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1月18日,民国规模最大的葬礼,在上海举行。
已经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盛宣怀(1844—1916),走得风风光光。为了这场葬礼,盛氏家族斥资30万大洋,出殡仪仗队长达2500多米,用了64名杠夫抬棺。
盛宣怀去世后,他的夫人庄氏决定为老头子举办一场世纪葬礼。庄氏说,老头子一辈子为朝廷和家族做了许多事情,自己却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两个要点:第一,老头子一生为大清累死累活,要让皇帝的抬棺班子,来为他抬棺;第二,老头子大半生在上海度过,出殡队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
钱不是问题,就是要把葬礼做大,做出不是国葬、胜似国葬的效果。
当天,整个上海几乎倾城出动,争睹这场世纪葬礼。出殡队伍所经马路,两旁的商铺全部停业,纷纷搭棚设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时的三倍还不止。
盛宣怀大出丧,成为上海富豪身后财力比拼的一个标杆。1920年代,“上海滩地皮大王”周扶九出丧,媒体有的说场面胜于盛宣怀,有的说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总经理郭标出丧,上海市民普遍评价,远不及盛宣怀那次。
时代在变化,但葬礼作为一个“大人物”最后高光时刻的表现形式,从未改变。
尽管早在民国成立后(确切地说,是在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后),被后世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的盛宣怀,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新的商业巨子早已崛起。但他们所走的道路,跟这名前辈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怀的葬礼,就像是一个时代的隐喻。中国近代实业发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风光中落幕了,接下来的路,会怎样呢?

1
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之路,发端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与“先轻后重”的工业化路径迥异,中国是从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开始的。
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高官为代表,晚清在“自强”的口号下,自上而下对西方军事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移植。这批移植过来的军事企业,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推行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
但是,这批军事企业办着办着,变成了财政的无底洞。
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工业发展模式,本质是传统官僚体制与近代工业技术结合的怪胎,其生产运营完全与市场无关。当财政变得日益困窘的时候,军工企业资本投入不足,主导的洋务派这才想到工业化、资本与市场的联系。
于是,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形式,赋予这些民用工业企业各种垄断特权。中国的工业化,由此进入最早的起飞阶段。
李鸿章被认为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人物,但实际上,他在经济事业上的成就,全赖他的幕僚盛宣怀。
晚清有一批实干家,并非由传统的科举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务、商战等实践的摔打中成长起来。
1970年,26岁的秀才盛宣怀在三次乡试落榜后,进了父亲的同榜进士、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府。他不是纨绔子弟,很快就显露出才干和胆识。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官督商办的办企业形式,以及企业应以盈利为主的经营原则。
28岁时,盛宣怀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大型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此后,他得到李鸿章的好评,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作为李鸿章的经济事业操盘手,两人紧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鸿章去世。
在随后的30年间,盛宣怀成长为大清帝国的商业巨擘。他先后兴办、创造了10余个“中国第一”的企业,做了无数筚路蓝缕的开山工作,这其中包括: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
第一家国人自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正因为这些成就,盛宣怀在后来赢得了“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的美誉。但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实业家,就像李鸿章所说的,盛宣怀“欲办大事,兼作高官”。终其一生,盛宣怀基本上是沿着以“办大事”作资本,从而达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们可以看到,盛宣怀创办的企业,在立足之初,可以凭借国家津贴的底气,与外商同类企业进行价格战,并取得胜利,实现盈利。而必要的时候,他又可以与外国合作,以“联夷制夷”的名义,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以及个人的仕途升迁。
