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碧野吧 关注:137贴子:5,903
  • 4回复贴,共1

钱氏家训与钱缪遗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俗语叫“富不过三代”,孟子也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国的豪门望族虽多,却往往是三五代之间的短暂兴盛。钱家的世世代代,却成就了一个十足的奇迹:从钱锣到钱弘做、从钱易到钱大昕、从钱玄同到钱钟书、从钱学森到钱永健……钱氏人口仅占我国全部人口的千分之二,但自宋代以来,载入史册的钱氏名人就已逾千。三十多世,遍布海内外的钱家后裔千年不散,人才辈出,这绝非偶然。
  中国自古以来著名的家训很多,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等,不过这些传统家训流传至今,不少已成为了一种简单的文本。《钱氏家训》不仅传承了下来,而且很多钱氏后人依然保持着在清明祭祖、婚庆等重大家族活动时集体诵读的习惯。2013年,“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钱镠出身寒微,以武起家,但晚年好学,因此后代学风极盛,历朝历代出举人、进士无数,近代更是出现钱姓人才“井喷”。近代以来,钱氏家族涌现出“一诺奖(钱永健)、二外交家(钱其琛、钱复),三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四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钱玄同、钱穆),五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钱学森、钱伟长、钱正英、钱运录),十八两院院士(钱骥、钱易等)”的光辉记录,不少是父子档、兄弟档、叔侄档。
  为什么钱氏家族大师辈出?重要原因就是千百年一以贯之的严谨家风家训,《钱氏家训》“修齐治平”的思想内涵成为了钱氏后人的人生指南,引导他们不断勇攀高峰。


IP属地:北京1楼2019-09-17 06:16回复
    钱氏家训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
      忘。程子之中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
      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
      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
      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
      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
      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
      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
      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
      ,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
      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
      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
      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
      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
      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
      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
      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
      ,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
      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
      ,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钱缪遗嘱
      钱王名缪,字巨美,浙江临安人,公元893年为唐镇海节度使,五代时被封为吴越国国王。现今杭州西湖边的钱王祠,即为纪念钱缪而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10月8日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的另一个身份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国王钱缪(852—932)的34世孙。
    第一:要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
    第二: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
    第三: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如违吾语,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光荣。
    第四:余理政钱唐,五十馀年如一日,孜孜兀兀,视万姓三军并是一家之体。
    第五:戒听妇言而伤骨肉。古云:妻妾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犹可新,手足断难再续。
    第六:婚姻须择阀阅之家,不可图色美而与**人结褵,以致污辱门风。
    第七:多设养济院收养无告四民,添设育婴堂,稽察乳媪,勿致阳奉阴违,凌虐幼孩。
    第八:吴越境内,绫绢绸绵,皆余教人广种桑麻,斗米十文,亦余教人开辟荒亩。凡此一丝一粒,皆民人汗积辛勤,才得岁岁丰盈。汝等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於群臣百姓。
    第九:吾家世代居衣锦之城郭,守高祖之松楸,今日兴隆,化家为国,子孙后代,莫轻弃吾祖先。
    第十: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千叮万嘱,慎体吾意,尔等勉旃,毋负吾训。


    IP属地:北京2楼2019-09-17 06:17
    收起回复
        钱氏家族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呢?
        钱穆所言:“江浙钱氏同以五代吴越武肃王为始祖,皆通谱。无锡钱氏在惠山有同一宗祠,然余与子泉不同支。年长则成为叔,遇高年则称老长辈。故余称子泉为叔,钟书亦称余为叔。”
        一、家训引领
        钱氏家族盛产名人,在不大的无锡城同时期产生三位国学大师,除了与江南经济富裕、文化发达有关,钱氏家族还有其成功的秘诀。一是世代相传的家训引领。《钱氏家训》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层面,为子孙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
        钱镠是钱氏后人发奋学习的榜样。他出身贫寒,却从小酷爱读书,直到晚年还坚持阅读,并立下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钱氏子孙一直秉承这样的家学渊源。钱镠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家训规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从宋代开始,钱氏家族就形成了族内相互扶携的风气。为了让族中的贫困子弟有书可读,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祭田,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必须作为教育经费。
        这种早期的“教育基金”模式,保证了钱氏子孙无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建在无锡鸿山七房桥的“怀海义庄”就是一个典范,宗旨是“救灾周急、恤孤矜寡、排难解纷、兴学育才”。族内凡是鳏寡孤独者均能领到义庄的钱粮;钱姓子弟不分贫富都能上学;佃农和附近农家子弟学费酌减。钱穆和钱伟长都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千百年来,遗训和《家训》世代相传,更得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力行,成为钱氏家族立族之本,旺族之纲。
        二、崇文倡教
        钱基博、钱钟书的祖上几代都是文人。钱基博的祖父钱维桢,是清朝的廪贡生,曾创办江阴全县义塾,大伯父钱福炜是清朝的举人,选授苏州府长洲县学教谕;二伯父钱熙元是廪贡生,江南乡试副举人,设私塾授课40多年;其父钱福炯20岁中秀才。钱基博四岁起就由其母教识字,五岁便与孪生兄长钱基成一起读书,十岁就会做策论。
        钱钟书更有旷世才学,据说他的名字就与书有关。在他出生的那天,有人送他家一本《常州先哲遗书》,大伯父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即仰望先哲之意;而钱钟书一周岁抓周那天抓的又是一本书,全家都很高兴,于是正式起名钟书。钱氏家族学风绵长,不论是钱基博、钱穆还是钱钟书,都文史兼治,学贯古今,渊博会通,钱基博、钱穆两人均爱自修苦读,凭此弥补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亏欠,确立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国学领域大师的地位。
        在钱钟书故居大门上有钱基博亲撰的一副对联:“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告诉钱家后人,文采要紧追北宋文学家钱易立马千言援笔就成;武略要承继吴越王强弩射潮的气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是钱穆的侄子,也生于无锡,他在回答为什么钱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尽管语带调侃,却道出了钱氏家族读书的动力和成功的秘诀。
        三、“优化组合”
        “优化组合”的婚姻原则。钱氏子孙的婚姻观,相对于家世、财富,更看重配偶的家庭教养和个人素质,“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细数近现代钱氏家族的配偶身份,大多遵循这一原则。如钱穆先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早逝,第二位夫人叫张一贯,知识女性,曾做过苏州北街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她为钱穆生有三子二女,并一手带大。钱钟书,他的夫人杨绛出身名门,父亲杨荫杭辛亥革命志士、美国大学的法学硕士,曾担任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和京师高等检察长。钱伟长的夫人孔祥瑛,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清华大学高材生,曾任清华附中校长,与钱伟长相濡以沫61年,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仍然不离不弃。钱氏子孙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备,正是这样的“优优联姻”,使得钱氏家族的基因不断得到优化。
        三位宗师为无锡留下了不朽的精神坐标,然而近代无锡人开始重视工商业,对文化的兴趣有所减弱,钱钟书故居与百米之遥的实业家薛福成故居形成很大的反差,一是门可罗雀,一是游客如织,偶有几个探访者到钱钟书故居,也以外地的文化人居多。至于钱穆和钱伟长故居,也是几经反复,多次呼吁才得以建成。同时,因地处偏僻,本地人少有参观,倒是每年有诸多台湾游客、台湾媒体、学人,到无锡探访大师遗踪,了解大师生平,感受吴地文化的魅力。


      IP属地:北京3楼2019-09-17 07:00
      回复
        没人看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2-20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