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自革新开放起长期学习中国改开,近年越南的改革和中国分道扬镳了。与2017年10月中国提出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相反,越南近年大卖国企。在2013年通过了《2013至2020年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总体方案》。2017年越南政府总理决定加大力度,计划2017~2020年间把406家国企的国有资本剥离出去,企业2017年剥离135家,2018年剥离181家,2019年剥离62家,2020年剥离28家。业务包括建筑钢铁纺织造纸能源交通运输石化制药航空等各种。这只是计划,实际上进度没有达到预期。小型国企容易卖,大型国企不容易卖,因为涉及的法律和业务关系复杂,有的项目是亏损的、有的要处理承包商和投资者的关系。但至少有一部分剥离了转到股份制,效果会出来。
改革的动机是觉得私企更有效率,容易降低成本、整合,而国企有繁复的报批程序,要对宏观政策服务,国企经理不负责为企业创造高利润之类。而且日韩在过去高速发展阶段国企分量也很大,后来都有大规模改革的经验,日本连电力都私有化了。越南觉得可以参照其他亚洲国家,即使在私有化后,政府也可以积极干预和监督运营商。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大政府的过去,要改革肯定是偏自由化的,只是怎么拿捏的问题。
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相生。越南或许有和2019年印度类似的动机,即莫迪政府趁着贸易战白热化想从中国转移供应链,印度政府在8月28日宣布,将放宽在零售业、制造业等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规定。
印度越南的产业结构里工业比例都偏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0%多,这不是发达的象征,应该是落后的象征。这跟美国的工业增加值低至20%左右不一样,就算是美国,在08年后都意识到产业链的完整度,特别是下游制造业的重要性。奥巴马川普两代领导人致力于产业回归。中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在40%以上。印度越南要赶上中国的速度按理需要提高十个百分点。这部分的产值一般会通过基建来拉抬,毕竟缺口很大。顺便,工业拉动力不足,导致服务业似乎也存在供给问题,2018年越南有714755家企业,其中工业和建筑业228147家,服务业475842家,超过66%的企业在服务业部门。中国2016年实有企业达2596.1万户,其中服务业企业1972万户,占比76%。相信《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分批取消99%商品贸易关税会有力提振越南的物流贸易零售。
中国近年常说输出中国的经验,其实中国早就在输出经验了,越南走的就是中国道路,各方面都很接近,虽然越南是土地私有化,宪法还是保留了政府干预的空间,规定:土地归全民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不过越南可能没法做到像中国那样为了基建降低土地交易成本而直接修法。
越南的政经市场化力度在前亚洲社会主义国家里罕有匹敌者。西方很推崇越南版本的改革。川普政府在贸易战中想让中国结构改革,要在现实中有一个蓝本,那就是越南。估计美国的深层国家不是想把中国本身搞死,产业链分工已经这么紧密了,而是想让中国搞二次国企大甩卖。第一次90年代末的抓大放小,换来了入世。美国想来第二次,简单说,三零+大型国企大甩卖。中国当然坚决不改,党产怎么能卖。
反对私有化的论调,一般会和中国联系起来。中国近年左转,在舆论收紧空间,所以肯定是各方面反对私有化的。拿中国经验来说,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国企干基建,深山老林五通五建。越南搞私有化,越南完蛋了。私企不会去深山老林云云。
其实越南的人口分布和广东福建比较像,大部分人口在沿海的平原地带。越南不算中间的部分,居住在南北两个三角洲的人口加起来就有41%的人口比重:湄公河三角洲占总人口19%(1727万人)+红河三角洲占总人口22%(2100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向两个三角洲聚集。中国珠三角的6000万和长三角的1.5亿常住人口加起来2.1亿,占总人口比重仅15%。越南未来像中国那样大规模去搞乡村建设八横八纵的动机没有那么强烈。
改革的动机是觉得私企更有效率,容易降低成本、整合,而国企有繁复的报批程序,要对宏观政策服务,国企经理不负责为企业创造高利润之类。而且日韩在过去高速发展阶段国企分量也很大,后来都有大规模改革的经验,日本连电力都私有化了。越南觉得可以参照其他亚洲国家,即使在私有化后,政府也可以积极干预和监督运营商。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大政府的过去,要改革肯定是偏自由化的,只是怎么拿捏的问题。
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相生。越南或许有和2019年印度类似的动机,即莫迪政府趁着贸易战白热化想从中国转移供应链,印度政府在8月28日宣布,将放宽在零售业、制造业等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规定。
印度越南的产业结构里工业比例都偏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0%多,这不是发达的象征,应该是落后的象征。这跟美国的工业增加值低至20%左右不一样,就算是美国,在08年后都意识到产业链的完整度,特别是下游制造业的重要性。奥巴马川普两代领导人致力于产业回归。中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在40%以上。印度越南要赶上中国的速度按理需要提高十个百分点。这部分的产值一般会通过基建来拉抬,毕竟缺口很大。顺便,工业拉动力不足,导致服务业似乎也存在供给问题,2018年越南有714755家企业,其中工业和建筑业228147家,服务业475842家,超过66%的企业在服务业部门。中国2016年实有企业达2596.1万户,其中服务业企业1972万户,占比76%。相信《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分批取消99%商品贸易关税会有力提振越南的物流贸易零售。
中国近年常说输出中国的经验,其实中国早就在输出经验了,越南走的就是中国道路,各方面都很接近,虽然越南是土地私有化,宪法还是保留了政府干预的空间,规定:土地归全民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不过越南可能没法做到像中国那样为了基建降低土地交易成本而直接修法。
越南的政经市场化力度在前亚洲社会主义国家里罕有匹敌者。西方很推崇越南版本的改革。川普政府在贸易战中想让中国结构改革,要在现实中有一个蓝本,那就是越南。估计美国的深层国家不是想把中国本身搞死,产业链分工已经这么紧密了,而是想让中国搞二次国企大甩卖。第一次90年代末的抓大放小,换来了入世。美国想来第二次,简单说,三零+大型国企大甩卖。中国当然坚决不改,党产怎么能卖。
反对私有化的论调,一般会和中国联系起来。中国近年左转,在舆论收紧空间,所以肯定是各方面反对私有化的。拿中国经验来说,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国企干基建,深山老林五通五建。越南搞私有化,越南完蛋了。私企不会去深山老林云云。
其实越南的人口分布和广东福建比较像,大部分人口在沿海的平原地带。越南不算中间的部分,居住在南北两个三角洲的人口加起来就有41%的人口比重:湄公河三角洲占总人口19%(1727万人)+红河三角洲占总人口22%(2100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向两个三角洲聚集。中国珠三角的6000万和长三角的1.5亿常住人口加起来2.1亿,占总人口比重仅15%。越南未来像中国那样大规模去搞乡村建设八横八纵的动机没有那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