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频繁地发现图书馆的书被做了标注,用铅笔划出重点,圈出关键词,在某些段落前打勾甚至写上简短的总结或感受。。
虽然是用铅笔,但没擦掉就归还仍觉得不太舒服。今天借书时就有两本森见登美彦,一本被做了标注一本干干净净,果断拿了干净的一本(也免了选择困难了)。大家对这样的行为怎么看呢?
对于自己的书我也不太愿意圈画,总觉得有了记号再次阅读时会被吸引过去受到影响,且大多也不会再读了。
不过读了两百多本电子书后,却希望对“干干净净”的电子书留下些自己的痕迹了,整理文件时会把存放书签的文件保留下来,并期待下次(不知多久以后)再看到这些书签时能想起曾经的感受。
也许是只希望书作为连接他人或不同时间里的自己的媒介,并不去影响阅读的独立性吧。
另外,拥有Kindle近一年以来免不了地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电子书,真切地感受到了电子书以及互联网的意义。
虽然是用铅笔,但没擦掉就归还仍觉得不太舒服。今天借书时就有两本森见登美彦,一本被做了标注一本干干净净,果断拿了干净的一本(也免了选择困难了)。大家对这样的行为怎么看呢?
对于自己的书我也不太愿意圈画,总觉得有了记号再次阅读时会被吸引过去受到影响,且大多也不会再读了。
不过读了两百多本电子书后,却希望对“干干净净”的电子书留下些自己的痕迹了,整理文件时会把存放书签的文件保留下来,并期待下次(不知多久以后)再看到这些书签时能想起曾经的感受。
也许是只希望书作为连接他人或不同时间里的自己的媒介,并不去影响阅读的独立性吧。
另外,拥有Kindle近一年以来免不了地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电子书,真切地感受到了电子书以及互联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