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这个词的定义实在是纷乱,而且中西的使用场合又相差很大。楼主目前没有确定的结论,大家来愉快地聊天水分分吧!

「旋宫」的定义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宫」带着跟它组队的「商角徵羽」一齐搬家到别的音高(律)上,比如黄钟宫→林钟宫,其实是黄钟均音阶打包挪高五度(或挪低四度)变为林钟均音阶,「旋宫」=「旋均」。
「转调」按上面文字理解,在中国大范围使用始于清代,是指【古琴定弦的改变】。定弦不等于乐曲之调式,可以说是两个概念。同个琴曲仅使用一套定弦,但经常会使用多种乐曲调式,乐曲中途会发生了西乐概念之转调,而中乐概念之转调则是在调弦时即已完成(或者没发生)。如果定弦与正调无差异,则等于未转调。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是都用正调调弦的仲吕均(5612356)转黄钟均(1245612),那就是所谓的「旋宫不转调」吗?
相应的,要是黄钟均(1245612)转黄钟均(1235612),即正调转慢三弦,那就是「转调不旋宫」喽?



「旋宫」的定义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宫」带着跟它组队的「商角徵羽」一齐搬家到别的音高(律)上,比如黄钟宫→林钟宫,其实是黄钟均音阶打包挪高五度(或挪低四度)变为林钟均音阶,「旋宫」=「旋均」。
「转调」按上面文字理解,在中国大范围使用始于清代,是指【古琴定弦的改变】。定弦不等于乐曲之调式,可以说是两个概念。同个琴曲仅使用一套定弦,但经常会使用多种乐曲调式,乐曲中途会发生了西乐概念之转调,而中乐概念之转调则是在调弦时即已完成(或者没发生)。如果定弦与正调无差异,则等于未转调。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是都用正调调弦的仲吕均(5612356)转黄钟均(1245612),那就是所谓的「旋宫不转调」吗?
相应的,要是黄钟均(1245612)转黄钟均(1235612),即正调转慢三弦,那就是「转调不旋宫」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