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我实习时候,有个资深记者给我说过一个人,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工作和人事上承受了很大的委屈,也没有好友,他写了本书,记者因此认得了他,但据说他不愿多交流,尤其不愿讲往事,忘记了记者怎么说的,大概是说真正的苦处是说不出来的,说了别人也总会错意。
不知道你对丁元英教韩楚风争位和为小丹“写神话”你怎么看,这话不是提问,而是说处理现实的方法手段与背后依据的理解框架的关系,理解见识再跟背后运用的心态的关系。这两次的主意都是靠“文化属性”分析来指导设局或破局,而掌握这种分析方法的丁元英,运用心态最突出一句是,扒拉或拯救灵魂的利润与毒,,,囧品完全不相上下,且不需付心理与法律代价。看到这句话你不惊心吗?但正是这里显示了时代内核,就是精密的成本收益核算和收益最大化原则,对任何领域一视同仁,完全没有禁区,没有顾忌——资本原则。你在从这里理解一下什么叫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柴米油盐现在就是这样的道管着呢。
现实让你很失望,领导直接主张慈不掌兵义不聚财,高尚或好心眼的朋友不因自身品质得益,一切看出效益,看量的贡献,连学校都从升学任务分解到月考排名统统公式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分高低哪,什么行业都是拿饭碗威胁利诱职工,为了饭碗动不动头破血流哪。
那些从德性品质上提高人的东西,大家都知道需要,但就是在量的扩张至上的现实面前碰壁,让有的人抵触有的人痛心有的人苦闷困惑迷茫。
个人的遭遇,不管是不能适应这种而环境被动甚至自动被取代,乃至飞来横祸,都有可能。在生存与个人追求间找平衡,人人在做。义愤和不平则鸣,也是应有之义。
而怪世风不好、怪很多人素质不够不高尚,可能还是没怪到点子上,百姓的柴米油盐,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水平就在这其间,法律是刚性约束,德行这种柔性的,适于律己(可以以此感化示范),不适于律人,柴米油盐世界的原则没有变化之前,你也没法人为拔高大多数人的那条线。
任何有冲突矛盾的东西都是会变化的,个人困惑迷茫如此,天下之道也如此,如果有动机有气力,就求索其间吧,像天道后来说的,烧香的烧香拜佛的拜佛那啥啥(没看,晨风补充吧),各人求的是个自己的觉解,或者说立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