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到三国时代,中国制作的刀仍然受到日本的珍视。日本九州熊本县玉名郡兰水町江田船山古墓中,曾发现刻有汉字铭文的日本大刀,日本学者认为这是五世纪中期的遗物,约为中国的南北朝时代。这柄刀的发现,证明中国剑刀对日本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三国以后。
日本考古学家小野胜年先生曾说,著名的日本正仓院里,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古代中国的剑刀,“献物帐”上还记有“唐式大刀”“唐刀”等名目。所谓“唐式大刀”应指唐代军中盛行一时的陌刀,这种刀的样式在中国已无实物可证,只有日本正仓院还保存有几柄唐代实物。这些都证明历史上中国剑刀对日本的影响是久远的。至少延至唐代,中国剑刀仍在继续传入日本。另据松田隆智的《中日武术交流史(上)》记载,日本山形县乌海山麓的三遗崎山遗址出土有中国殷代的青铜刀。
从史料的叙述中可知,通过中国官方渠道输入日本的是刀,从未有剑。宋代以后,日本刀因其品质优良而逐渐大量输入中国,形成特定的日本刀文化现象,比如北宋欧阳修的《日本刀歌》到明代唐顺之的《日本刀歌》等等,可见中日的古兵器交流是刀,刀法的交流也有可能。当然剑也许输入过日本,但日本人不会用,或者认为是不适合日本人用而弃用,因为无史料,尚难确认。所以说剑法是绝无交流的。
既然日本没有剑,可为何又将日本刀称为剑?从已了解到的史料可知,日本剑道这样一种体系在日本古代的典籍《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被称为“多知加伎”,奈良时期后,多与“击刀”“太刀打”等词混用,但仍常用“多知加伎”一词,从室町时代中期开始才逐渐出现“剑术”一词,且与“击刀”“太刀打”“刀法”“击剑”交叉混用且延续至今,可见刀剑混用在日本已有一定历史。在中国从宋代到近代仍将这种兵器称为“日本刀”或“倭刀”,直至有好事者创编出双手剑法和翻译日本剑道内容时才逐渐在中国出现将“日本刀”误作剑的现象。为何日本刀强称之为剑,还望与日本学者共同作进一步的探讨。
笔者思考认为,由于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其他兵器(包括刀)无可企及的崇高地位。日本古人应知晓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比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相剑”与“相马”就已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从那时起,人们就已把剑当作是有生命的物体,而且名剑已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如古之诸多名剑已是“天生神物,圣君用之”,直到后来的“尚方宝剑”。
总之,剑时常与阶高低、地位大小、权力多寡相联系。而且时时将剑称之为“龙”,如孙炎《宝剑歌》“宝剑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将剑比龙,使剑的文化意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如此,剑更已成为神器,有着不可思议的祈神显灵、驱魔避邪的异样功能,就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亦认为“古镜若剑,若有神明,故能避邪魅忤恶”。总之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防身兵器,而且是“道”之所依的神器了。古之擅刀者被称为“刀客”,而擅剑者则被称为“剑侠”,“侠”与“客”二者的意蕴还是有高低之分的。笔者推测:剑的这种丰富的文化意蕴,随着中日交流必定会引起日本人的关注,但日本没有剑,更不懂剑法,而又被这种剑文化所吸引,所以望着完全不同于剑型的手中常用兵器,只好时而称为刀、刀法,时而又称为剑、剑术。但归根结底仍是刀,用汉字剑来表述日本刀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