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吧 关注:858,910贴子:7,564,485
  • 9回复贴,共1

微博看到民国初年“废府存县”导致古今地名变化,含安庆和合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出自新浪微博知名历史博主@战争史研究WHS
#读城# 前两天聊到民国初年“废府存县”导致古今地名变化
比如河南府洛阳县→洛阳市,云南府昆明县→昆明市,庐州府合肥县→合肥市,顺德府邢台县→邢台市,归德府商丘县→商丘市,潞安府长治县→长治市,东昌府聊城县→聊城市,曹州府菏泽县→菏泽市,处州府丽水县→丽水市,宝庆府邵阳县→邵阳市,衡州府衡阳县→衡阳市,保宁府阆中县→阆中市……
然后@淮南东路安抚使 提到个有意思的话题,比如有些湖南宝庆府→邵阳县→邵阳市,直接取了附郭县名来命名地级市,但江苏扬州就不一样,扬州府→江都县→扬州市,苏州府→吴县→苏州市,取了传统州府级地名。各有各的原因,梳理起来应该比较有意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民国的行政区划是35个省,12个院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海南,当时筹备建省),1个地方(西藏)。12个院辖市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分别是南京市、上海市、北平市、青岛市、天津市、重庆市、大连市、哈尔滨市、汉口市、广州市、西安市、沈阳市。除了北平和汉口外,其余的市名都直接沿用到今天。
这里再跑个题。明清时武昌府和汉阳府隔江分治,汉口是比较繁华的市镇,但无行政建制。1914年民国“废府存县”,武昌府、汉阳府均撤销,只存同名的武昌县、汉阳县二县。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设汉口市,并将汉阳县划入;同年将武昌县升格为武昌市。1927年武昌市与汉口市合并为武汉特别市(后来又一度拆分为二)。所以“武汉”的地名由来是武昌+汉口,而非武昌+汉阳。


IP属地:安徽1楼2019-09-16 09:59回复
    跑题完毕
    1949年时除了12个院辖市之外,35个省所辖的市还包括:
    杭州市,南昌市,武昌市,长沙市,成都市,福州市,台北市,桂林市,昆明市,贵阳市,济南市,太原市,兰州市,银川市,西宁市,归绥市(呼和浩特,绥远省会),张垣市(张家口,察哈尔省会),通化市(安东省会),吉林市,牡丹江市(松江省会),佳木斯市(合江省会),北安市(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市(嫩江省会),海拉尔市(兴安省会),迪化市(乌鲁木齐,新疆省会),海口市。
    也就是说,当时的省会基本上都已升格为市。例外的情况包括江苏省会镇江县,安徽省会合肥县,河北省会清苑县(保定),河南省会开封县,西康省会康定县,热河省会承德县,辽北省会辽源县。
    此外1949年时还有一些由铁路枢纽、海港或产盐财赋地升级而来的市(包括正在筹建尚未升级的市),有些是沿袭伪满和汪伪时期的设置:
    江苏省:徐州市(汪伪设置,沿用),连云市
    安徽省:蚌埠市
    湖南省:衡阳市
    四川省:自贡市
    福建省:厦门市
    广东省:汕头市,湛江市
    广西省:柳州市,梧州市,南宁市
    河北省:唐山市,石门市
    山东省:烟台市,威海卫市
    辽宁省:锦州市,营口市,鞍山市,旅顺市(伪满设置)
    安东省:安东市
    辽北省:四平市
    吉林省:长春市
    松江省:延吉市(伪满“间岛市”)
    绥远省:包头市(伪蒙疆时设置)(伪蒙疆时还将归绥升格为厚和市,即呼和浩特市)
    以上共计12个院辖市,57个省辖市(此外还有2016个省辖县)。
    (以上均按照1949年时min国行政区划统计,未按解放区和行署区来划分。当时解放区也有市级建制,如陕北的延安市)
    ======


    IP属地:安徽2楼2019-09-16 10:02
    回复
      1949年后,市的建制分几种类型:
      1、直辖市:
      北平/北京,天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这六个直辖市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之前;
      旅大,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广州,西安,这七个直辖市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之后。
      除了北京与天津直辖外,其余11个直辖市由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大区代管。1952年南京降为省辖市,1953年哈尔滨和长春升为直辖市。1954年时,11个直辖市降为省辖市,只保留京津沪3个直辖市(1958-1967年天津也降为省辖市,直辖市变为2个)
      2、省辖市/地级市:
      省下面一级的行政单位在50-70年代称为“专区”,70年代后改称“地区”。省辖市由省直接管辖,地位与专区/地区同级。1949年时,全国有54个省辖市(地级市),1954年是82个,1961年是80个,1977年是97个,1983年地级行政区划改革(地改市)之前是144个。
      当时省辖市一般以市区为界,下边不管县。有些县或县级市是由“较大的市”(省会城市,以及18个经GWY批准的较大的市)来“代管”。
      3、县级市:
      由专区/地区管辖(有些由省辖市代管),地位与县相同。1949年时,全国有66个县级市,1983年是142个。
      ======


