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吧 关注:48贴子:426
  • 11回复贴,共1

【乱弹】音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哥


1楼2009-08-20 22:07回复
    二十几岁我发现,如果我喜欢一首歌,主要是觉得歌词写得好。光听曲子,很难觉得感动。喜欢的歌听上一两次,高潮部分就能跟着唱出来。喜欢的曲子听了几十年还不会哼哼。
    我很喜欢中国古诗词,根据我缓慢的领悟,终于在成年后明白,所谓词牌名就是限定于一个曲子的。写这个词牌叫做“填词”,也就是为同一支曲子填写内容--怪不得要限定字数。当然还有曲牌名,意义也是差不多,就是一个曲子,等人把歌词套进去。
    有关于京戏的电影看多了,常常听戏中人谈论什么“西皮(嗯),二簧”,有一天也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东西和曲牌差不多,就是一个准定的调子。写京戏的人把已有的几百个调子打乱重排,适当填上词语,就是一出新戏了。所谓山坡羊也可以是讲民间疾苦的,和羊没有关系;菩萨蛮根外国的菩萨绝对扯不上。
    小时候上音乐课,老师谈音乐的时候,极少使用本国古代的例子。他描述的音乐情况,和我们过去的习惯非常不同。比如说,他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就会说贝多芬如何如何地看到了一个瞎姑娘,如何如何地为她即兴弹奏--曲调是首先创作出来的,是人们欣赏的主体。又说起《西风颂》这样的歌曲,首先创作出来的是诗歌,并没有受到任何调子的限制,然后再由人谱曲形成。
    虽然我怀疑风行一时的十四行诗可以卡进某种调子里,方便人们吟唱,但是十四行诗和音乐的关系不算铁杆。
    我常常看见西人和其他土著人群聚在一起,听着音乐欢乐舞蹈。汉人很少如此,除非是学过舞蹈的。不要说远,维族的三岁小童在家里,也很喜欢摆弄腰肢身体。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姨妈姑姐常会拉着他的小手转圈。汉人的孩子即使跳得疯了,家长最多在旁边看着鼓掌。
    但是汉族的孩子几乎都经历了另一个过程。如果他背诵“床前明月光”,连小学毕业的保姆都会在一旁提点念诵,全家人的表情更是兴奋投入--他的节律感和美感,来源于文字。
    每当一个中国人告诉我,他喜欢贝多芬和巴赫,或者甚至喜欢摇滚,我都要觉得惋惜。想劝他不如去朗诵古诗,或者聆听《二泉映月》、《阳关三叠》。如果他肯放下架子,这样做会令他能够更好地发泄情绪。美的体会在传统中扎得很深,音乐也并非真的是世界语言--他吃奶的时候,妈妈唱的是约德尔,你吃奶的时候,妈妈唱的是月光光。
    假如你不能从自己的根源中找到美,硬要攀上别人的根源,最好的办法是重新出生,从吃奶的时候开始淫浸,你所得到的感动才算得上真实可靠、触及灵魂。否则,你永远都是一个门外汉而已。
    等全世界的人都欣欣然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时候,或可在家里整日播放《蓝色的多瑙河》。


    2楼2009-08-20 22:08
    回复
      2025-05-24 05:18:24
      广告
      嘻嘻,先声明一下,这个是07年6月写的,要打的也是打那个时候的瓦,那个时候的瓦已经不存在了,想打也打不着了,哼。


      3楼2009-08-20 22:10
      回复
        三姐,先顶在品哈


        4楼2009-08-20 22:25
        回复
          呵呵,有错别字,马上改正,是先顶再品!!!


          5楼2009-08-20 22:26
          回复
            不管是批评我的偶像 还是批评我 我知道我要去学习唐诗宋词了
            其实我是不会爬 但已经会走了 再你的敦促下 为了走的更顺畅 继续学习爬吧


            IP属地:四川6楼2009-08-20 22:31
            回复

              那我要和秋小心一起学......


              7楼2009-08-20 23:34
              回复
                估计若是有时间机的话,或许这事儿能成。只是不知道需要花多大的气力财力——然后只是为了回去暴锤你一顿?你当我是傻的啊。我宁可对着镜子练空气拳。
                通常我不想去了解西方文化的理由是,我们国家的东西已经够我学习一辈子的了……


                删除|8楼2009-08-21 08:25
                回复
                  2025-05-24 05:12:24
                  广告
                  关于这个问题,惭愧中……


                  IP属地:山西9楼2009-08-21 11:49
                  回复
                    年轻的时候喜欢西方文化,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能品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


                    10楼2009-08-21 13:09
                    回复
                      哇哇 席儿 水木 多久不见了啊 抱抱!
                      三姐 俺跟在大家的队伍后 慢慢学习 (*^__^*) 嘻嘻……


                      11楼2009-08-22 10:58
                      回复
                        回啃小瑞~
                        啃啃啃啃啃啃啃啃啃……
                        就差一步没见着就差一步没见着……
                        含恨而去……


                        删除|12楼2009-08-22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