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古人“内举不避亲”。所以,尽管题目里没有(请评论)字样,我也负有评论此文的责任。
评论一般都有赞扬和批评两个部分,但面对《春雨》,我只有赞扬。请各位朋友不要怀疑我在徇私情。
●总体感觉
《春雨》是一篇成熟文章,虽谈不上“宏篇巨著”,但确属“感人”之作,已达到“一般杂志发表水平”。
●题材部分
《春雨》描写了一个女孩对另一个女孩的怀念之情。这种纯洁的友谊,朦胧的憧憬,与“爱情”一样,属于“古老而常新”的题材。
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它不再举例)可见此题材之常见。
此题材非常容易激起人们,尤其是绝对已经成年的教师的共鸣。我曾说过“题材感人并不一定等于文章本身感人”,但选择好的题材,肯定可以使文章生色。如果是学生,则容易博取高分。
●结构部分
崔护诗由于篇幅、格律的限制,结构不可能完整,但它依旧展现出此类题材的基本结构:
引言-回忆-如今
“去年今日”属引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遇红”属回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属如今。其中,“回忆部分”篇幅应较长,“如今部分”应有感叹。崔护诗未能展现“‘回忆部分’篇幅较长”的要素。
邓丽君的《九月的故事》,虽然是爱情题材,但其结构非常完整,堪称经典:
“我的心中,有个故事,诉不尽,忘也忘不去。春去秋来,萦绕心头,往日的爱,不能遗忘。
“这缠绵故事回忆,去年九月里;在一个远远的海边,天空蓝如玉;我们在沙滩相遇,歌声传心曲;星光闪闪的夜晚,爱情更诗意。
“又是秋季,夜莺悲啼,如今只有,我在这里。唱他的歌,深深回忆,永远永远,和他长相忆。”
《春雨》“今年的立春……特别的意义”属引言部分,“也是一场春雨……聚在一起”属回忆部分,“眼看着又是一场春雨……雨中有我的回忆”属如今部分。其中,“‘回忆部分’篇幅应较长,‘如今部分’应有感叹”完全具备。从结构上说,亦堪称典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