      IP属地:安徽3楼2019-09-16 10:03
      回复
        以上是背景介绍。
        1949年时,如今的大多数市在那时是县,仍然保留民初“废府存县”时的名字,比如说没有扬州市,只有江都县。随着各省陆续解放,先后设置了一批县级市,其中很多在1950年升级为地级市,并恢复了明清时的府/州名。比如江都县改为扬州市,吴县改为苏州市,怀宁县改为安庆市,鄞县改为宁波市,永嘉县改为温州市,郑县改为郑州市……一些民国时直接以附廓县定名的市,比如昆明市(云南府昆明县),则直接沿用,没有恢复旧名。
        1949年后这批县改市,有很多改回古名,但也有很多没有改回古名,而是直接沿用明清时的附廓县名,比如合肥县改为合肥市,没有恢复“庐州”古名,以免跟四川的泸州市(当时为县级市,川南行署区驻地)混淆。类似的还有洛阳县(洛阳专区驻地)改为洛阳市,而不是河南市(唐宋元明清时,洛阳的正式行政区划名称都是河南府/河南路)
        还有一类情况是专区恢复古名,而专区公署驻地仍保持县名。举个例子,湖北的荆州专区,民国时叫“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解放后改名“荆州专区”,驻地在江陵县(明清荆州府古城)。旁边的沙市是清末民国随长江航运发展起来的新兴工商业城市,设置沙市市(县级市),也隶属于荆州专区。1979年沙市升为地级市。1994年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地级的荆沙市,驻地在沙市区,原江陵县(荆州府古城)改为荆州区,在郝穴镇另设江陵县。1996年荆沙市改名荆州市——也就是说,“荆州专区/荆州地区”一直存在,但“荆州市”直到1996年才重新出现。
        再比如湖南邵阳,民国时是“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解放后改名“邵阳专区”,公署驻地邵阳县(明清宝庆府府城所在地),之后逐级升为地级的邵阳市,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没有恢复“宝庆”的古名。
        所以总的来说,建国后更改的地名,就历史文化名城而言,绝大多数反而是比民国时期更接近传统的。比如一个是吴县、鄞县、郑县、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五督察区;一个是苏州市、宁波市、荆州市、郑州市。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包括云南思茅,在清朝的名字也是普洱府。当然了,像徽州改黄山市这种,就属于画蛇添足没文化的失败案例了


        IP属地:安徽4楼2019-09-16 10:03
        回复
          那时候合肥就是安徽省会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9-16 10:44
          收起回复
            汉口在清朝属于汉阳府夏口厅,是从汉阳县析出的。辛亥革命时湖北新军为了保卫武昌在汉口汉阳大战北洋新军。这场战争叫阳夏之战


            IP属地:广东6楼2019-12-27 21:03
            回复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 民国开始的这种做法没问题
              古代没有工业化以前 要筑城墙和护城河的 只有城墙护城河里面的才是城里人 而县城 府城 以及皇城面积的都很小
              县城一般2~4平方公里 (就是1.5公里乘以1.5公里 最多2公里乘以2公里一块地方)
              府城一般10平方公里左右(小的府城所在地可能5平方公里以下)(3公里乘以3公里一块地方 撑死就是4公里乘以4公里左右 一般没有)
              皇城一般最大 具体自己去查吧 也不大的


              IP属地:江苏7楼2022-04-03 02:54
              回复
                目前安徽省16地市,延续了废府存县之前名称的地级市只有5个~安庆市、滁州市、宿州市,池州市、六安市。
                以首县(附郭县)代替之前州府名称的有3个~合肥市(庐州府合肥县)、阜阳市(颍州府阜阳县)、宣城市(宁国府宣城县).
                因矿设市4个,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
                时代造就2个,芜湖市(晚清开埠由芜湖县发展而来),蚌埠市(清末民初因铁路设站发展而来)
                另类情况2个,黄山市,真正意义上的改名。亳州市,颍州府下辖散州亳州独立升级而来。
                之前被撤销的地级巢湖市,也属于比较另类的设置,一半是庐州府的版图一半是和州的版图,糅合到一起。


                8楼2022-04-03 1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