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苑吧 关注:6,289贴子:177,026
  • 6回复贴,共1

【诗苑逍遥】——凌波微步逍遥行之佳作欣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一篇散文和点评。
这篇标题为《春雨》的散文,它的作者“杨可欣大姐”发此文时年仅12岁,年龄虽小,但文笔老练,其结构堪称经典。
点评者是她的父亲“千丝怨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1楼2009-08-11 05:36回复
    今年的立春已经过去,千门万户依旧沉浸在新春的喜悦里。随后的日子,寒假即将完结,绵绵春雨将滋润广袤的大地。
      春雨贵如油,催百花,促万树,唤发生机。对我来说,春雨还有特别的意义。
      也是一场春雨。在那场春雨里,我和曹馨月欣然相遇。手拉着手儿,欢欢喜喜。说不完的话儿,享不尽的甜蜜。我们荡秋千,做游戏。逛马路,坐滑梯。我们曾在深夜里大声唱歌,传达彼此的心曲。我们曾在高山上攀折树枝,当作枪儿相互射击。溪水边我们播酒笑声,田坎上我们留下足迹。我以为,我和曹馨月,就像白云和蓝天,可以永远地聚在一起。
      眼看着又是一场春雨。但是旧友已离我远去。天空中云层很厚,蓝天不知躲在哪里。“你过得好吗,曹馨月?”这一语问候,何时才能送到她的耳里。
      我爱春雨,因为雨中有我的回忆。 


    2楼2009-08-11 05: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说明:
      古人“内举不避亲”。所以,尽管题目里没有(请评论)字样,我也负有评论此文的责任。
      评论一般都有赞扬和批评两个部分,但面对《春雨》,我只有赞扬。请各位朋友不要怀疑我在徇私情。
      ●总体感觉
      《春雨》是一篇成熟文章,虽谈不上“宏篇巨著”,但确属“感人”之作,已达到“一般杂志发表水平”。
      ●题材部分
      《春雨》描写了一个女孩对另一个女孩的怀念之情。这种纯洁的友谊,朦胧的憧憬,与“爱情”一样,属于“古老而常新”的题材。
      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它不再举例)可见此题材之常见。
      此题材非常容易激起人们,尤其是绝对已经成年的教师的共鸣。我曾说过“题材感人并不一定等于文章本身感人”,但选择好的题材,肯定可以使文章生色。如果是学生,则容易博取高分。
      ●结构部分
      崔护诗由于篇幅、格律的限制,结构不可能完整,但它依旧展现出此类题材的基本结构:
      引言-回忆-如今
      “去年今日”属引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遇红”属回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属如今。其中,“回忆部分”篇幅应较长,“如今部分”应有感叹。崔护诗未能展现“‘回忆部分’篇幅较长”的要素。
      邓丽君的《九月的故事》,虽然是爱情题材,但其结构非常完整,堪称经典:
      “我的心中,有个故事,诉不尽,忘也忘不去。春去秋来,萦绕心头,往日的爱,不能遗忘。
      “这缠绵故事回忆,去年九月里;在一个远远的海边,天空蓝如玉;我们在沙滩相遇,歌声传心曲;星光闪闪的夜晚,爱情更诗意。
      “又是秋季,夜莺悲啼,如今只有,我在这里。唱他的歌,深深回忆,永远永远,和他长相忆。”
      《春雨》“今年的立春……特别的意义”属引言部分,“也是一场春雨……聚在一起”属回忆部分,“眼看着又是一场春雨……雨中有我的回忆”属如今部分。其中,“‘回忆部分’篇幅应较长,‘如今部分’应有感叹”完全具备。从结构上说,亦堪称典范。
      ●未完待续●  
        
        
      


      3楼2009-08-11 05:40
      回复
        一个12岁的孩子写的, 真是令人惊叹!


        5楼2009-08-11 08:24
        回复


          6楼2009-08-11 10:41
          回复
            分析的很好,赞!


            7楼2009-08-11 10:44
            回复
              另一扇门向我徐徐打开,里面繁花似锦……我陷入思索——我怕迷失!


              8楼2009-08-11 1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