1900年,当清廷向帝国主义宣战的时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怀却没有响应最高统治者的号召,不惜一切代价投入战争之中;而是作为枢纽人物,串联起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地方督抚,与列强缔结了“东南互保”的和平条约。
就大清的权力中枢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叛国”行为。尽管事后迫于列强的压力,盛宣怀不仅未被治罪,还获得清廷奖赏,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怀主导“东南互保”的公心。因为东南战事一启,他在长江沿岸苦心经营了二三十年的实业,势必毁于一旦;而这些实业,不仅关乎他的身家,更关乎他的仕途,是他借以步入帝国政坛高官序列的资本。
东南互保的成功,从大的方面讲,是帝国离心力强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权威的结果;从小的方面讲,则是盛宣怀等帝国官商群体为了保持个人利益、不愿作出牺牲的反映。
结果恰如盛宣怀所谋划的,由于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业企业,在经济上成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后十年,他的的官阶扶摇直上。从大理寺少卿、会办商务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邮传部尚书。清皇族内阁成立,他又以邮传部大臣领国务院之衔。
清朝最终“死”于铁路建设,这是盛宣怀预料不到的。在他权位的最高峰时,他掌管了全国的铁路权。
中国本应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有外商拟在中国修筑铁路,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拒绝了:“如果在中国领土上要有一条铁路的话,它必须是属于中国的,而不是外国的企业。”这一非正式表态,很长时间内上升为大清的国家政策。但是,清政府无力自建,也不让外资进入,致使中国的工业基础设施长时期建立不起来。
盛宣怀跟李鸿章还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领导的邮传部发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汉、粤汉铁路原由商民集资筹建,由于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修路进展缓慢,严重影响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清廷不得已决定收回商民股权,改由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修建。
可以看出来,这是盛宣怀“联夷制夷”、为我所用的习惯性招数。宣布铁路国有政策之后,他随即与英德法美银行签订了600万英镑的铁路借款合同。然而,这一次,因为针对商民的股权赔偿计划迟迟未出台,“卖国”的谣言不胫而走,保路运动一发不可收拾,连带催生了武昌起义。
盛宣怀的政治生涯,至此画上句号。他被清廷推出来作为替罪羊,褫夺了官职,还要绞杀他,吓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国,民国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动产还给了他。
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坐拥1100多万两白银资产的巨富盛宣怀,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在遗嘱里,他将全部资产均分为两半,一半用于社会公益,一半分给子孙。
临死前,他对儿子们说,他有几个遗憾,一个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亲一样考取功名,另一个是一生办洋务,却未曾去过欧美。
就在盛宣怀去世与风光大葬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了教科书所说的“黄金时代”。据学者估计,1912—1920年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高达13.4%。

2
盛宣怀在世时,对他的评价就出现了明显的撕裂。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评语颇不客气:“盛宣怀的为人,虽稍有才具,但不顾大局,全无国家观念。”
办实业,如果只是追求个人升迁和企业利润,这种格局,张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岁的张謇迎来人生转折点。这年,甲午战争爆发,也是慈禧六十大寿,特设恩科会试,张謇考取了状元,成为翰林院编修。这个南通贫寒子弟,人到中年,终于实现了阶层跃升。
但他很快就发现了整个帝国溃烂的秘密。
慈禧从颐和园回紫禁城,适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积水里迎接太后,一个个被淋成落汤鸡,连七八十岁的老臣都在水里接驾。可是,太后坐在轿子里,连头都不回。张謇看后,整个人很难过,他问自己:“这种官,是有志气的人应该做的么?”
中日两国正在开战赌国运,而帝国高官匍匐在权力脚下,毫无尊严。难怪我们会打输?人都没有尊严,国家怎么有尊严?
张謇果断弃官,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当时流行“商战”,中国人办企业就是要和列强展开经济战,这是国家之间的隐形战争。
1895年,张謇在家乡筹办大生纱厂。过程并不顺利,招股融资极为困难,逼得他只能上街卖字筹钱。最后不得已,求助于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大员集资,历时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产。
大生纱厂虽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参与工厂经营管理。这是张謇独创的企业模式,叫做“绅领商办”,区别于盛宣怀的“官商合办”模式。
随后的15年间,大生纱厂获净利约540万两,是一战前华资纱厂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纱厂。
