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者之路吧 关注:11贴子:622

老夫来谈谈过去的纸质媒体和当今互联网平台的各自优势劣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一个曾在出版机构服务工作了十三年的编辑,老夫觉得自己有资格可以评说评说。


IP属地:上海1楼2019-10-22 19:14回复
    不过老夫今天有点喝高了,字打错许多,明天来详细说说,先开个帖子。


    IP属地:上海2楼2019-10-22 19:15
    回复
      可以,老叔,xswl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9-10-22 19:43
      回复
        小板凳搬过来等着学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0-23 09:39
        回复
          强势围观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10-23 09:48
          回复
            1997年也就是咱们中国大纪事年香港回归,这一年老夫等于是毕业了,大半年都在消费报社当实习,
            当时新闻系是有包分配和择优被推荐的,大学毕业前一年等于就是正常上班,不过工资领的只是别人一半。
            我记得我那时实习的工资是800多到九百,正常的工资是1700多,所以一毕业实习结束老夫就去了出版机构正式上班。
            所以说实际上老夫是1998年正式到岗的。那一年也就是第一份工作开始干,杂志社内话题专栏和分类板块的编辑。


            IP属地:上海6楼2019-10-23 11:17
            回复
              奇怪,日本发新钱了,插一波


              IP属地:上海7楼2019-10-23 11:19
              回复
                那个时代一直到00年前十年,基本都属于传统的纸质媒体时代,当然,现在仍有传统的纸质,并且不论社会怎么发展进步,纸质媒体是不可能退出社会的。
                那么先来谈谈纸质媒体时代的优势和弱势,这是相比对当今的网络平台流媒体的。


                IP属地:上海8楼2019-10-23 11:24
                回复
                  出版社就是国营企业,也就是铁饭碗。
                  纸质媒体时代大致是分为几个时期,第一个时代就是传统的国营企业时期。
                  国营机构的宗旨就是严格审计,对出版物的题材、内容、以及牵涉到政治范围的甄别,
                  那个时期人们都普遍喜欢秘闻,像太平天国秘史,两宫太后秘史,蒋介石不为人知的啥,十大元帅的秘闻等等
                  大多发行能挣到钱的,就是这一类的题材书籍,因为大家都爱看,会买回家摆在橱里。
                  而后,到了90年代,传统模式有些松动了,开始出现了私人书商,
                  以我所接触的过去各种客户,有几位是四川那的,还有一位是福建的,这些大书商在那时是很牛的,
                  关系硬,后台足,每年能批到大量书号,发行渠道自己解决,
                  出版社就纯粹买书号躺着挣钱。


                  IP属地:上海9楼2019-10-23 12:02
                  回复
                    所以到了这一时期,书本的题材分类就变得广泛,内容也五花八门,整个社会对书籍的关注焦点也开始转移,
                    随着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东京爱情故事等一大批影视剧的出现,人们开始关注起一个焦点,
                    海外题材。
                    所以,书商一般发书也是紧跟时代,以海外类题材,某人传,共和国对外战争纪实等都很买,
                    那时还出过一套VCD,建国后五大对外战争,书商自己有渠道,他们不仅仅发书,有些还能提供经费和融资来的影视剧组拍电视剧,
                    书商的产生,在蓬勃了出版行业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弊端,
                    那就是过去金贵得很的书号,一下子贬值了,想出书的人找到了便利,他们可以找到书商,自己出钱发书。


                    IP属地:上海10楼2019-10-23 12:08
                    回复
                      整个90年代,差不多就是纪实文体鼎盛时期。
                      而后,来到了新千年,出版方针又变得不同了,这是最后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受两岸三地出版模式影响,出版方渐渐变成了合同制和代理人,
                      小编有时候就是好几个作者的代理经纪人。
                      在那时,有过一套特别火的图画书,相信有经历的人们依旧还记得,那就是几米漫画。

                      向左走向右走


                      IP属地:上海11楼2019-10-23 12:13
                      回复
                        几米漫画的经纪人是个出版界的传奇,也可以说她开创了一个时代,
                        这个年轻的出版经纪当年才大学毕业,由着她一手发行推广几米漫画,并且走出了经营品牌的理念,
                        所以说,这个小姑娘现在是大姐了,是改变了国内传统出版界的一个风向标。
                        所以自从这之后,出版界开始着眼,收罗有实力的作者,专业成为了畅销书作者的代理经纪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与国际接轨了。
                        欧美体系的出版机构,至今依旧是主流,他们的经营模式,就是旗下艺人概念,拥有一批实力绝对强势的顶级作者群。
                        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和兰登书屋是长期合作关系,
                        安吉利弗林,利器,消失的爱人作者,属于纽约时报,
                        斯蒂芬金,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新星出版集团常客,
                        这一组数据足够说明全部。


                        IP属地:上海12楼2019-10-23 12:22
                        回复
                          所以,综上所述,总结纸质媒体的优势就是,
                          对刊发的作品质量有着严格把控,审核机制强调了出版物的针对人群,商业化出现,书籍题材必须是要能挣钱的,作者被签合同甚至委以出版机构虚职,
                          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保障书本能大卖为主,所以尽管书本远不及现在流媒体文字平台那么多,
                          但大多都是精品,一个时期的精品。
                          而她的缺点是,从书商时代开始,私人花钱出书口子松动,带来一些消极态度,那就是出版社也跟风批书号给想出书的人,
                          你想出书,且不管你写得怎样,不管,写成小学生作文也无所谓,
                          出版社就跟你谈,我书号卖你多少钱,你自己去负责印刷,销售与我们无关,
                          那么有钱的私人,可能会花几十万经营自己的书,没钱的也少泽十万十多万出自己的书,
                          因为口子标准开始就贵,所以能真正出书的人并不多。
                          如果按照00年后模式经营下去,那么现在的国内主流可能就会不大一样了,不过,
                          你说老夫是死脑筋也好,看不透也好,
                          老夫还是对纸质出版也就是实体书是报以厚望的,因为这是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主流,
                          只要有创新有理念,她便能传承,走进新时代!!


                          IP属地:上海13楼2019-10-23 12:34
                          回复
                            这个帖子最起码也该是精品贴科普贴,
                            今天搁笔就到这里,下次分析平台时代。


                            IP属地:上海14楼2019-10-23 12:36
                            回复
                              我正在挨个拜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0-25 0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