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择水居,城临水而建、因水而兴。
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中,水是一个城市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如何解决城市“缺水内涝水脏”的难题?中国给出的答案是——建设“海绵城市”。
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此,“海绵城市”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6年,中央财政共计拿出400亿元,先后补贴两批试点“海绵城市”。如今,首批试点顺利收官,16个城市全部合格,其中萍乡、南宁、池州、遂宁、白城、镇江6个城市评估优秀。纵观三年历程,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内涝缓解了,环境变美了,群众点赞了。
倡导绿色的、低碳的、可持续的城市,摒弃传统的粗放模式,“海绵城市”更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美丽中国”进程中派出的一支“先锋队”,精准探索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净化”快人一步,“积存”收放自如。
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中,水是一个城市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如何解决城市“缺水内涝水脏”的难题?中国给出的答案是——建设“海绵城市”。
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此,“海绵城市”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6年,中央财政共计拿出400亿元,先后补贴两批试点“海绵城市”。如今,首批试点顺利收官,16个城市全部合格,其中萍乡、南宁、池州、遂宁、白城、镇江6个城市评估优秀。纵观三年历程,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内涝缓解了,环境变美了,群众点赞了。
倡导绿色的、低碳的、可持续的城市,摒弃传统的粗放模式,“海绵城市”更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美丽中国”进程中派出的一支“先锋队”,精准探索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净化”快人一步,“积存”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