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价值非同一般
科学家们最初对日食的观测研究是从天体力学的角度进行的。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光学、天体分光学和照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食观测才转而研究太阳本身的物理状态。
太阳是太阳系大家族的中心,它已经存在了大约50亿年,现在正处于旺盛的“青壮年”时期。林隽形容说,看起来太阳表面就像煮开了的一锅大米粥,有着不断上下翻腾的“米粒”状结构,并且有着强的磁场。
利用日食,人们可以观测平时不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天象,最明显的就是观测太阳周围的亮环,也就是太阳的大气层——日冕。
“日全食阶段是用肉眼观看日冕的独一无二的机会。当月球将十分耀眼的太阳完全挡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看到日冕,日冕也和黑子一样有着11年的变化周期。”林隽说。
白光日冕照相是日全食观测的经典项目,它对研究日冕的亮度、形态、日冕精细结构(如冕流、拱状结构、冕洞等)、日冕磁场等均有重要意义。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非常稀薄、暗弱,亮度只有太阳本身的百万分之一,即使在日偏食和日环食的时候也看不到它。
林隽介绍说,在日食观测史上真正能成功得到理想的白光日冕照相也并不多,这是因为要成功获得这样的照片对仪器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在较高的光学空间分辨率条件下,要有几米长的长焦距照相机;其次,对所有的内冕特征都要有一个合适的曝光时间;再次,需要一块合适的径向减光板,以弥补内外日冕强度的不均匀性。使用精心设计的径向减光板,天文学家可以拍到1~6个太阳半径范围内的日冕白光照片。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类科学卫星上天和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SOHO卫星上天后,在非日食期间可以观测到20个太阳半径范围内的日冕,使人们的眼界大大地开阔。
日冕白光偏振观测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科学家在1871年就发现日冕白光存在偏振光,而且有较高的偏振性,这跟大气磁场有关。因此,在日食观测时白光偏振观测几乎是一个传统项目,科学家认为光的偏振可能是日冕大气中自由电子的“汤姆逊散射”引起的。
林隽说:“该项观测主要研究日冕的偏振方向,偏振随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太阳两个极区和赤道区偏振的差异,日冕偏振度沿太阳半径方向的变化等,并从观测上验证‘汤姆逊散射’机制,研究日冕高偏振度的精细结构。”
而光谱观测需要采用光谱仪器(也称摄谱仪)进行,它是将日冕像成在光谱仪的狭缝面上,这样将只有小部分日冕光从狭缝进入光谱仪内,并通过光栅分光,按不同的波长排开,形成一条彩色的光谱带,然后,科学家们会将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波段会聚成光谱像,并拍摄成照片。
由于日冕光度较弱,日冕的光谱观测比白光和偏振观测要更困难一些。要研究太阳日冕内的物理性质,如日冕温度、电子密度、物质运动速度、化学组成和元素丰度等,都离不开光谱观测。
“通过对谱线形状的测量计算并借助某些理论指导,可以导出日冕内某些重要的物理参数,进而推测太阳日冕的物理状态。科学家通过日冕光谱研究发现日冕的温度高达几百万度,这是人们难以想象的高温。”林隽说。
闪光光谱观测是日食中最困难的观测项目。太阳色球层是太阳光球层上面的大气薄层,厚度仅约2000公里左右,只有当月轮快要把日轮完全掩食完的一瞬间和日轮快要从月轮背后露出的一瞬间,太阳色球层才有机会显露出来,仅有十多秒的时间可以利用。
“由于这项观测的难度大,成功获得闪光光谱的日食观测资料并不多。”林隽说,我国的天文学家首次取得闪光光谱资料是在1980年云南日全食期间。2008年在我国甘肃日全食中,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不但成功观测到太阳色球的闪光谱,而且得到色球光谱的偏振观测资料,这是国外天文学家多年来想做而未能成功的项目,因此引起国际上极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