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题
南北经济的天平何以大幅失衡:产业结构还是人文环境?
中国国土上,有两条分界线。一条人划的,一条天成的。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线,这条线北起黑龙江黑河,一路向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 被美国学者称为“胡焕庸线”。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96%的人口。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和西北的人口比例分别是94.2%和5.8%,与65年前相差不到2%。
另一条天然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秦岭-淮河”分界线早已深入人心,它不仅是一条气候生态分界线,也是一条极为精妙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分界线,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南北意识”的一个标志。
与“胡焕庸线”东西两边人口分布格局基本恒定不同的是,“秦岭-淮河”南北两边的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后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秦岭-淮河”南北的经济份额旗鼓相当,围绕着50%上下浮动。在某些方面,北方经济甚至更胜一筹。但改革开放40年,南北经济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南方。从1978年的GDP数据可以看到,当时前十名省份中,南北各有五席;而在2018年,TOP10省份中,北方只有三席。GDP增速前十名的省份,只有陕西是北方省份;增速排名垫底的五个省份则全部位于北方,分别是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而在1978年毫不起眼的广东、浙江则大幅跃升,成为今天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个地区。改革开放四十年,南北地区GDP份额的演变更直观地说明了这个问题:1978年,南方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4.4%;1988年时,这一比重上升为56.1%;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为58.7%;2008年有所下降,变为57.0%;但2018年南方重新大幅上升为62.8%。上面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2007年,北方经济规模占比曾一度逆势上升了1.7个百分点,但这种趋势在2008年后发生了逆转。尤其是在2012年之后,同时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南快北慢”和经济总量占比“南升北降”的双格局。2012年,南北方经济增速平分秋色,只差了0.04%,但到了2018年,这个差距扩大到了1.48%。2018年,北方15省仅有5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南方16省有13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快北慢”局面明显。2018年南方GDP实现56.5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2.8%,相应的,北方的占比下降到37.2%。2018年,全国有16个城市迈入了万亿俱乐部门槛,但位于北方的只有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其他13个城市全部在南方。
1. 建立数学模型解释“胡焕庸线”和“秦岭-淮河”一线。
2. 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沿“胡焕庸线”和“秦岭-淮河”一线经济的变化规律。
3. 预测2020-2025年“胡焕庸线”和“秦岭-淮河”一线经济变化趋势,并为政府部门提供经济发展战略建议。
南北经济的天平何以大幅失衡:产业结构还是人文环境?
中国国土上,有两条分界线。一条人划的,一条天成的。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线,这条线北起黑龙江黑河,一路向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 被美国学者称为“胡焕庸线”。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96%的人口。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和西北的人口比例分别是94.2%和5.8%,与65年前相差不到2%。
另一条天然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秦岭-淮河”分界线早已深入人心,它不仅是一条气候生态分界线,也是一条极为精妙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分界线,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南北意识”的一个标志。
与“胡焕庸线”东西两边人口分布格局基本恒定不同的是,“秦岭-淮河”南北两边的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后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秦岭-淮河”南北的经济份额旗鼓相当,围绕着50%上下浮动。在某些方面,北方经济甚至更胜一筹。但改革开放40年,南北经济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南方。从1978年的GDP数据可以看到,当时前十名省份中,南北各有五席;而在2018年,TOP10省份中,北方只有三席。GDP增速前十名的省份,只有陕西是北方省份;增速排名垫底的五个省份则全部位于北方,分别是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而在1978年毫不起眼的广东、浙江则大幅跃升,成为今天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个地区。改革开放四十年,南北地区GDP份额的演变更直观地说明了这个问题:1978年,南方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4.4%;1988年时,这一比重上升为56.1%;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为58.7%;2008年有所下降,变为57.0%;但2018年南方重新大幅上升为62.8%。上面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2007年,北方经济规模占比曾一度逆势上升了1.7个百分点,但这种趋势在2008年后发生了逆转。尤其是在2012年之后,同时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南快北慢”和经济总量占比“南升北降”的双格局。2012年,南北方经济增速平分秋色,只差了0.04%,但到了2018年,这个差距扩大到了1.48%。2018年,北方15省仅有5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南方16省有13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快北慢”局面明显。2018年南方GDP实现56.5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2.8%,相应的,北方的占比下降到37.2%。2018年,全国有16个城市迈入了万亿俱乐部门槛,但位于北方的只有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其他13个城市全部在南方。
1. 建立数学模型解释“胡焕庸线”和“秦岭-淮河”一线。
2. 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沿“胡焕庸线”和“秦岭-淮河”一线经济的变化规律。
3. 预测2020-2025年“胡焕庸线”和“秦岭-淮河”一线经济变化趋势,并为政府部门提供经济发展战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