作为企业家,张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并非办厂赚钱。他奋斗的目标是“实业救国”,希望以自己的实践,搭建起中国的工业生产体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国的社会基本面貌。
用他的话说,这是他毕生信奉的两个主义:经济上的“棉铁主义”,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义”。
他的产业链条无限延伸:
为了增加棉花来源,1900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
为了解决棉籽出路,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
为了解决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问题,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和天生港轮步公司;
为了维修和制造机器设备,1906年办了资生铁冶厂……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设成为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发展的典型工业区,作为全国可以效仿建设的样板。
他又像重视实业一样,重视教育,办起了从幼稚园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还先后办起了许多在当时中国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业和事业,兴办了图书馆、博物馆、俱乐部、气象台、医院、公园……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个近代化的南通。
一个理想主义的爱国实业家,终因承担了过重的社会责任,使得他的企业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团债台高筑,债务达906万两,被债权人上海财团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岁的张謇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的三哥俯身对他耳语:“你来有所自,去有所归,我看时机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归去罢。”张謇听后,微微颔首,闭目离世。
张謇虽然最后失败了,历史还是铭记住这位伟大的失败的英雄。正如胡适所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张謇考中状元那年,28岁的周学熙,在安徽省乡试中考了个举人,分配到浙江当个小官。日后,周学熙成为中国北方实业崛起的扛把子,与张謇一起,被人誉为“南张北周”。
不过,两人出身截然不同。张謇来自世代务农的贫寒之家,而周学熙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乃后来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1897年,周学熙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涉足实业,当上了开平矿务局董事及驻上海分局的监察,负责监督推销开平煤炭。他后来投入袁世凯幕下,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其父与袁世凯关系很好。
1902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把周学熙调到天津,督办直隶银元局。周学熙带领团队日夜加班加点,只用了70天就让造币厂开工生产,稳定了庚子事变后纷乱的金融局势。袁世凯大为赞赏,称他为“当代奇才”,从此一切工业建设都委托给他办理。
周学熙由此成为袁世凯经济事业的操盘手,如同当年盛宣怀成为李鸿章的操盘手。

周学熙应时而动,创办了周氏资本集团的龙头企业——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煤矿。以此为起点,京师自来水公司、华新纱厂、中国实业银行、耀华玻璃公司相继成立,短短20年,他的企业已形成了一个包括重工业、轻纺工业、民用企事业及金融银行业等20余个门类的企业集团。
1912年后,周学熙更是两度出任袁世凯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期间,他提出“振兴实业”计划,着手保护工商产业,希望从9亿元的国家预算中划拨1亿元,作为资助10种新兴事业的专款。他确信,这个计划能够实行,中国的富强就有希望。
可惜,因为政局突变,他的“振兴实业”计划未能实行。
形势比人强,这是他第二次强烈感受到个人在历史进程
已经去世一年半的大清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盛宣怀(1844—1916),走得风风光光。为了这场葬礼,盛氏家族斥资30万大洋,出殡仪仗队长达2500多米,用了64名杠夫抬棺。
盛宣怀去世后,他的夫人庄氏决定为老头子举办一场世纪葬礼。庄氏说,老头子一辈子为朝廷和家族做了许多事情,自己却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是被活活累死的。她提了两个要点:第一,老头子一生为大清累死累活,要让皇帝的抬棺班子,来为他抬棺;第二,老头子大半生在上海度过,出殡队伍一定要走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
钱不是问题,就是要把葬礼做大,做出不是国葬、胜似国葬的效果。
当天,整个上海几乎倾城出动,争睹这场世纪葬礼。出殡队伍所经马路,两旁的商铺全部停业,纷纷搭棚设座,收取座位票,盈利是平时的三倍还不止。
盛宣怀大出丧,成为上海富豪身后财力比拼的一个标杆。1920年代,“上海滩地皮大王”周扶九出丧,媒体有的说场面胜于盛宣怀,有的说不如。1930年代,永安公司总经理郭标出丧,上海市民普遍评价,远不及盛宣怀那次。
时代在变化,但葬礼作为一个“大人物”最后高光时刻的表现形式,从未改变。
尽管早在民国成立后(确切地说,是在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后),被后世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的盛宣怀,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新的商业巨子早已崛起。但他们所走的道路,跟这名前辈相比,似同非同。
盛宣怀的葬礼,就像是一个时代的隐喻。中国近代实业发展的一段旅程,在表面风光中落幕了,接下来的路,会怎样呢?

