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专用灌浆料施工工艺
基础处理 :
·混凝土基面凿毛、清理。
·设备底座下表面(灌浆接触面)应事先用溶剂将锈 皮及油污等清洁干净。
·在灌浆前的4-24h期间,对混凝土基础面施於湿润, 但不得有积水。
灌浆 :
·搅拌量:一般每次一袋(25kg装)。规定用水量为 3.5~4.0kg,即水、料比为14~16%,以满足流动度为标 准。
·程序:在搅拌桶内加入规定量的水,然后将一袋料倒入桶 内搅拌40~60s,搅拌时间从开始投料到搅拌结束一般控制 在60s之内。
·搅拌注意事项:搅拌时,叶片应沿桶周边上下左右缓慢移动,以使桶底和桶壁粘附的料得以充分拌和,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浆料液面之上,以免空气带入。
·浇注时:灌浆料应从一侧注入,必要时采用竹片导流。
设备调整 :
·临时垫板
·顶丝
·千斤顶
养护 :
·灌浆后,24h内不得使设备和灌浆层受振动,碰撞。
·灌浆料终凝时间为2~4h,须在终凝前对灌浆层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湿润的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
·养护温度在15℃以上为宜。
·养护时间一般7天以上。
支横 :
·设备垫板调整后,进行支模,临时垫板,千斤顶等 周围也应支模围护(可采用聚酯泡沫塑料)。
·模板座支设严密,以防漏浆。
拆模及安装调试 :
·拆模可以在浇灌完毕24h后进行,拆模后继续洒水养护。
·拆除临时垫板(或顶丝、千斤顶等)紧固地脚螺栓、复测 水平、标高,然后进入安装调试的正常程序。
水泥灌浆料施工前的表面准备
灌浆施工前表面必须坚固、无灰尘、油、油脂、水泥浮浆、修补物、密封材料、脱模剂、涂料和其它杂质。为保证良好的粘结,须用小凿子使施工面粗糙。在浇灌前必须使浇灌面被水浸透至少4个小时,甚至整个晚上。浇灌前,用干净的布或压缩空气除去所有的游离态的水,特别是洞中的水。在灌浆料固化前必须消除任何振动源(否则会造成离析和泌水)。
支模
在考虑需灌浆基础外形的同时,装模板时必须快速、不停顿,且一次将模板装上。模板高度高于灌浆高度。模板必须有足够强度、防水和密闭。必须保证浇灌口处模板与基础之间的距离为100mm-150mm,相对另一边(灌浆料冒出处)距离为20mm-50mm。在其余边缘也要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若有可能也要使灌浆料冒出)。在灌浆处,使模板向外倾斜45度角,并使其有足够高度来保证灌浆时的落差。从斜面灌注进基础,从而保证在灌注时能尽量少夹带空气。在灌浆时使用冲压法,从而保证灌浆料能利用自重填充满基础。在灌浆料固化前保证灌浆料和这些表面有良好的接触。




基础处理 :
·混凝土基面凿毛、清理。
·设备底座下表面(灌浆接触面)应事先用溶剂将锈 皮及油污等清洁干净。
·在灌浆前的4-24h期间,对混凝土基础面施於湿润, 但不得有积水。
灌浆 :
·搅拌量:一般每次一袋(25kg装)。规定用水量为 3.5~4.0kg,即水、料比为14~16%,以满足流动度为标 准。
·程序:在搅拌桶内加入规定量的水,然后将一袋料倒入桶 内搅拌40~60s,搅拌时间从开始投料到搅拌结束一般控制 在60s之内。
·搅拌注意事项:搅拌时,叶片应沿桶周边上下左右缓慢移动,以使桶底和桶壁粘附的料得以充分拌和,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浆料液面之上,以免空气带入。
·浇注时:灌浆料应从一侧注入,必要时采用竹片导流。
设备调整 :
·临时垫板
·顶丝
·千斤顶
养护 :
·灌浆后,24h内不得使设备和灌浆层受振动,碰撞。
·灌浆料终凝时间为2~4h,须在终凝前对灌浆层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湿润的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
·养护温度在15℃以上为宜。
·养护时间一般7天以上。
支横 :
·设备垫板调整后,进行支模,临时垫板,千斤顶等 周围也应支模围护(可采用聚酯泡沫塑料)。
·模板座支设严密,以防漏浆。
拆模及安装调试 :
·拆模可以在浇灌完毕24h后进行,拆模后继续洒水养护。
·拆除临时垫板(或顶丝、千斤顶等)紧固地脚螺栓、复测 水平、标高,然后进入安装调试的正常程序。
水泥灌浆料施工前的表面准备
灌浆施工前表面必须坚固、无灰尘、油、油脂、水泥浮浆、修补物、密封材料、脱模剂、涂料和其它杂质。为保证良好的粘结,须用小凿子使施工面粗糙。在浇灌前必须使浇灌面被水浸透至少4个小时,甚至整个晚上。浇灌前,用干净的布或压缩空气除去所有的游离态的水,特别是洞中的水。在灌浆料固化前必须消除任何振动源(否则会造成离析和泌水)。
支模
在考虑需灌浆基础外形的同时,装模板时必须快速、不停顿,且一次将模板装上。模板高度高于灌浆高度。模板必须有足够强度、防水和密闭。必须保证浇灌口处模板与基础之间的距离为100mm-150mm,相对另一边(灌浆料冒出处)距离为20mm-50mm。在其余边缘也要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若有可能也要使灌浆料冒出)。在灌浆处,使模板向外倾斜45度角,并使其有足够高度来保证灌浆时的落差。从斜面灌注进基础,从而保证在灌注时能尽量少夹带空气。在灌浆时使用冲压法,从而保证灌浆料能利用自重填充满基础。在灌浆料固化前保证灌浆料和这些表面有良好的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