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试风流吧 关注:15贴子:1,310
  • 12回复贴,共1

【企图再次踩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9-04 23:19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5106098929 这吧 看别人的故事 应该修身书没问题 不行我再给你说一段
    【朝罢风疾雨迅,戍山抛言道事有缓急轻重,便带着他一腹急重,钻入我府中轿珵,领轿夫先行。随他惯了,也不疑他作,只撑一柄竹油伞,终也撑不过半身浸润,便避入旁馆。】
    【伞止搁于廊下,再入,便是一堵墙,上书数张小字,终前一步,细看开,却兴致颇盛,甚至依着墙边就坐如下。并点一壶热茶,再附小炉,滚着一壶新绿,仰首观书。】
    【久而,伸手扶住了脖子。】
    @贴吧用户_5G4tURa🐾


    2楼2019-09-04 23:58
    回复
      2
      (清异录的箴言为我幼冲听闻,所道茶乃冷面,严寒无味。及长,却惯于以盏清茶静心凝神,纵涩却可清明灵台。是而,我今日朝拜过正大光明的殿堂,粼光耀目,坚守的螭囄肃穆无极。神武为我匆匆掠过,京华多得是冠盖贵胄,却少有显贵止步城南之肆,或见冷面之名而不愿入也。)
      (密雨不期而至,纷扬地淋了京畿满城,避无可避。一柄纸伞被我弃置,匆匆几步便至了茶肆的廊下。宽袖一挥,掸了尘叶细雨,又阔步地往殿堂去,嘱咐小厮烹一壶新茶。只一处观书的故人引了我目,靴履遂止,我倏而笑道)
      “十二弟。”(微顿,目色含光,波平而意深)“这书里莫非有千斤的胆子不成,叫你的脑袋都不能安稳的搁着了?”


      3楼2019-09-05 12:14
      回复
        【悉言入耳,始觉熟稔,抬首,应笑来,低声却干脆。】
        九哥。
        【沉于书边趣事,无意有他,桌边新绿添了一杯,下意识指扣推于其面,再一展书页扬向其,由衷赞道。】
        佩服佩服。这里头女子凄婉哀断肠恨绵绝,书生游走贵妇、少女、青妓之间,施弄谋志,竟惹得三人断肠。真乃奇人绝天下闻。
        【又将书册递了递。】九哥你也看看,长长民间见识。


        4楼2019-09-05 22:58
        回复
          (书有百味,婪者寻千金之粟,能者寻黄金之屋,朗者寻之颜如玉,各有所求,故观书相异也。我眼前之人,沉溺于黎庶之悲,甚不知我步履相迫。无妨,我只敛上惯着的玄衫,清茶正吞云吐雾,笼了半山的眉目。)
          “哦?这书生竟有这般大的本事,翻云覆雨,令那三人都神魂颠倒——还真是闻所未闻。”
          (颇奇,我执此卷册,寥寥阅过。又抬首,将那卷册推归)“民间的事儿多有趣味,只这故事我未曾听过,太好奇。十二弟可愿为我解惑?同我好好说道说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9-06 08:17
          回复
            【一番热烈相邀,终得九哥一顾。其接过书册草草一番,内心具万分可惜之色,这执笔书生文姿流略,怕是于这寥数之间,被忽略了。惋才半刻,适方再入口泽绿,听得邀请言,不由兴致勃勃而来。】
            嗯..说到底,这小子也是有真实本事在身上的。仅以书生一词来替,却也不当,若说我朝开得文武双状元,怕是头筹者应有了。
            【稍顿,提了提气,复言。】这故事最初得归到扬州,富商喜文,平日里爱张宴延有识者,是以一日,书生赴了书画局。说是书画,却是比试,最后一轮为古者残画,是以笔添缺至全,终有四人相竞。画仅为河山下土,一名士遥望山川,缺了左幅。四人一人一卷添齐左幅,以意境高者为胜。
            【头启方落,伸手又压一口绿墨,窥其反应。】


            6楼2019-09-07 23:12
            回复
              6
              (书绘千言,或江河盛世,或奇闻异录,紫毫笔墨,挥洒间便是半个清廷江山。其推书而至,邀我共观其间异闻,愈阅而愈可之这世间婉叹。阅罢,我将此书物归原主,案上的酽茶正清芬浓香,云雾笼眉,将我目中的三分悲悯化于无形,方不至为人所见)
              “世间有能者不胜数也,只其仍需机遇,方可平步青云。纵观古今,胸怀大志而无所作为者比比皆是,能于黄金榜上冲天的飞鹤,少之又少啊。”
              (慨叹无论,他继而言道书中见闻。瓷釉甚温,摩挲于我掌中。听罢,无言的半晌我只在沉思,遂而恍然,如是才道)“各人观画,心境意志相异,下笔所绘便大相径庭。那书生又绘了什么?想来,他便是拔得头筹者罢?”


