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太赫兹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太赫兹飞行时间成像是太赫兹层析成像技术中常见的两种成像模式。其中,重建算法作为太赫兹CT的重要分支,极大影响太赫兹CT的发展与推广。另一方面,随着太赫兹飞行时间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着手探索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发展添砖加瓦。研究人员在太赫兹CT被提出之后,就对其在生物医药、文物检测、工业检测等领域的潜力进行了探索。例如,法国波尔多大学Emmanuel等人对干燥的人体腰椎骨、头盖骨、髋骨进行成像,结果表明太赫兹CT有望用于区分骨骼中的坚质骨和松质骨[1];随后,该团队对内置药粉的明胶胶囊进行成像,结果展示了太赫兹CT在医药应用中的潜力[2];该团队对古埃及密封陶罐和干尸的成像研究展示了太赫兹CT在文物检测领域的应用潜力[3]。美国D. J. Roth等人对太空飞船隔热材料的成像研究展示了太赫兹CT在航天无损探伤领域的应用潜力[4]。此外,铅笔[5]、吸管[6]、干燥心豆藤夹、内置洋娃娃的蛋壳[7]、发泡聚苯乙烯样品[8]、聚苯乙烯样品[8,9]、聚四氟乙烯样品[8, 9]、乳糖和葡萄糖[9]等的成像结果展示了太赫兹CT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潜力。日本Advantest公司已经做成了基于太赫兹透射谱CT技术的产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