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
第六组:李子恒 冯磊 邓孙锐 马子坤 邹薪鹏 李林涛何博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目的: 为了贯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影响: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桥二铁三路四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桥二铁三路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路是指川藏铁路、青藏铁路和新藏铁路;四厂是指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
一五计划突出特点:
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二、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三、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四、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五、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如今我国正在进行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6年-2020年)简称十三五计划
一五计划 完成成就
1、社会主义改造
2、基本建设
3、工业发展
4、农业生产
5、交通运输
6、民生改善
图1:周恩来图2:陈云图3:武汉长江大桥图4:新藏铁路图5:宝成铁图6:鹰厦铁路图7:川藏铁路图8:青藏铁路








第六组:李子恒 冯磊 邓孙锐 马子坤 邹薪鹏 李林涛何博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目的: 为了贯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影响: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桥二铁三路四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桥二铁三路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路是指川藏铁路、青藏铁路和新藏铁路;四厂是指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
一五计划突出特点:
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二、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三、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四、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五、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如今我国正在进行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6年-2020年)简称十三五计划
一五计划 完成成就
1、社会主义改造
2、基本建设
3、工业发展
4、农业生产
5、交通运输
6、民生改善
图1:周恩来图2:陈云图3:武汉长江大桥图4:新藏铁路图5:宝成铁图6:鹰厦铁路图7:川藏铁路图8:青藏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