1
中国的近代工业化之路,发端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与“先轻后重”的工业化路径迥异,中国是从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开始的。
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高官为代表,晚清在“自强”的口号下,自上而下对西方军事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移植。这批移植过来的军事企业,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推行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
但是,这批军事企业办着办着,变成了财政的无底洞。
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工业发展模式,本质是传统官僚体制与近代工业技术结合的怪胎,其生产运营完全与市场无关。当财政变得日益困窘的时候,军工企业资本投入不足,主导的洋务派这才想到工业化、资本与市场的联系。
于是,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形式,赋予这些民用工业企业各种垄断特权。中国的工业化,由此进入最早的起飞阶段。
李鸿章被认为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人物,但实际上,他在经济事业上的成就,全赖他的幕僚盛宣怀。
晚清有一批实干家,并非由传统的科举出身,而是在外交、洋务、商战等实践的摔打中成长起来。
1970年,26岁的秀才盛宣怀在三次乡试落榜后,进了父亲的同榜进士、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府。他不是纨绔子弟,很快就显露出才干和胆识。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官督商办的办企业形式,以及企业应以盈利为主的经营原则。
28岁时,盛宣怀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大型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此后,他得到李鸿章的好评,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作为李鸿章的经济事业操盘手,两人紧密合作,直至1901年李鸿章去世。
在随后的30年间,盛宣怀成长为大清帝国的商业巨擘。他先后兴办、创造了10余个“中国第一”的企业,做了无数筚路蓝缕的开山工作,这其中包括: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
第一家国人自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正因为这些成就,盛宣怀在后来赢得了“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的美誉。但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实业家,就像李鸿章所说的,盛宣怀“欲办大事,兼作高官”。终其一生,盛宣怀基本上是沿着以“办大事”作资本,从而达到“做高官”的目的的道路往前走的。
我们可以看到,盛宣怀创办的企业,在立足之初,可以凭借国家津贴的底气,与外商同类企业进行价格战,并取得胜利,实现盈利。而必要的时候,他又可以与外国合作,以“联夷制夷”的名义,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以及个人的仕途升迁。
1900年,当清廷向帝国主义宣战的时候,亦官亦商的盛宣怀却没有响应最高统治者的号召,不惜一切代价投入战争之中;而是作为枢纽人物,串联起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地方督抚,与列强缔结了“东南互保”的和平条约。
就大清的权力中枢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叛国”行为。尽管事后迫于列强的压力,盛宣怀不仅未被治罪,还获得清廷奖赏,但是,不能因此高估盛宣怀主导“东南互保”的公心。因为东南战事一启,他在长江沿岸苦心经营了二三十年的实业,势必毁于一旦;而这些实业,不仅关乎他的身家,更关乎他的仕途,是他借以步入帝国政坛高官序列的资本。
东南互保的成功,从大的方面讲,是帝国离心力强大到足以消解中央权威的结果;从小的方面讲,则是盛宣怀等帝国官商群体为了保持个人利益、不愿作出牺牲的反映。
结果恰如盛宣怀所谋划的,由于他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工业企业,在经济上成为支持清王朝的有力柱石,是慈禧太后口中的“不可少之人”,因此在大清的最后十年,他的的官阶扶摇直上。从大理寺少卿、会办商务大臣、工部左侍郎,到1911年升任邮传部尚书。清皇族内阁成立,他又以邮传部大臣领国务院之衔。
清朝最终“死”于铁路建设,这是盛宣怀预料不到的。在他权位的最高峰时,他掌管了全国的铁路权。
中国本应在1860年代有自己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有外商拟在中国修筑铁路,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拒绝了:“如果在中国领土上要有一条铁路的话,它必须是属于中国的,而不是外国的企业。”这一非正式表态,很长时间内上升为大清的国家政策。但是,清政府无力自建,也不让外资进入,致使中国的工业基础设施长时期建立不起来。
盛宣怀跟李鸿章还是有所不同。1911年,他领导的邮传部发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得到清廷批准。官方的理由是,川汉、粤汉铁路原由商民集资筹建,由于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修路进展缓慢,严重影响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清廷不得已决定收回商民股权,改由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修建。
可以看出来,这是盛宣怀“联夷制夷”、为我所用的习惯性招数。宣布铁路国有政策之后,他随即与英德法美银行签订了600万英镑的铁路借款合同。然而,这一次,因为针对商民的股权赔偿计划迟迟未出台,“卖国”的谣言不胫而走,保路运动一发不可收拾,连带催生了武昌起义。
盛宣怀的政治生涯,至此画上句号。他被清廷推出来作为替罪羊,褫夺了官职,还要绞杀他,吓得他逃亡日本。
到1912年底回国,民国政府才把大部分不动产还给了他。
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坐拥1100多万两白银资产的巨富盛宣怀,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在遗嘱里,他将全部资产均分为两半,一半用于社会公益,一半分给子孙。
临死前,他对儿子们说,他有几个遗憾,一个是不能像其祖父和父亲一样考取功名,另一个是一生办洋务,却未曾去过欧美。
就在盛宣怀去世与风光大葬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了教科书所说的“黄金时代”。据学者估计,1912—1920年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高达13.4%。

2
盛宣怀在世时,对他的评价就出现了明显的撕裂。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评语颇不客气:“盛宣怀的为人,虽稍有才具,但不顾大局,全无国家观念。”
办实业,如果只是追求个人升迁和企业利润,这种格局,张謇是看不上的。
1894年,41岁的张謇迎来人生转折点。这年,甲午战争爆发,也是慈禧六十大寿,特设恩科会试,张謇考取了状元,成为翰林院编修。这个南通贫寒子弟,人到中年,终于实现了阶层跃升。
但他很快就发现了整个帝国溃烂的秘密。
慈禧从颐和园回紫禁城,适逢大暴雨,文武百官跪在一二尺深的积水里迎接太后,一个个被淋成落汤鸡,连七八十岁的老臣都在水里接驾。可是,太后坐在轿子里,连头都不回。张謇看后,整个人很难过,他问自己:“这种官,是有志气的人应该做的么?”
