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昭吧 关注:9贴子:66
  • 3回复贴,共1

江东老仲父张昭(谋士篇) 王永平

收藏回复

  • 116.1.51.*
提起三国,人们都对“舌战群儒”这一幕耳熟能详。有此一番唇来舌往的精彩论辩,才有了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赤壁之战的发生,从而奠定三国鼎立之势。那些主张与曹操抗衡的人物,凭着罗贯中的一部小说,早已活出历史,成就勋名,家喻户晓。 
    而当时主张议和的,乃是以张昭为首的一班东吴老臣。从来青史留名的,似乎只有大成功者和大失败者。两不沾边如张昭之流,只能在四面高唱大风歌的历史交响中,渐渐被挤出舞台,渐渐被淡忘。 
    千载之后,谁还记得那个“功勋克举,忠謇方直”的江东老仲父? 
   避祸江东 得孙策知遇之恩 
   张昭,徐州彭城人。自少便博通经史,同州的才士陈琳等人“皆称善之”。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过程中,徐州因处于联络东西与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诸多军阀争夺的对象。当时较早控制徐州的是丹阳人陶谦,他为了稳定局势,想起用一些有影响的名士,于是推举张昭为“茂才”,但张昭坚辞,陶谦“以为轻己”,就把他关了起来。 
    张昭为什么不响应陶谦的推举呢?作为儒学名士,张昭肯定看不起陶谦,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他拒绝当官,恐另有原因。主要在于张昭深知北方军阀混战局面已经形成,且愈演愈烈,徐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必将成为军阀屠戮的战场。“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张昭和很多避难避祸的人一起流亡到江东。 
    而此时割据江东的,是势力尚弱又一心想成就大事的孙策。孙策急需流寓江东的北方士大夫的支持,一是改善其政权内部的人员结构,淡化暴虐形象;二是争取文臣谋士的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对于张昭等侨寓人士而言,要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也需要寻找政治方面的依靠,而孙策不失为较好的合作者。这样,以张昭为代表的一批江北文士进入了孙策政权,成为其主要的谋士。 
    孙策以张昭为贤能之人,明确表示重用,并尊以师友之礼。“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而张昭也不辱使命,将孙策的大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当时吴中的人民都称呼他为“仲父”。北方的士大夫写信给孙策常常对张昭的才能大加赞赏,搞得张昭自己都不好意思,“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可以说,张昭在孙策时代还是谨小慎微的。而孙策对此也豁达大度。孙策笑着安慰张昭,过去齐桓公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管仲去办,所以他能称霸天下,今天我用了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我不也和齐桓公一样么?! 
    作为君臣,孙策和张昭的关系可以说达到了最佳境界。但另一方面,张昭辅助孙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形象,毕竟张昭以其名士的身份,与北方士大夫互通信息,从而使孙策政权逐步获得北方士大夫和朝廷的认可。有一个很典型的故事说,当时刘表与孙策通信,信写好后,先请狂士祢衡阅读;祢衡说,这样的信只能给孙策军队中没文化的“帐下儿”看,怎么能见张昭呢?否则不太丢人了吗!弥衡是当时出了名的狂人,对张昭尚且不敢怠慢,可见张昭的才学的确备受推崇。 
   临危受命 扶幼主即位立国 
   正因为张昭有此才学、有此忠心,才有日后英年早逝的孙策临终托孤的举动,而张昭确实没有让孙策失望,纷乱之际一言定鼎,把孙权扶上吴主的宝座。张昭一生的官场际遇,作为江东老仲父的悲喜,以及日后在史册中占有的位置,就此暗定伏笔了。 
    建安五年,正当孙策初定江东,意欲大展宏图时,他因私自出猎,遇刺受伤而亡,这一突发事件给江东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危机。孙策对此是很清楚的,于是任命张昭为首席辅佐,并托孤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对张昭明言,如果孙权无法驾驭局势,张昭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江东无法立足,可以慢慢归顺朝廷。当然,孙策的本意绝不是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目的是在于激励张昭尽心辅助孙权,同时也是向其他僚属表明张昭的特殊地位,以便于其料理政事。从当时的情况看,以孙权的资历与威望,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危局,一切都有赖于张昭。 



