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播音艺考吧 关注:20贴子:306
  • 0回复贴,共1

名校考官专访|怎样的声音和表现更吸引考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我们请到一位播音主持的名校考官,他对考场上的声音和表现技巧做了一些分享。
以下是他的分享:
播音主持是一门极其讲究语言艺术的工作,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进行交流。
因此,作为考生,在考场播读过程中,努力对作品进行创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而做好这一点,必须把握和创造出恰当多彩的声音形象,让考官获得美妙的形象感受。播音主持语言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认真分析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感,并通过词语的语音要素以恰当的声音将其表现出来,就可以创造出丰富可感的声音形象,就能够充分调动考官在视听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功能。
文体不同的作品对于有声语言的声音色彩有不同的要求。想要表现好不同的问题,就必须依赖多样的语音表现来展示形象性!
这就必须要求考生对作品认真的分析,之后运用恰当的语音造型去展现语言的风格。
今天我以叙述类型的作品语言形象感的音声创造要求来给考生们讲解一下。
叙述型
叙述型的作品内容主要表现为对具体事例的描述,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主体能够做到绘声绘色,讲得逼真传神,因此,要求语言自然、节奏平实,语音的情感造型与叙述内容的情感基调保持一致。其中要注意的细节是:
1、人物的语言要仿真化;
2、情景的描绘要逼真化。
人物语言的仿真化
主要是指考生在处理作品时尽量模仿人物声音去表现。
不同人人物的语音表现特征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孩子的声音主要表现为活泼可爱,充满稚气;
青年的声音则蓬勃欢快充满朝气;
中年的声音表现为沉稳、醇厚;
老年人的声音饱含沧桑、回味绵长。
这只是大致的描绘,不同年龄阶段里还有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事件里,人物也会有不同的心情。这些都应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
比如:
情感激动的人,话语是比较紧张高昂的;
心情低落悲痛的人,话语是无精打采,语调低沉的;
心情兴奋欢快的人,话语是轻快、随意、高亢的;
性格温和的人,语调是平而慢的。
有的人说话干脆嘹亮,直截了当,这样的语言常常用高而平、中速的语调来表现。
有的人说话含蓄或故作反语,语言往往用低而曲折或慢速来表现。
当然,还有很多,这里只是说了几个典型的,现实生活中语言表现多种多样。我们进行创作时,就必须尽量完整、真实的表现作品内容。
下面看一个例子:
当凌厉的咒骂声在雪山回荡,当山上的指导员痛苦地撕打自己:阳阳,爸爸对不起你啊!为什么,为什么死的不是我?阳阳,你还没来得及叫一声爸爸呀!连长下令:全连鸣枪升旗,为阳阳送行!当催艳看到雪山之上高高飘扬起庄严的五星红旗,她什么也没说,悄悄离开了红旗红旗。(<演讲与口才>2000/10《战刀传到我手中》)
这一段里描述了一位职业军人失去孩子的悲痛感情,为了表现这种悲愤情感,在中年男性应有的沉稳的音色基础上,应根据此时的悲痛心情,将声音嘶哑化,低沉地表现悲痛情感,并适当地加入哭腔,增强现场真实感。
情境描绘的逼真化
为了使作品中的叙述成分更加形象,必须用音色的多样变化逼真的表现情境的各种必要因素,应该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情境的色调描绘与声音的情感造型相一致。
叙事文体中的情景表现有多种色调,如热闹型、冷清型、温馨型等。考生若不能有效的用声音将这种情景色调展现出来,则无法使考官融入到情境氛围中去,也就无法真正打动听众。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塑造声音的情感造型以求与情景的色调相一致。
举例说明:
分别离散是父母难以忍受的。当父母知道我要下海南时,便匆匆赶来我单位,要把我拖住。然而,我还是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在车站站台上,两位老人泪流满面,流淌着父母无限的悲伤,也流淌着父母难言的痛苦。列车在飞驰,我的心在哭泣。我恨不得把心给挖出来,好好的看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孝心!
这一段情景描绘有场景,有心理 。总体的情景基调是无奈与痛苦的。因此,我们在朗读时,要把情景的悲苦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对于各位艺考生来说,作品的解读能力在播读过程中显得尤为的重要,声和情的准确到位是打动艺考考官 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所以,各位考生应该在作品解读上多下功夫,做到在几分钟的考试时间内拿下“考官”的喜欢!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9-25 20: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