中日两国正在开战赌国运,而帝国高官匍匐在权力脚下,毫无尊严。难怪我们会打输?人都没有尊严,国家怎么有尊严?
张謇果断弃官,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当时流行“商战”,中国人办企业就是要和列强展开经济战,这是国家之间的隐形战争。
1895年,张謇在家乡筹办大生纱厂。过程并不顺利,招股融资极为困难,逼得他只能上街卖字筹钱。最后不得已,求助于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大员集资,历时4年,直到1899年才正式投产。
大生纱厂虽然引入官股,但官方只取官利,不参与工厂经营管理。这是张謇独创的企业模式,叫做“绅领商办”,区别于盛宣怀的“官商合办”模式。
随后的15年间,大生纱厂获净利约540万两,是一战前华资纱厂中唯一成功的大型纱厂。
作为企业家,张謇成功了,但他的理想并非办厂赚钱。他奋斗的目标是“实业救国”,希望以自己的实践,搭建起中国的工业生产体系,更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改造中国的社会基本面貌。
用他的话说,这是他毕生信奉的两个主义:经济上的“棉铁主义”,以及政治上的“村落主义”。
他的产业链条无限延伸:
为了增加棉花来源,1900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
为了解决棉籽出路,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
为了解决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问题,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和天生港轮步公司;
为了维修和制造机器设备,1906年办了资生铁冶厂……
他立志要把南通建设成为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文化教育等全面发展的典型工业区,作为全国可以效仿建设的样板。
他又像重视实业一样,重视教育,办起了从幼稚园到高等院校的完整教育序列。他还先后办起了许多在当时中国是“第一家”或“第一次”的企业和事业,兴办了图书馆、博物馆、俱乐部、气象台、医院、公园……他真的以一己之力,造就了一个近代化的南通。
一个理想主义的爱国实业家,终因承担了过重的社会责任,使得他的企业被拖垮。1925年,大生集团债台高筑,债务达906万两,被债权人上海财团全面接管。
第二年,1926年8月,73岁的张謇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的三哥俯身对他耳语:“你来有所自,去有所归,我看时机已到,你要把定神志,好好地归去罢。”张謇听后,微微颔首,闭目离世。
张謇虽然最后失败了,历史还是铭记住这位伟大的失败的英雄。正如胡适所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张謇考中状元那年,28岁的周学熙,在安徽省乡试中考了个举人,分配到浙江当个小官。日后,周学熙成为中国北方实业崛起的扛把子,与张謇一起,被人誉为“南张北周”。
不过,两人出身截然不同。张謇来自世代务农的贫寒之家,而周学熙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乃后来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周馥。
1897年,周学熙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涉足实业,当上了开平矿务局董事及驻上海分局的监察,负责监督推销开平煤炭。他后来投入袁世凯幕下,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其父与袁世凯关系很好。
1902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把周学熙调到天津,督办直隶银元局。周学熙带领团队日夜加班加点,只用了70天就让造币厂开工生产,稳定了庚子事变后纷乱的金融局势。袁世凯大为赞赏,称他为“当代奇才”,从此一切工业建设都委托给他办理。
周学熙由此成为袁世凯经济事业的操盘手,如同当年盛宣怀成为李鸿章的操盘手。

周学熙应时而动,创办了周氏资本集团的龙头企业——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煤矿。以此为起点,京师自来水公司、华新纱厂、中国实业银行、耀华玻璃公司相继成立,短短20年,他的企业已形成了一个包括重工业、轻纺工业、民用企事业及金融银行业等20余个门类的企业集团。
1912年后,周学熙更是两度出任袁世凯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期间,他提出“振兴实业”计划,着手保护工商产业,希望从9亿元的国家预算中划拨1亿元,作为资助10种新兴事业的专款。他确信,这个计划能够实行,中国的富强就有希望。
可惜,因为政局突变,他的“振兴实业”计划未能实行。
形势比人强,这是他第二次强烈感受到个人在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