              7楼2019-09-08 11:32
              回复
                哈,书中所述,毕竟有时作不得真的。【一句算应他前言感慨,后言复回他所问者。】是,绘笔者多,意境高者难,众人皆补所缺景,多重笔触,炫高艺,另有一人,于画卷上添寥寥烟雾已为佳者,不想他于左侧卷内,汇江流而下,一人着扁舟来,又添诗明,为伯乐寻仕。堪堪一副风景卷,便与抱负扯上了干系。
                富商女本隐在帘后窥探,如是一遭,便瞧上了少年。与他缠绵数月,便得开科,举子皆图,便收拾行囊上京,富商女心系情郎,便与他珍财相赠,私下互许了终身。
                【少女段方落,甚至还有几分好结局的意思。】


                8楼2019-09-08 22:02
                回复
                  8
                  (假作真时真亦假,儿郎慨叹于此,世间真假难辨,唯耳闻而不亲见者,盖虚无也。阒寂匡然,唯泠仃瓷声宣之入耳。酽茶腾云,雾散归世,我方品之醇厚,味之甘涩,百味杂陈,方茶之诡道也。)
                  (江河日下,他娓娓道来画卷所添,我亦恭候,愿闻其详)“一叶扁舟,凌万顷之茫然,又飘然如羽化登仙,遗世而独立。此乃苏子之无我之境,而为书生所效。心怀鸿鹄者尤得红颜青睐,如是——这故事还是落了俗套了。”
                  (言罢,闻得终身之述,且扬颚而笑,目中七分的风月桀骜,实为调侃世俗人情)“互许终身?却不知结局如何?类崔莺莺张生的百年好合,亦是分道扬镳,不相往来?倒值得推敲。”


                  9楼2019-09-09 08:34
                  回复
                    【见九哥落了断言,只抚茶再压一口,心中一句,哪儿能呢?这世事发展都不随人愿,何况书中一支笔罢了。】
                    书生便上京赶了考,但因途遇难事,便耽搁了日子。
                    书生念自己苦读十数年,总不至于辜负,便想了其他的门路,拜入老官门下,做了清僚。
                    【思及此处,却有些遗忘了,便翻了几页,复又言。】
                    这老官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日日流连女色,这第二位,便是这二儿子强来的女眷。


                    10楼2019-09-14 00:04
                    回复
                      10
                      (醇茶有涩,自齿入喉,遂入五脏,钻心翻覆,悉叹书中游子。瓷盅且搁,釉面所绘乃江南烟雨,崇山迭嶂,云雾渐收,他所道传闻亦没入尾声。世事万千,何能皆顺心意?此乃奢求,亦是不可为之谬论。且叹,笑洒脱,朗声有言,又抚白珩)
                      “不落俗套,书生的传闻,大抵皆是如此,这天下有多少人可舍弃功名?所谓十年寒窗,不过求显贵而已。”
                      (直抒己见,未料话锋一转,他将传闻渐赠,引入旁支再有叙言。引人入胜,微倾己身,颇奇,又有问询)“哦?那之后呢,这强来的女眷看上了这位书生,这二人,又做了何许事?不过——这书生,大抵又要做一回'负心人'罢。”


                      11楼2019-09-14 10:12
                      回复


                        14楼2019-09-14 23:09
                        回复
                          12
                          (茶尽,小厮续添,烟渺重楼,我遂为慨叹)“世间多是负心人,这般的露水情缘,不过是风雅数日便散。这有情郎,纵观尘世,又有几何?”
                          (那后话引人心趣,此闻并非俗套,却仍有心意所在。壁掌且覆,温意之下,笑而有言)“哦?那这女眷诚然是个聪明的。”(然我欲闻后话,重怀却道府邸另有贵胄相候,拜帖一封不可推拒。颇憾,只与人道)“可惜,今个儿这故事九哥是听不完了。待得来日到你府上,一并携了贺你开牙的赠礼,再来听你说道余后琐碎。”
                          (长身且离,影落四九无痕,遂归邸中,无谈后话。)


                          15楼2019-09-14 2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