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lan吧 关注:95贴子:3,251
  • 7回复贴,共1

【转贴】迁固之良史?记言之奸贼?——谈谈陈寿和他的《三国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 天涯  作者:满坐衣冠胜雪


IP属地:上海1楼2009-08-14 21:27回复
    迁固之良史?记言之奸贼?——谈谈陈寿和他的《三国志》
      《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史学界历来评价颇高,其作者陈寿,被当时的名臣司空张华称为象司马迁、班固一样的良史。但也有一些学者对陈寿很不以为然,例如唐代的大历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曲笔》中就大骂陈寿:“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为何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情况发生呢?今天我就借助有限的史料,带着读者重回魏晋,感受一个真实的陈寿以及一本走下神坛的《三国志》。
    一、陈寿生平和《三国志》成因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公元268年,36岁的陈寿入晋为官,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天下归一,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297年,陈寿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说:“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晋惠帝命令河南尹华澹、洛阳令张泓,派人到陈寿家中抄写其书,藏之宫内。这是《三国志》成为正史的开始。
      裴松之(372—451年),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中书侍郎裴松之为之作补注。为了注释《三国志》,裴松之收集了三国魏晋时期的原始材料多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和《三国志》原文相当,元嘉六年(429年)七月书成奏上。裴注《三国志》,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见的《三国志》(《三国志》另有其他注本)。由于裴注《三国志》的出现,《三国志》作为正史的地位逐渐稳固,其他的一些三国时期的史籍如《魏略》、《英雄记》等就从此逐渐亡失了。
      由以上简略介绍可知,陈寿的写作环境和裴松之实在有天壤之别。陈寿写《三国志》,并无皇命,自然也不会有额外的官俸,审核、校对、摘抄、辨疑等等工作,几乎都得自己完成。而裴松之奉皇命注《三国志》,毫无疑问是有额外的官俸,并且数月即完工(“自就撰集,已垂期月”),肯定是有一个助手班子给予支持的。另外陈寿写《三国志》时司马氏当权,陈寿时刻得小心《三国志》中不要出现对司马氏不利的记载,免得遗祸子孙。而裴松之已经属于隔代修史了,基本上没有任何顾忌。
      之所以在文章开头就提这些,其一是为了告诉读者,陈寿对后代的历史爱好者,纯粹只是个义工,他生前并未因《三国志》而广收名利,死后倒因为《三国志》而毁誉参半。所以当我接着要提到陈寿以及《三国志》的种种不足之处时,我希望读者设身处地地替陈寿着想一下,能够给予足够的宽容。其二也是为了告诉读者,正因为陈寿以及《三国志》有种种不足,所以我们不要有太多的“正史情结”,不要别人一提到《三国志》中某处错误某处漏记,就脖子一扭,说什么“你比正史还牛啊”之类无意义的话。
      我的历史小说《东风破》,对三国历史可以说有许多创见,都是《三国志》所未曾记载的。例如诸葛亮年轻时在南阳做刘表的田官;刘表临死前把江陵秘密让给了刘备;诸葛亮和黄(月英)的一段天各一方的爱情传说;火攻曹军其实是在汉水而不是在长江……如此等等,使我觉得很有必要在附录的考据文章的第一篇,就把一个真实的陈寿以及《三国志》,剖析给大家看。在我眼里,只有史实,没有权威,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如此而已。


    IP属地:上海2楼2009-08-14 21:29
    回复
        这里顺便批评柳虬两句,此公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摊上了宇文泰这个开国雄主,宇文泰志宇恢弘,礼贤下士,柳虬的建议当然立刻被照办了。可惜中国历史上明君历来是稀缺物种,柳虬让史官记事而当朝显言,实在是陷后世史官于危途,如果此公为臣于石虎、符生之下,估计保命不暇,不会造此大言了。试看贞观之时史官记注,连李世民都不让看,可见唐代的史官早已经明白柳虬所言之谬。
        另外裴注所引《魏略》、《英雄记》条文,许多明显比《三国志》更详尽更合理,《三国志》中还有许多小细节例如事(和谐)件的发生时间,人物的地望、字号等常常时记时不记,但裴注所引《魏略》、《英雄记》条文却常常给予了补充,如果《魏略》、《英雄记》是《三国志》的参考书,那么《三国志》中还出现这种情况实在说不过去。
        以《英雄记》为例,《三国志——吕布传》记载“(董)卓死后六旬,(吕)布亦败”,而裴注《英雄记》记载:“(吕)布以四月二十三日杀(董)卓,六月一日败走”,王粲是西京扰乱事(和谐)件的亲历者,他的记载当然可信度最高,如果陈寿参考过《英雄记》,怎么会把四旬都不到的时间误记为“六旬”呢?
        以《魏略》为例,《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而裴注《魏略——姜维传》记载:“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叵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仔细推敲比较《三国志》和《魏略》对此事的不同叙述,陈寿连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小人物的名字都给予记载,为何太守马遵连名字都没有,刺史郭淮连提都未提?如果陈寿当时的参考书里有《魏略》,起码《三国志》那段文字中“天水太守”后面要加上“马遵”吧,再后面的“太守”就可以用“遵”代替