1楼2009-08-14 12:14回复
    • 116.1.51.*

        当时的孙权年仅19岁,一边伤心哥哥的早逝,一边又担心自己不能担负重任,只是一味的扶棺而泣。张昭严肃地对他说,这哪是哭泣的时候,如今天下大乱,群盗纷起,正是你建立勋业的时机,哭有什么用!说完亲自扶孙权上马,列队出巡。以张昭当时的声望,他的表态,使当时自文武群臣至江东庶民都“众心知有所归”。 
        张昭一边安抚人心惶惶的流寓文士,一边争取江东本土大族名士的合作,进一步改善孙权集团的人员结构,扩大和巩固统治基础。孙策死前对孙权说,我的使命主要是以武力征服江东,而你必须改变政策。张昭辅政后,大力延揽南北文士,北人如诸葛瑾、步骘、滕胤,吴地名士如陆逊、顾雍等皆相继进入孙吴政权,成就了后来陆机称颂的“江东盖多士矣”的局面,为孙权进一步的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 
        张昭还参与实际军事活动,或出谋划策,或领兵出征,更多的是在孙权出征时,留守岗位“扮演萧何的角色”,以确保孙权无后顾之忧。张昭还主持起草了孙吴政权的典章制度,从而为孙权正式立国提供了条件。作为孙权初期的首席顾命大臣,张昭成为江东政权的主心骨。当时,孙权对张昭“待以师傅之礼”,尊敬有加。 
       勇于直谏 老仲父苍凉谢幕 
       好景不长。孙权统治期间,张昭的政治核心地位仅维持了两三年。建安七年之后,随着孙权地位的巩固,特别是其军政规划与张昭发生分歧,双方关系日益紧张,孙权虽然表面上仍以“师傅之礼”对待张昭,但对他的意见并不看重。而对张昭来说,孙策的知遇之恩是莫齿不忘的,孙策的临终托咐更让他时时在心。在张昭看来,自己始终是孙策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孙权绝无二心的看护者,是为了孙吴政权的利益拼了老命直言敢谏、心里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的顾命老臣。《吴书》上记载他“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 
        有一次,孙权在王宫大宴群臣,喝得酩酊大醉,不觉狂态发作,命人用水浇洒那些东倒西歪的大臣们。孙权一面哈哈大笑,一面对群臣说 :“喝!喝!今天要喝个痛快!定要大家醉得掉进鱼池中,才算了事!”张昭见孙权如此胡闹,开始板起面孔,一言不发;后来干脆起身离席,走出王宫。孙权见了,头脑似乎稍微清醒一点,连忙派人请张昭回宫,并笑着说:“我不过是让大家乐一乐罢了,先生何必发怒呢?”张昭毫不客气地说:“想当年,商纣王造糟丘酒池,为长夜之饮,他也认为是乐事,而没想到是罪过呀!”听了这话,孙权无言以对,面有愧色,立即结束了酒宴。 
        孙权爱好打猎,张昭就指出:将军坐领江东应该驱领群臣,争雄阵前,怎么能够沉迷于与野兽争勇,万一出了事,会让天下耻笑。孙权当时听了收敛一些,过后又犯,而张昭就不计后果屡次进谏。 
        孙权表面上敬贤爱士,但张昭的刚直严厉确实令他无法忍受,“外接待而内不能善”,可以说是当时孙权的最佳写照。孙权与张昭之间终于越走越远,两人分歧也越来越大。 
        最大的分歧出现在赤壁大战前夕。张昭希望孙权接受曹操的收编,归顺汉统,早日结束乱世;但孙权早就不满足于做汉室的顺民了。面对张昭等人的压力,孙权拍案而起,以刀砍桌角说,再言降者如此桌。于是,孙权组织军队,与刘备联合,最终取得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经过这次斗争,张昭基本上失去了对孙权军政事务的参与权力,更不要说是决策权了。 
        赤壁之战成了张昭人生的转折点。孙权称吴王后,取笑张昭说:我当日要是听了你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荣耀,恐怕早已在讨饭了。而张昭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伏地流汗。 
    


    2楼2009-08-14 12:14
    回复
      言简意赅


      IP属地:四川禁言 |4楼2009-08-14 12:16
      回复
        http://article5.17173.com/content/95/2004-6-5/n569_485191.html
        这篇也很好 其中的一些自己的感触是我里挺的


        IP属地:四川禁言 |5楼2009-08-14 1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