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其实育碧和玩家的想法南辕北辙。
育碧背后是一瓢投资人和行业分析师,玩家只是纯粹的玩家群体,他们想法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里。
投资者看重流量,在线人数,在线时间等等一瓢网络游戏指标,他们并不在乎游戏好不 好玩,他们在乎的是模式,只要傻瓜够多,这个模式可盈利,那就是🈶️成长性的好公司

。
然而育碧是个大型游戏巨头,它和那些独立的服务型网游有巨大的区别。那些warframe, eve, 星际公民,塔科夫等等这些所依赖的模式能否套用到育碧的3A作品里呢?答案是你可以出这么一个游戏,但你不能将这种模式,变成你的商业模式,这不是你的优势,你巨大的优势不是和它们同质化,就像以前一句网络用语“把智商拉低到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育碧现在想搞网络服务型游戏,但是又要保证财报好看,必须不断的发布新游戏和续作,这是矛盾的,于是一些外观初一看亮眼,但实际一玩,粗糙至极的作品就诞生了,断点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严格来说今年圣歌,全境2,断点,这三者拥有极其相似的共通点。再想想辐射76,可见这是大型3A级别游戏公司共同遭遇的转型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