      IP属地:上海4楼2009-08-14 21:32
      回复
        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裴松之在给宋文帝的《上三国志注表》中评价《三国志》“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我觉得这个评价很中肯。“铨叙可观、事多审正”我就不举例说明了,《三国志》能跻身前四史并流传至今,已经足够证明它的价值了,我详细阐述一下《三国志》是如何“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的,免得《三国志》的正史光环过于绚丽,以至于迷乱了爱好者的眼睛。
          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事,经常是只有事件而没有发生时间的,有时间也常常只是或“年”或“月”,极少精确到日。作为国史,我觉得如此记载很不够格,常有人替他辩解说简略精炼正是陈寿的写作特点,我要指出的是,并非陈寿喜欢简略精炼,而经常是他的确不知道而已。
          吕布杀董卓,是汉末的超级大事吧,可陈寿仍然只是把事件发生时间记为“四月”,还记载说“卓死后六旬,布亦败”,似乎精确了些,但对照《英雄记》所载“布以四月二十三日杀卓,六月一日败走”,原来连四旬都没有,陈寿平白无故加上了二十多天。我估计陈寿只是大致知道董卓四月死而吕布六月走而已,所以他掐指一算,大概两个月,于是“六旬”就出来了。
          孙坚作为吴国先祖,一代豪雄,他和刘表相攻,死于襄阳城外,陈寿给出的死亡时间是“初平三年”,而《英雄记》给出的死亡时间是“初平四年正月七日”,谁优谁劣,一目了然。王粲当时正在荆州刘表处,算是事件亲历者,他的记载当然远比陈寿详实准确。(此事之考证,详见拙作《孙坚的死期和死因》)
          孙权母亲吴夫人,《三国志》记载死于“建安七年”,但晋人虞喜《志林》记载“按会稽贡举簿,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阙,无举者,云府君遭忧,此则吴后以十二年薨也。八年九年皆有贡举,斯甚分明”。当时孙权是会稽太守,《志林》给出的证据很有力,所以我没法相信《三国志》对吴夫人死期的记载。
          赵云的死期,《三国志》记载为“建兴七年”,但建兴六年末诸葛亮作《后出师表》中就提到了赵云之死,东吴诸葛恪锐意北伐时提到了叔叔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由此可见《后出师表》并非伪作。那么自然又是陈寿的记载出了问题,我估计是因为赵云建兴六年末在军中病逝,扶丧回成都还要一些时间,所以蜀汉给赵云治丧的时间到了建兴七年初,而陈寿不作详察,把治丧时间当成了病逝时间。(此事之考证,详见拙作《后出师表真伪辨考》)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建安元年……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似乎刘备建安元年就亲自投奔了曹操。但依据《三国志——刘备传》以及裴注《英雄记》,“先主败走归曹公”其实是在“建安三年”,建安元年刘备只是接受过曹操的表封。仔细探查一下关于此事的相关史料,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抢走了徐州大部分地盘,想找个靠山,此时曹操和吕布正是死对头,所以刘备派使者向曹操表示投靠,曹操也表封刘备以示笼络。这事应该表述为“备遣使来降”,但王沈《魏书》夸大其词为“备来奔”,陈寿不察而照抄,结果弄得同一本《三国志》而前后矛盾。有一点读者必须明白,如果不是到了建安三年刘备实在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是不可能亲自投靠曾经的对头曹操而被人捏在手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
          据《昭明文选》所载《曹操与孙权书》,曹操希望孙权“内取子布,外击刘备”,把张昭放到和刘备相当的被曹操切齿痛恨的地步。但我们察看《三国志》中所有关于张昭的记载,丝毫未见张昭和曹操作对的痕迹,只感觉张昭是个临难而惧的“降曹派”,他为何被曹操切齿痛恨等于刘备的原因,已经被陈寿“略”掉了。
          《三国志——张翼传》记载:“(姜)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张)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我原来一直想不明白姜维斥责张翼“为蛇画足”是什么意思,许久之后才想通了,张翼的话是被删减过的,他开头肯定大大地颂扬了一番姜维此战的优异表现,最后才劝姜维见好就收的,所以姜维才会有“为蛇画足”之语,意思是你张翼前面的话都说得很好啊,最后这句可是画蛇添足了。张翼前面那些客套的赞扬话自然该删,但起码要加上一句说明“翼盛赞其功”,然后才开始劝诫姜维吧,否则如此“略”得读者很难理解啊。
        


        IP属地:上海10楼2009-08-14 21:39
        回复
          ===================完======================


          IP属地:上海13楼2009-08-15 00:01
          回复
            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都没正在饿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饭,正在穷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钱,正在旺盛时遇见异性,而且很美的。所以,大话不宜讲得太早,否则,倘有记性,将来想到时会脸红”。
            鲁迅说的这段话挺汗的,呵呵~~~


            IP属地:上海14楼2009-08-15 00:01
            回复
              • 222.132.153.*
              我觉得他是私人品德上不算完美,但对待学术问题是很认真的。
              他为三国志也花了十年,和司马迁一样


              15楼2010-06-23 18:06
              回复
                楼主有好多细节都是用现代的的方式判断的,不够客观。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1-10-18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