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
常在口腔粘膜或颊部皮下出现硬结,患处红肿、发痒,有虫爬感,很多时候会有小白虫(裂头蚴)爬出来。
这位“脑袋进虫”的小伙,手术摘除本来是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该患者病程太长,并且虫体寄生部位位于脑功能区,手术可能造成患者部分脑功能丧失。因此,两害相权取其轻,口服药物治疗是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手段。在盛吉芳教授及感染病科全体人员的呵护下,“当代杨过”服用阿苯达唑驱虫治疗,现已经好转出院,多次随访未再发作癫痫。但因裂头蚴已经造成患者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头部隐痛可能会持续存在,令人遗憾。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莫学越王勾践
裂头蚴对高温相对较为敏感,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裂头蚴在56℃的温度下基本坚持不过5分钟。烹饪时,100℃高温要烧2分钟,曼氏裂头蚴也会死光光。还有研究表明,-20℃冷冻2小时可以杀死蛙肉中的所有裂头蚴。
改变不良习惯,远离疫水,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贴敷皮肤、伤口,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蝌蚪等动物,不生吞蛇胆,不饮用生水等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希望大家莫学越王勾践,可卧薪,莫“尝胆”!
所以在此告诉大家四句口诀:
勿碰生蛙与生蛇,生水煮熟方可喝,封建陋习切莫行,裂头蚴病远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