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749上岸学姐考研的一些经验
一直有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怎么复习啊怎么安排时间呀这些问题,我就整理一下自己的考研过程和经验吧,仅供大家参考~
- 时间安排
我是2017年7月底8月初开始准备,当然经过各种准备活动,一直到8月中旬我才正经开始学习(真的是时间很赶,那个时候政治一大摞,英语超级难,专业课上手慢,我基本上一个月都处于焦虑状态)所以这个时候还在犹豫不定、进不了学习状态的小伙伴们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赶紧的集中所有资源一心向着学习吧!具体的复习计划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我是公共课➕专业课同时复习将学习任务划分成几个阶段,从月计划、周计划开始,把每天的任务切割,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整。
- 政治从八月份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第一个月把政治所有内容复习一遍,也就是暑假前把政治知识点全部学过一遍九月份开始看肖秀容精讲精练,差不多每周要看完一个模块(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结合1000题每周周末综合做一个模块的题差不多到了十月会出现很多政治热点,我当时很重视,还拿了个本子每天记录一些老师或者公众号发布的热点和重点(但巧的是我们正好遇上了十九大,所以其他热点通通让路)从这个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关注热点了,但也不要花费太多精力,让专业的辅导老师去抓热点,我们跟着老师走就没问题了十一月我已经不把政治当重点复习对象了(这个时候应该是所有知识点已经掌握,重在巩固)每天会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刷题,1000题我刷了三遍,虽然很简单,但挺能夯实基础的。另外肖爷爷会出其他题,跟着做就好。实在还有余力,找些名师的题做,找到感觉就好(不建议最后两个月花大量时间给政治,我基本上不会学习政治超过两小时)十二月政治已经到了冲刺阶段,但我依然以基础加重点和热点的节奏复习着,虽然慢,但真的很扎实,最后报了个冲刺班,考前三天开始听,反复背冲刺资料,最后直到考前一晚基本没睡~
- 英语
真的有很多人倒在英语上了…我亲眼看到英语差一分的专业课第二名坐在马桶上哭
刚开始做英语真题的时候,简直是绝望到想哭……
后来还是去上课(不得不相信专业的力量,人家做了那么多年考研培训,比我们摸瞎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先是从八月末开始练阅读,一直到考前我都保持每天做两篇阅读的习惯,另外有空就翻一翻英语文章,多跟着英语考研界的大佬学习。英语就是做真题,做到能把真题完全吃透,完全了如指掌为止,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花一大块时间来专门学习英语。
- 专业课
教育学专业课无非就是教育史,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第一件事就是有一个大概印象,无论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和认知,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找什么资源,该不该寻求别人的帮助,自然而然心里就有了答案。从八月份就开始复习教育史,我自己知道自己中国教育史不行,于是我从这里起步。。
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不要是时间指标,别说今天看几个小时书,一定要有目标指向,就是每天完成多少,给自己拉一个进度条,一本书分为几个部分,每天看几章,看完之后有什么效果。我是一本一本书复习的,先是中国教育史,再是学校教育学(这两本书我最不熟悉,所以这样安排),然后是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当然这不是绝对顺序,教育学是一个系统,时常会有内容的穿插,所以复习也是灵活的。
专业课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八月到十月,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是每一句话都理解透了(如果之前没学过教育学,那就多看一遍两遍…看懂为止)第二个阶段是十一月,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将内容精炼,争取对每一部分内容都了如指掌,这个具体方法不在这里多说,可以再问我。第三阶段就是背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已经对整个体系有了把握,最后一个月就是反复记,快速记,根据自己的体系不断充实,最后能够在脑子里复述每本书的内容框架。专业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真题,多从出题老师的角度思考,多看重点,自然而然就会对考试范围内的重点有所把握。- 另外学会向别人学习,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永远不要随便怀疑自己,也不要过于高估自己,扎扎实实地学习,其他的都别瞎想(。ì _ í。)
