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殖民地(英语:Colony of Virginia)是英国在北美大陆上设立的第一个殖民地,也是其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于1607年由弗吉尼亚公司首建,于1624年经敕许获得英国政府承认,升格为英国皇家殖民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签订以后,该殖民地从英国独立,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最初的13个州之一,即今日的弗吉尼亚州。
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范围包含了现在的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及肯塔基州的全境,以及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的部分地区。又以其面向切萨皮克湾,而与位于切萨皮克湾北面的英属马里兰省一同被称为“切萨皮克殖民地”。
۞殖民初期-失落的罗阿诺克殖民地实际上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应该追溯到16世纪末。沃尔特·雷利爵士曾在1585年与1587年尝试对北美的罗阿诺克岛进行殖民。雷利早年致力于英国在新大陆的殖民地开拓,1584年在北美洲罗阿诺克岛建立了英国事实上的第一个殖民地。随即,他将这个殖民地所在的地区命名为“弗吉尼亚”(英语:Virginia,字面意思为“处女地”)以歌颂当时“把贞操献给国家”的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然而,不久后派往该地的殖民者神秘失踪,殖民地定居点也似乎突然从人间蒸发。
1602年,寻找失踪殖民者的探险队被派往当地,但最终他们一个人也没能找到。罗阿诺克岛殖民的失败导致英国国内普遍对发展殖民事业持谨慎甚至警惕的态度,殖民扩张主义的代表沃尔特·雷利最后也在1618年被詹姆斯一世处死。
-登陆詹姆斯敦(詹姆斯镇)1606年,以托马斯·史密斯为首的一批伦敦商人开始向北美殖民。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向经营殖民事业公司给予了敕许状,史密斯等人据此成立了伦敦弗吉尼亚公司,并开始招募投资者。同年12月,第一批殖民者共计105人被送往北美大陆。
最终有104名渡航者(1名在途中死亡)乘坐三艘船在翌年4月26日到达了弗吉尼亚的亨利岬角。殖民者们为了找到更适宜的土地溯詹姆斯河而上,于5月13日在距河口水路约48公里的地方登上了美洲大陆。他们在此建立了定居点,为了表达对国王詹姆斯一世的敬意,将这个定居点命名为詹姆斯镇。詹姆斯镇自此成为北美大陆上英国白人最初的永久殖民地。该镇是詹姆斯河围成的一个半岛,可以有效防御原住民印第安人袭击。白人据此通过突然向印第安人发射大炮之类的武力行为轻松地逐出了当地的印第安人。然而,这一带同时也是潮水上涨形成的湿地,饮用水里面都含有较高的盐分,因此疟疾之类的疫病极易发生。
۞与原住民的战争-第一次盎格鲁-波瓦坦战争(1610年-1614年)1609年,殖民者与原住民的对立终于发展成了战争。约翰·史密斯以武力胁迫各个酋长引发了一系列掠夺和屠杀。史密斯在此事件中负伤,同年12月被迫归国。第二年,弗吉尼亚总督特拉华男爵三世托马斯·委斯特到任。紧接着总督着手备战,开始推进焦土政策:侵入波瓦坦的村庄,燃烧房屋,掠夺食物,放火焚毁印第安人种烟草的旱田。
波瓦坦酋长虽然不满殖民地的暴力扩张,但对印第安人来说维持金属制品的供应同样是重要的考量。考虑到联盟的利益,作为调停者的酋长一直在等待恢复友好关系的机会。最后酋长的女儿宝嘉康蒂创造了这个机会。
-第二次盎格鲁-波瓦坦战争(1622年-1632年)1621年,一名被殖民者称为“翅膀的杰克”的波瓦坦战士杀死了数目不详的殖民者,针对印第安人的射杀事件随即发生。次年春,酋长的谋士也被英国人杀害。以此为导火索,脆弱的和平很快被打破,波瓦坦族决定对殖民地发动全面攻击。1622年3月、波瓦坦联盟奇袭詹姆斯镇,弗吉尼亚殖民地殖民者人口的三分之一(约347人)被杀害。侵略者一方认为波瓦坦联盟已经与之宣战,因而团结起来,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弗吉尼亚公司的支持。侵略者们宣称“酋长指挥了这次屠杀”,但波瓦坦联盟并无单一的统治者,因此这种说法十分可疑。
-第三次盎格鲁-波瓦坦战争(1644年-1646年)1644年,面对不断抵抗的印第安部族,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侵略者决定彻底清洗当地的印第安人。随后他们在战斗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潮水地区的印第安人陷入了全灭的状态。和平的印第安村落也被白人抢劫、屠杀,最后全部付之一炬。印第安的酋长被安上“军事指导者”的罪名处死,家人全部卖到中美洲做奴隶。
1646年在白人的武力胁迫下缔结了和平条约,英国人夺得了广大的殖民地领土。根据此合约,印第安人被逐出家园,约克河以北的土地也被强行夺取。
-培根起义由于弗吉尼亚殖民地烟草生产的扩张,白人的人口迅速增加,印第安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经过三次战争,殖民者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了大量的土地。1670年代初,白人的自由农民,特别是期满被解放的原契约劳工,为了廉价得到边境的土地,要求把这一地区的印第安人全部消灭。
1675年,殖民地西部的农民要求时任总督威廉·伯克利派遣军队报复印第安人杀戮白人之仇。但总督提倡绥靖政策,宣称印第安的良民与白人同为国王的臣下,应该得到一致的保护。他的算盘是,征讨印第安人无疑会增加开支,然而作为替代建设要塞反而可以带来可观的税收。这种情况下弗吉尼亚议员纳撒尼尔·培根招募义兵,请示伯克利正式任命他为讨伐印第安人的统帅。伯克利公开拒绝之后,培根一怒之下带领义兵自行前往讨伐印第安人。于是和平的印第安人再次横遭灾祸。
总督知道此事以后,虽然一度摆出和解的姿态,最后双方还是以决裂告终。培根在1676年以新当选议员身份带着40名武装人员到詹姆斯镇参加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多数是培根的支持者,他们通过了打击印第安人和权贵阶级的《六月法令》(英:law of June)。培根本人更是发表了“人民宣言”,鼓吹一举荡平印第安人与为富不仁的统治阶级。该年9月19日,培根第二次占领詹姆斯镇,为防止逃亡在外的伯克利卷土重来,次日天黑,培根放火烧毁了该城。然而10月26日,培根猝死,其军队群龙无首,遂一哄而散。
伯克利重新执政后,酷刑处死了培根起义的首领21人,所以起义并未对殖民地的社会产生变革。然而此时,社会底层的不满已经彻底表面化。这次叛乱也使庄园主阶级决心引入黑奴以代替白人契约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