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吧 关注:1,121,969贴子:1,192,897
  • 14回复贴,共1

【欧老湿】什么思维,让你变得更优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普通人与精英比,到底差了什么?
肯定不是钱,不是长相,
而是思维方式。
1、请在安静环境阅读本文,
2、阅读本文时需沉浸式阅读。


IP属地:广东1楼2019-11-04 15:44回复
    当我把认知边界扩大后,突然发现,翻开古往今来所有史料、新闻等,都可以发现一种精英人士特有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故事思维】。
    姑且称之为【故事思维】吧,但特别怕把大家带偏了——大家不要认为,“故事”二字特属于影视剧编辑、小说家这类人群,只不过由于职业关系,在他们的职业能力中体现得比较集中罢了。


    IP属地:广东2楼2019-11-04 15:53
    回复
      故事思维,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精英人士都特擅长?
      人,是社会性动物。精英人士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人群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要造就这种影响力,就必须具备这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故事思维。
      具体来说,故事思维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功利性思维方式。
      它最大的作用有二:
      1、说服他人;
      2、为了传播。


      IP属地:广东4楼2019-11-04 15:57
      回复
        二、6个栗子
        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看,故事思维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例子1:
        《史记·高祖本纪》上是这样记述汉高祖刘邦的出生的:“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例子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名的逻辑三段论,是这样来表述的: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例子3: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IP属地:广东5楼2019-11-04 15:58
        回复
          例子4:
          希特勒在发动二战前一次演讲的开篇:“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那场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欧洲大陆上最高贵的民族的尊严!你们告诉我,你们是选择像本杰明·马丁一样去做一个自由的斗士,还是一个奴隶?”
          例子5:
          德芙巧克力的标语是“Do you love me”。这个爱意之问来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厨师和一个公主,厨师因受伤而与公主相遇,之后,他为美丽的公主制作了覆盖热巧克力的冰激凌。公主很喜欢,两人也因此互生情愫,但都没有表露过。后来,公主在王室的要求下,要与他国的王子联姻,在离开之前,她准备与厨师作最后的告别。厨师为公主准备了礼物,他又制作了覆盖热巧克力的冰激凌,并在巧克力上刻下了“Do you love me”的缩写“DOVE”来表达爱意。结果,写满爱意的热巧克力融化了,公主与厨师也未能走到一起。


          IP属地:广东6楼2019-11-04 15:58
          回复
            例子6:
            1983年,乔布斯为了说服工程师肯尼恩进一步提升麦金塔计算机的开机速度,说:“如果开机的速度再快10秒,就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你做不做?”随后,他走到白板上计算起来:“我一直在想一件事,将来会有多少人使用麦金塔计算机?一百万?不对,我打赌再过几年,就会有五百万人,每天至少打开一次他们的麦金塔计算机。假设你们可再努力节省十秒的开机时间,十秒乘以五百万个用户,就等于每一天省下五千万秒。一年换算下来,等于三亿多分钟,你知道这有多长吗?那是十个人的一生啊。为了这十条人命,大家再努力减十秒吧!”


            IP属地:广东7楼2019-11-04 15:59
            回复
              以上6个例子,都是故事思维的体现。
              也就是说,帝王、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这些精英人士,他们的大脑里都深埋着故事思维。而故事思维,也帮他们解决着重大问题,决定着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就。


              IP属地:广东8楼2019-11-04 15:59
              回复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第一个平民皇帝(中国17个朝代中,大一统的平民皇帝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二人),在一个重视血统、贵族传承的时代,如何获得法统?
                如果上溯十七八代都找不到出身高贵的好祖宗,那怎么办?还有没有逆天改命的方式?
                有,跟三皇五帝们学“讲故事”。人祖伏羲、五帝之一的帝喾,都是其母踩了巨人的脚印而出生的;商朝的始祖契、秦朝的始祖,都是其母吃了玄鸟蛋而致孕的。而刘邦出生的故事,堂而皇之写进了《史记》里,以太史公司马迁的严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真相信高祖皇帝是蛟龙生的。
                刘邦的故事思维特别棒,其生平中还有“赤帝斩白蛇”以及“对郦生(儒生)前倨后恭”等故事。


                IP属地:广东9楼2019-11-04 16:00
                回复

                  说一下见郦生(郦食其)这件事。刘邦年轻时是游侠出身,对儒生一直都看不上眼,甚至曾发生过拿儒生的帽子当尿壶的事情。刘邦反秦后,带兵路过高阳,召见当地的儒生郦食其。郦食其进去的时候,刘邦正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洗脚。郦食其只是作揖却没有下拜,很有心机地向刘邦发问:“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这种立场问题,刘邦当然不会出错,立即呵斥郦食其道:“你个奴才样的儒生(竖儒)!天下苦秦久已,所以诸侯才陆续起兵反秦,你怎么会说我帮助秦国攻打诸侯?”
                  郦食其施施然回答道:“如果您下定决心要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诛杀无道的秦国,那么不应该如此倨傲地接待长者。”
                  刘邦闻言,立即停止洗脚,并且将衣服穿戴整齐后,才将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位置,并向他郑重道歉。
                  为什么刘邦会对郦生前倨后恭?因为,郦生的话触发了他脑海中的“故事思维”。
                  这个故事思维的主角是他自己(这种心理,可称之为“自我演绎”),其核心有两部分:一是“使命感”涌现(刘邦想要当明君);二是现实需求(他只有营造一个求贤若渴的姿态,才能吸引人才和民众投靠)。


