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景化繁为简
场景尽量简单化,只拍一些真正有趣的东西,去掉不相关的元素,会发觉照片的主题更突出。
2.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利用浅景深效果,从凌乱或复杂的背景中突出主体,不但适用于人像拍摄,在静态对象、风景特写、建筑摄影中也很实用。
3.预留的空间
在拍摄一些会移动的物体时,在其移动的方向留一点空间位置,这样照片会显得比较和谐。
4.不同的相片比例
照片的比例不一定是要3:2或4:3的,试着使用相机内9:16、16:9等不同比例,使你的照片更多元化。
5.主体放置位置
主体放在照片的正中间会使照片显得普通不耐看,好好利用三分法或黄金分割法,把主体放在那4个交叉点上,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好看。
6.颜色对比
应用构图时可以把两种颜色并排对比外,也可以利用包围的方法来表达。
7.对角线运用
对比起水平和垂直方向主要表达出的平稳感觉,对角线非常适合表达动感或是充满能量的效果。
8.丰富相框
一幅照片有很多不相关的事物、或空白位置会导致主角不够突出,尽量把照片丰富起来,利用好变焦或是多走几步让照片更充实丰富。
9.视觉引导线
寻找一条好的“引导线”,引领目光到主体身上。引导线不一定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线,可以是一排路灯、护栏等,总之找到一个角度把这些分开的对象连起来即可。
10.自由实践
构图技巧的理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拍摄时可以大胆一点去尝试,只要能够表达出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些打破常规的构图方法,往往更能加强照片的感染力!
场景尽量简单化,只拍一些真正有趣的东西,去掉不相关的元素,会发觉照片的主题更突出。
2.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利用浅景深效果,从凌乱或复杂的背景中突出主体,不但适用于人像拍摄,在静态对象、风景特写、建筑摄影中也很实用。
3.预留的空间
在拍摄一些会移动的物体时,在其移动的方向留一点空间位置,这样照片会显得比较和谐。
4.不同的相片比例
照片的比例不一定是要3:2或4:3的,试着使用相机内9:16、16:9等不同比例,使你的照片更多元化。
5.主体放置位置
主体放在照片的正中间会使照片显得普通不耐看,好好利用三分法或黄金分割法,把主体放在那4个交叉点上,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好看。
6.颜色对比
应用构图时可以把两种颜色并排对比外,也可以利用包围的方法来表达。
7.对角线运用
对比起水平和垂直方向主要表达出的平稳感觉,对角线非常适合表达动感或是充满能量的效果。
8.丰富相框
一幅照片有很多不相关的事物、或空白位置会导致主角不够突出,尽量把照片丰富起来,利用好变焦或是多走几步让照片更充实丰富。
9.视觉引导线
寻找一条好的“引导线”,引领目光到主体身上。引导线不一定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线,可以是一排路灯、护栏等,总之找到一个角度把这些分开的对象连起来即可。
10.自由实践
构图技巧的理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拍摄时可以大胆一点去尝试,只要能够表达出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些打破常规的构图方法,往往更能加强照片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