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人:至今想起刘绍棠依旧悲伤
“啪”的一声,从维熙坚定地按动打火机,点燃了一支烟。他赶紧申辩说,夫人只批准他每天抽三支,这是在每日许可范围之内的。他指着多年前他和刘绍棠合影的照片说,“这是刘绍棠,多好啊,这两个人。”
从维熙清楚记得,1956年春天,全国青年创作会议上,刘绍棠递给他一支烟,从此他与烟结缘,更与刘绍棠结下最深厚的情谊。从维熙和刘绍棠早年都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发文章,都是“荷花淀派”代表人物孙犁的学生,两个少年长期互通书信。两人是在《新民报》副刊的一次集会上首次相见,那一年,从维熙19岁,刘绍棠只有16岁。
至今想到刘绍棠的离世,从维熙依旧满怀悲伤。1997年3月,刘绍棠弥留之际,不能再讲什么话了,却让家人打开抽屉,将剩下的几条烟都让老友带走,权当最后的诀别。“他走了以后,我到他墓地献花泼酒,他的墓曾在运河滩上,那是他最喜欢的地方。”
“啪”的一声,从维熙坚定地按动打火机,点燃了一支烟。他赶紧申辩说,夫人只批准他每天抽三支,这是在每日许可范围之内的。他指着多年前他和刘绍棠合影的照片说,“这是刘绍棠,多好啊,这两个人。”
从维熙清楚记得,1956年春天,全国青年创作会议上,刘绍棠递给他一支烟,从此他与烟结缘,更与刘绍棠结下最深厚的情谊。从维熙和刘绍棠早年都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发文章,都是“荷花淀派”代表人物孙犁的学生,两个少年长期互通书信。两人是在《新民报》副刊的一次集会上首次相见,那一年,从维熙19岁,刘绍棠只有16岁。
至今想到刘绍棠的离世,从维熙依旧满怀悲伤。1997年3月,刘绍棠弥留之际,不能再讲什么话了,却让家人打开抽屉,将剩下的几条烟都让老友带走,权当最后的诀别。“他走了以后,我到他墓地献花泼酒,他的墓曾在运河滩上,那是他最喜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