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组作业:农民阶级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成员:钟睿,郑亮,柏子毫,郭峰,陈杨,张鸿霖,曾瑞
(一)、农民阶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从此事件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没有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历史结论
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个人感悟: 其实不仅仅是太平天国,还有义和团运动,这都是典型农民阶级革命的事例,但其失败的原因最主要的都是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其中我认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封闭保守而缺乏创新意识;自给自足而缺乏合作精神;与世无争而缺乏竞争意识;安于现状而缺乏民主意识;重视体验而缺乏理论指导;追求平均而缺乏进取精神等。
那农民阶级为何会缺乏以上的一些东西,或者说那些精神呢?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分别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思想因素来说明。
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导致其局限性的根源,生产过程来看,封闭保守,缺乏合作。产品分配方式上看,追求平均,缺乏进取。在生活价值取向上,与世无争,满足现状。从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来源看,重经验,轻理论。从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中间有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多子——多劳动力、多收入——所以才多福。重男轻女的观念也由此产生。农民阶级作为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统治,加强思想控制的产物。没有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不可能领导革命的。
政治因素:怕乱求稳思想是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必然产物。首先,农民阶级逆来顺受,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变革。其次,广大农民阶级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太平。第三是统治者提倡。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特别是皇帝,为了把皇位坐得稳稳牢牢的,而且一代传一代,代代平安,自然也极力提倡和鼓吹这样的观念。他们最害怕的是乱,是犯上作乱,一乱他们的皇位就很容易不稳,历代王朝都是由于乱,主要是农民造反而垮台的。统治者怕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农民怕乱了自己平静的生活。试看历史上所有变革,遭到人们反对和攻击,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怕“乱”
思想因素: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统治,加强思想控制的产物。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饱受封建思想束缚。中国农民阶级便世世代代形成了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反过来巩固了专制主义,对加强思想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