                  IP属地:广东10楼2019-11-04 16:01
                  回复

                    古希腊有许多知名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的思想,也决定了西方自然科学延续至今,2000多年以来的繁荣。他们非常善于用思辨的方式,用故事的思维,来阐述哲学道理。
                    在例子2中,我们实际举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其主要特征是演绎推理。如果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和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正确,那么依据大前提和小前提推论出来的结论(苏格拉底会死)就正确。
                    在这段哲学的表述中,我们同样看到了故事思维,其主要凸显了两个层面:一是逻辑性;二是画面感。


                    IP属地:广东11楼2019-11-04 16:02
                    回复

                      如果翻开我们曾经学过的任何理科书籍,看到每一个公理或定律,如果你仔细看它的描述,就会发现,每一个都运用了故事思维。
                      在例子3中,描写的是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它包含了以下故事性元素:故事主角(任何物体)、场景或状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冲突(外力迫使)、剧情转折(改变运动状态),同时,物体从初始运动状态到变化的运动状态这条“故事线索”是突出的。
                      而且,在看到这条定律时,我们眼前特别有画面感(想必学理科学得不错的同学,都会特别有认同感)。
                      故事思维的作用排第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正是“说服他人”(其二,是为了传播)。对公理和定律的描述,就是用科学的方法、逻辑的形式,“说服”他人。


                      IP属地:广东12楼2019-11-04 16:03
                      回复

                        在人类的“语言艺术”当中,“故事思维”是最重要的核心。
                        在例子4中,希特勒的演讲为什么特别煽动人心?
                        他演讲的目标受众群很清楚(一战之后饱受外国压迫和国内经济危机的德国人民)、目的很明确(煽动民众跟随他,并发动战争)、特别有清晰的逻辑和画面感(战败后被压迫、贫穷、失去尊严)、也特别能激发情绪(仇恨)——他是这样挥着手臂激动地吼道:“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欧洲大陆上最高贵的民族的尊严!你们告诉我,你们是选择像本杰明·马丁一样去做一个自由的斗士,还是一个奴隶?”
                        对于经历了战争失败、经济崩溃、被战胜国压榨、随时在贫穷和死亡边缘徘徊的德国民众来说,这样的“故事思维”演讲,其煽动性必然是非常巨大的。


                        IP属地:广东13楼2019-11-04 16:04
                        回复

                          品牌故事,是一个品牌最核心的部分。因为,它决定了“它是谁”——从而占据用户的心智认知。在互联网时代,有许多善于讲品牌故事的创始人。
                          例子5中举了德芙巧克力的例子。德芙的品牌故事,明显是一个创作性的故事。它将“Do you love me”,缩写为“DOVE”。
                          这种品牌故事的价值在哪里?第一,当人们恋爱或失恋时,德芙巧克力成为传递爱情最好的道具(同时,由于巧克力口味甜蜜的特征,在食用时会加大人们这种爱情甜蜜的心理感受);第二,德芙的故事,更易于人们传播,人们也乐于传播(成为产品之外的附加值,比如当男孩将德芙巧克力给女孩时,一定会告诉她这个品牌背后的故事)。
                          除了德芙巧克力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戴比尔斯公司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香奈儿的“流行易逝,风格永存”……背后都是通过故事思维,塑造了一个符合产品特性、打动目标人群心理、触发用户情绪、有故事线索、有画面感的品牌故事,同时,人们非常乐于传播它。


                          IP属地:广东14楼2019-11-04 16:06
                          回复

                            乔布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虽然已经落幕)。他开创一个新的科技时代(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他创造了一家市值万亿的公司(苹果)。
                            乔布斯备受推崇的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商业观念,比如他提出的“think different”。但是,排除其在产品设计、营销上面的才华,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对团队的管理、交流方式,依然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在例子6中,故事还有前面部分。
                            乔布斯是一个追求产品极致体验的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1983年,苹果推出麦金塔计算机的前夕,所有员工都拼命加班。乔布斯要求产品开发人员:“继续改进,还要更好。”有一天,乔布斯进入工程师肯尼恩的办公室,他指着测试中的麦金塔计算机,说:“开机。”
                            计算机开机,除了必须启动操作系统之外,还得测试存储器,以及完成其他初始作业,因此花了几分钟时间。乔布斯摇摇头说:“不行,速度还是太慢,必须再改进。”
                            这个时候的肯尼恩和他的团队,已经连续几个星期超强度加班了,他们开始带着情绪反抗,肯尼恩苦着脸摇头说:“大家都已经尽力了,现在已经是极限了。”
                            这时,乔布斯知道肯尼恩他们已经听不进道理了,于是他改用故事思维“讲故事”。于是才说出了“如果开机的速度再快10秒,就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你做不做?”随后,他又在白板上进行计算。
                            在他的“故事思维”的叙述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传递给了肯尼恩和他的团队,那就是“再过几年,会有五百万人,每天至少打开一次麦金塔电脑”——这个暗示了肯尼恩和他的团队,他们当前的产品设计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未来将会有五百万人消费它、使用它,那么在这个逻辑下,潜藏着荣耀、利益,以及随之而来的动力,同时,也从逻辑上支撑了乔布斯“一年省下三亿多分钟,那是十个人的一生”这样一个结论。
                            故事还有后面部分,那就是最终麦金塔计算机缩短了开机时间,你知道最终缩短了多少秒吗?十秒?不对,是二十八秒——按照乔布斯的“故事思维”逻辑,那就是二十八条人命。


                            IP属地:广东15楼2019-11-04 16:07
                            回复
                              通过以上6个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故事思维”确实普遍存在于精英的头脑中,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你看,你也认同了,是吧!
                              我在以上的篇幅中同样也运用了故事思维,而很显然,我的故事思维也“说服”了你(故事思维最大的功利作用:说服他人)。


                              IP属地:广东16楼2019-11-04 16: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