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国低价购入大牌香水再转卖的故事,故事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某某香水,某国低价购入,保质保量,价廉物美,快来看快来瞧。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买没买过?买过?
八成你上当了。
按我国税法规定,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个人,进口货物都得交税,就算原来相对比较便宜,进口环节加上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三项,不见得会比正常渠道便宜。要真是靠转卖低价购入某国香水冲的多少多少皇冠,那意味着大规模公然偷逃税,想想那可能吗?大数据时代,税务和海关可不是吃素的。那他为什么还能卖这么欢?
这里顺带扯下传统零售环境,商场大卖场往往是当地就业利税大户,至少是就业大户,全靠卖真货能活下去吗?门店能开下去至少收支要平衡,具体自行脑补,许多地方真次货混卖几乎是默认的潜规则,
规则延伸到线上,真假混着卖至少拉低一半成本,卖家赚到钱了,买家也买到便宜货了,皆大欢喜,很少有人会管,也很难管。至于吹吹牛逼搞搞营销,那是人家的自由,吹牛不上税,也不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