一直有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怎么复习啊怎么安排时间呀这些问题,我就整理一下自己的考研过程和经验吧,仅供大家参考~
- 时间安排
我是2017年7月底8月初开始准备,当然经过各种准备活动,一直到8月中旬我才正经开始学习(真的是时间很赶,那个时候政治一大摞,英语超级难,专业课上手慢,我基本上一个月都处于焦虑状态)所以这个时候还在犹豫不定、进不了学习状态的小伙伴们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赶紧的集中所有资源一心向着学习吧!具体的复习计划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我是公共课➕专业课同时复习将学习任务划分成几个阶段,从月计划、周计划开始,把每天的任务切割,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整。
- 政治从八月份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第一个月把政治所有内容复习一遍,也就是暑假前把政治知识点全部学过一遍九月份开始看肖秀容精讲精练,差不多每周要看完一个模块(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结合1000题每周周末综合做一个模块的题差不多到了十月会出现很多政治热点,我当时很重视,还拿了个本子每天记录一些老师或者公众号发布的热点和重点(但巧的是我们正好遇上了十九大,所以其他热点通通让路)从这个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关注热点了,但也不要花费太多精力,让专业的辅导老师去抓热点,我们跟着老师走就没问题了十一月我已经不把政治当重点复习对象了(这个时候应该是所有知识点已经掌握,重在巩固)每天会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刷题,1000题我刷了三遍,虽然很简单,但挺能夯实基础的。另外肖爷爷会出其他题,跟着做就好。实在还有余力,找些名师的题做,找到感觉就好(不建议最后两个月花大量时间给政治,我基本上不会学习政治超过两小时)十二月政治已经到了冲刺阶段,但我依然以基础加重点和热点的节奏复习着,虽然慢,但真的很扎实,最后报了个冲刺班,考前三天开始听,反复背冲刺资料,最后直到考前一晚基本没睡~
- 英语
真的有很多人倒在英语上了…我亲眼看到英语差一分的专业课第二名坐在马桶上哭
刚开始做英语真题的时候,简直是绝望到想哭……
后来还是去上课(不得不相信专业的力量,人家做了那么多年考研培训,比我们摸瞎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先是从八月末开始练阅读,一直到考前我都保持每天做两篇阅读的习惯,另外有空就翻一翻英语文章,多跟着英语考研界的大佬学习。英语就是做真题,做到能把真题完全吃透,完全了如指掌为止,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花一大块时间来专门学习英语。
- 专业课
教育学专业课无非就是教育史,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第一件事就是有一个大概印象,无论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和认知,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找什么资源,该不该寻求别人的帮助,自然而然心里就有了答案。从八月份就开始复习教育史,我自己知道自己中国教育史不行,于是我从这里起步。。
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不要是时间指标,别说今天看几个小时书,一定要有目标指向,就是每天完成多少,给自己拉一个进度条,一本书分为几个部分,每天看几章,看完之后有什么效果。我是一本一本书复习的,先是中国教育史,再是学校教育学(这两本书我最不熟悉,所以这样安排),然后是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当然这不是绝对顺序,教育学是一个系统,时常会有内容的穿插,所以复习也是灵活的。
专业课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八月到十月,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是每一句话都理解透了(如果之前没学过教育学,那就多看一遍两遍…看懂为止)第二个阶段是十一月,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将内容精炼,争取对每一部分内容都了如指掌,这个具体方法不在这里多说,可以再问我。第三阶段就是背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已经对整个体系有了把握,最后一个月就是反复记,快速记,根据自己的体系不断充实,最后能够在脑子里复述每本书的内容框架。专业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真题,多从出题老师的角度思考,多看重点,自然而然就会对考试范围内的重点有所把握。- 另外学会向别人学习,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永远不要随便怀疑自己,也不要过于高估自己,扎扎实实地学习,其他的都别瞎想(。ì _ 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