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格 1954年-1956年
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6名。全国排球界第一个获研究员职称者提出了“快速反击”新理论,创造包括“单脚背飞”扣球在内的多种单脚起跳打快球和“快抹”等新技术,实验成功“双快错位背飞”、“串平错位夹塞”等新技术,并创造出“多重掩护快攻战术”新理论。
侯维义 1956年
第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6名
钱家祥 1957年
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女排赛第7名。曾任1980年任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创建漳州、郴州排球基地。1983年荣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1985年任亚洲排球联合会竞赛委员会主席,1986年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
何炳堃 1957年
中朝蒙越四国排球联赛亚军
侯维义 1959年-1962年
1959年:六国排球赛第4名;1960年:中朝蒙越四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1年:中蒙越三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2年:第四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9名
阙永伍 1963年-1964年
1963年: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女排赛冠军;首届亚新会亚军
何炳堃 1965年
亚非体育比赛女排赛冠军
马占元 1966年
王素云 1972年
李宗镛 1972年-1974年
1974年: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第3名;第七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14名;后任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
徐杰 1972年
韩云波 1975年
第一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第3名
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6名。全国排球界第一个获研究员职称者提出了“快速反击”新理论,创造包括“单脚背飞”扣球在内的多种单脚起跳打快球和“快抹”等新技术,实验成功“双快错位背飞”、“串平错位夹塞”等新技术,并创造出“多重掩护快攻战术”新理论。
侯维义 1956年
第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6名
钱家祥 1957年
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女排赛第7名。曾任1980年任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创建漳州、郴州排球基地。1983年荣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1985年任亚洲排球联合会竞赛委员会主席,1986年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
何炳堃 1957年
中朝蒙越四国排球联赛亚军
侯维义 1959年-1962年
1959年:六国排球赛第4名;1960年:中朝蒙越四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1年:中蒙越三国排球友谊赛冠军;1962年:第四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9名
阙永伍 1963年-1964年
1963年: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女排赛冠军;首届亚新会亚军
何炳堃 1965年
亚非体育比赛女排赛冠军
马占元 1966年
王素云 1972年
李宗镛 1972年-1974年
1974年: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女排赛第3名;第七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14名;后任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
徐杰 1972年
韩云波 1975年
第一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