠,弓劍可攀,日角舒光,天顏咫尺。三載,大秦國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詔僧羅含、僧普論等一七人,與大德佶和於興慶宮修功德。於是天題寺榜,額載龍書,寶裝璀翠,灼爍丹霞。睿劄宏空,騰淩日,寵賚比南山峻極,沛澤與東海齊深。道無不可,所可可名;聖無不作,所作可述。肅宗文明皇帝於靈武等五郡,重立景寺,元善資而福祚開,大慶臨而皇業建。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功,頌禦饌以光景眾。且乾以美利,故能廣生;聖以體元,故能亭毒。我建中聖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闡九疇以維新景命,化通元理,祝無愧心。至於方大而虛,專靜而恕,廣慈救眾苦,善貸被群生者,我修行之大猷,汲引之階漸也。若使風雨順,天下靜,人能理,物能清,存能昌,歿能樂,念生響應,情發目誠者,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
                      大施主金紫光祿大夫同朔方節度副使試殿中監賜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聞道勤行,遠自王舍之城,聿來中夏。術高三代,藝博十全,始效節於丹庭,乃策名於玉帳。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公子儀,初總戎於朔方也,肅宗俾之從邁,雖見親於臥內,不自異於行間,為公爪牙,作軍耳目,能散祿賜,不積於家。獻臨恩之頗黎,布辭憩之金罽,或仍其舊寺,或重廣法堂,崇飾廊宇,如翬斯飛。更效景門,依仁施利,每歲集四寺僧徒,虔事精供。備諸五旬,餧者來而飯之,寒者來而衣之,病者療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節達娑,未聞斯美;白衣景士,今見其人。願列洪碑,以揚休烈。詞曰:
                      真主元元,湛寂常然,權輿匠化,起地立天。分身出代,救度無邊,日昇暗滅,咸證真元。赫赫文皇,道冠前王,乘時撥亂,乾廓坤張。明明景教,言歸我唐,翻經建寺,存歿舟航。百福偕作,萬邦之康。高宗纂祖,更築精宇,和宮敞朗,遍滿中土。真道宣明,式封法主,人有樂康,物無災苦。元宗啟聖,克修真正,禦榜揚輝,天書蔚映。皇圖璀璨,率土高敬,庶績咸熙,人賴其慶。肅宗來復,天威引駕,聖日舒晶,祥風埽夜。祚歸王室,祓氛永謝,止沸定塵,造我區夏。代宗孝義,德合天地,開貸生成,物資美利。香以報功,仁以作施,暘穀來威,月窟畢萃。建中統極,聿修明德,武肅四溟,文清皇域。燭臨人隱,鏡觀物色,六合昭蘇,百蠻取則。道惟廣兮運惟密,強名言兮演三一。主能作兮臣能述,建豐碑兮頌元吉。


                      14楼2019-08-25 10:54
                      回复
                        注:上面内容为《波斯经教残经》后半部,前半部已缺佚,特此注明!
                        如需对比考证,请参考上楼波斯僧景净为《景教流行中国碑》之撰文 -- 《全唐文/卷0916》
                        第10段内容或存在敏/、感词,发几次无法发出,故省略。


                        15楼2019-08-25 10:59
                        回复
                          👍加了群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8-02 1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