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十四章
尽管初见的经历险象环生,但这并没有妨碍到海因里希与莉莉丝的情谊。围场实验结束后,卡兹对于二人共同幸存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实验体的理智及精神强度提出了新的假设,而莉莉丝与海因里希也被作为重要的样本保留了下来。在相处的过程中,海因里希逐渐地了解了莉莉丝的能力。莉莉丝能通过一定手段,凭借自己的意愿干扰生物的感觉器官,进而混淆他们的认知系统。在围场实验中,她正是借助了这股力量将自身隐藏了起来,躲过了恐怖杀戮连锁。从本质上讲,这种能力其实可以理解为早期吸血鬼魔法天赋的显露,不过在当时对魔法一无所知的卡兹并未注意到这点,只是将其当成了个体所持有的特殊能力,没有加以特别关注。站在现今的角度来看,此处的疏忽可以称得上这位科学天才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败笔,如果有关魔法的力量被早日发现,或许卡兹本人甚至柱中人一族的命运都会被改写。
对于实验体来说,暂时保留绝非等同于安全的保障。身处牢笼的他们一旦被卡兹判断为性能不足或是存在缺陷,就会即刻遭到处理,尸骨无存。而检测性能的方式也是极为简单粗暴———将两只或数只实验体同时关入设计坚固的牢笼,令他们相互残杀,只有胜者才有资格生存下来。为了激发实验体的斗志,牢笼中还加装了限制时间的特殊机关。倘若牢笼内的实验体在规定时间内拒绝争斗,机关就会发动,沉重的石制穹顶从空中抛落而下,将内部的实验体砸成肉饼。在死亡的恐惧下,绝大多数智慧生物都会下意识地激发求生本能,无法抗拒的冲动取代了理智,夺命的争斗也随之爆发,而这正好与卡兹的目的不谋而合。
换句话说,想活下去,就必须战斗。不过战斗,往往就意味着一方的死亡,这对于莉莉丝来说,绝对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尽管不愿承认,但海因里希的心里其实相当清楚。无论围场战役的幸存者是谁,莉莉丝都会对其施以援手,这只是她善良的天性所趋,与目标对象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自己能与她相识仅仅是幸运的巧合而已。莉莉丝本人对战斗极为抵触,而她的能力也正好对应了这份消极的意志,在血腥的战场中置身事外,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起来躲避现实。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指责的卑劣行为,只是普通人面对危险与绝望时的正常反应,但在生死一瞬的战斗中,这种做法明显不是什么明智的行为。她没有杀人的觉悟与勇气,要不是在围场战斗中碰到了感情尚且理智的海因里希,或许莉莉丝早就因为大意不假思索的行动而惨死。如今两人都能存活下来,真应该感叹命运的机缘巧合。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海因里希并不在乎。对他来说,就算没有被抓到这个恐怖的实验基地,人生也不过是晦暗的空洞泥潭而已。靠着察言观色勉强谋求生存,被所有人鄙视,所谓爱意也不过是只存在回忆里的虚影。这样的生活,完全想不通意义何在。就算是突然失踪,恐怕也不会有人在意吧。毕竟在这个社会中,自己只是一个鬼影,一个活着的空虚鬼影。
直到他遇见了莉莉丝,这个纯真到有些犯傻的姑娘打开了他冰封已久的心灵。在她身上,海因里希找回了儿时那种模糊的感情,那种人与人互相关怀,互相慰藉的感情,点亮了他灰暗的人生,让他再次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为了这份珍贵的感情,海因里希可以心甘情愿地付出生命。
在后续的实验中,海因里希打到了所有拦在他面前的敌人。而每当这种时候,莉莉丝都只是用能力躲在暗处瑟瑟发抖,惊恐的看着飞溅的血沫。二人打出的战斗操作令卡兹大感兴趣,他错误地将这种情况理解成了某种特定的战斗模式,认为暗处的莉莉丝会在战斗中为海因里希提供隐形的帮助,借此来打倒强敌。殊不知每场战斗中出力的都只有海因里希一人,这个少年能存活至今凭借的不仅是高超的战斗天赋与强大的身体素质,还有那份根深蒂固的意念与朦胧的感情。他要守住那份关怀,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保护好那个人。就算她因为恐惧与不解逐渐疏远自己,就算一切很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海因里希也不会放弃,所谓执念,才是真正无坚不摧的利刃。
在一次次的殊死搏斗中,海因里逐渐适应并逐渐掌握了自身的能力,他也在一天天变强,可这依然无法保证二人的绝对安全。每天都行走于刀锋之上,与形形色色的强敌战斗,稍有不慎就会丟掉性命,任谁来看都是令人发疯的日常。可对于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海因里希却并没有什么不满。能时刻守在她的身边,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她,对于一个未曾被爱过的悲惨少年来说,这些就已经足够。
不过这种令他满足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二人相识两个月后的某一天,一切被再度摧毁,且这一次,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没有任何预兆,那一天就悄然降临,大批与卡兹类似打扮的“柱中人”气势汹汹地打破了潮湿阴冷的石壁,闯进了这个一潭死水的实验基地。不过他们所带来的绝非自由与解放,而是更为残酷的无差别大屠杀。不知为何,卡兹一直秘密进行的实验研究似乎露出了马脚,愤怒的“柱中人”同族将他的行为视为无可原谅的大逆不道,不由分说地捣毁了他的全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