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届(07年)没看,刚看了这一届二胡、打击乐、传统组合的半决赛,两个字:惊喜。
1 技巧高难,曲目新潮
技术普遍很好,以前大师级别演奏的作品小孩子都轻松拿下,而现在小孩子演奏的作品老家伙们恐怕还拿不下来。技巧展示环节,几个小家伙二胡演奏《野蜂飞舞》这样的半音阶无穷动弄得好像小菜一碟。
和以往以传统经典曲目为主不同,很多作品闻所未闻,但新颖好听,对演奏技巧要求也很高。中青年组第一名居然将《卡门》一大段改编为二胡独奏,听上去一点都不单调。
2 全是小孩 后生可畏
中青年组平均年龄也就20几岁,可见基本上是80后、90后天下
少年组二胡第一名12(14?)岁,居然将谭盾的《双阙》演奏得有模有样。
有的曲子我都怀疑年纪大些的教师有没有能力做示范,编曲的人只要有演奏的可能性写出来再说,得亏这些小孩啃了下来。估计老艺术家们不管是在台上作评委,还是在家里看电视,心情一定很不平静。时代不同了,孩子们赶上好时候了。
3 传统组合 准原生态
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多以“传统组合”形式出现。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地方文化工作者努力下,作品越来越丰富了,演出形式也考究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青歌赛”中的“原生态”唱法一样,可怜的城里人如闻天籁。
传统、地域、民族的音乐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因为除了世代的积累以外,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也在发展和变化中,有无数人民的参与。
后面的节目尽量都看……
1 技巧高难,曲目新潮
技术普遍很好,以前大师级别演奏的作品小孩子都轻松拿下,而现在小孩子演奏的作品老家伙们恐怕还拿不下来。技巧展示环节,几个小家伙二胡演奏《野蜂飞舞》这样的半音阶无穷动弄得好像小菜一碟。
和以往以传统经典曲目为主不同,很多作品闻所未闻,但新颖好听,对演奏技巧要求也很高。中青年组第一名居然将《卡门》一大段改编为二胡独奏,听上去一点都不单调。
2 全是小孩 后生可畏
中青年组平均年龄也就20几岁,可见基本上是80后、90后天下
少年组二胡第一名12(14?)岁,居然将谭盾的《双阙》演奏得有模有样。
有的曲子我都怀疑年纪大些的教师有没有能力做示范,编曲的人只要有演奏的可能性写出来再说,得亏这些小孩啃了下来。估计老艺术家们不管是在台上作评委,还是在家里看电视,心情一定很不平静。时代不同了,孩子们赶上好时候了。
3 传统组合 准原生态
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多以“传统组合”形式出现。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地方文化工作者努力下,作品越来越丰富了,演出形式也考究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青歌赛”中的“原生态”唱法一样,可怜的城里人如闻天籁。
传统、地域、民族的音乐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因为除了世代的积累以外,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也在发展和变化中,有无数人民的参与。
后面的节目尽量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