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了两次,第二次考只复习了十天,我觉得并不是这十天带来了飞跃,而是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第一次考时,觉得自己复习的还行,但太想一次就考好,结果做每一道题时都很纠结,很紧张,紧张到什么都读不进,虽然在考试中不断想调整心态,但应该是前面的题已经做得不好,最后以650收场。
心态真的很重要,一定要以平常心上考场,抱着考不好就再来一次、即使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也不懊恼的心态,像进行模拟考试那样,才可能尽量保证正常发挥。我在第二次复习时,看到一句话好像是丘吉尔说的,我觉得很有用——“恐惧本身比所恐惧的东西更可怕!”我恐惧什么,恐惧考不好,可是这只可能让我更可能考不好。有段时间,我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读商科,所以最后我对自己说:放轻松,再考一次,如果努力了仍然没有达到目标,那也可能真的是我不适合,我也可以不留遗憾的去寻找其他的目标。结果,第二次的成绩回报了我,虽然也不是很好的分数,但我知足了。
说说具体的复习吧。首先是SC,我觉得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管卫东老师说的“句意是老大”,即使形式在变,只要抓住让对方听起来更好接受更没有歧义来进行选项比较和排除,就能找到做题的感觉;另一个是英语能力,虽然GMAT并不是英语能力测试,但一定的英语能力一定要具备,否则很多时候很难判断出句意哪里有问题了,或者在一些不应该出错的地方出错。曾看到有人建议把一些题的正确选项拿来看、读,培养正确语感,这个方法我没用过,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还行,但英语能力确实不佳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或者,找一些不用太复杂的英文小说来看,培养语感。
CR,结论句很重要,但不是说只读结论句,我是从头到尾读完的。结论句是“支持、反驳、评价”的点,有时选项给出的东西看似有关,但其实并不和结论句有关。一定要抓住文章要作用的点来判断选项的有关/无关。举个例子吧,记得有道题说海豚(或是某种海洋动物)很容易被人类开得很快的船撞死,因此政府要求这些船限速,但船低速时发出的低频声音是这种动物不能忍受的,所以这项规定一样会伤害这种动物,问驳斥。选项中有一个“船低音时会破坏这种动物的赖以生存的植物”,虽然这个选项有船低速,死亡(赖以生存的东西被破坏),但是由于问题的关键点是“船低速时发出的声音”,声音是一个关键点,所以选项需要有相关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把刚才的选项排除掉了。
最后是RC,这个我最做的并不是特别好,我完全跳读时,后面找细节可能会由于紧张找不好,所以我在读的时候仍然是读观点句,但细节会很快过一下,知道大致谈的方向,以便后面找。然后就是,读的时候,脑子里一定形成逻辑关系,不是简单得往脑子里输入,而是按照逻辑关系摆放这些信息,这样做题时会轻松些。
心态真的很重要,一定要以平常心上考场,抱着考不好就再来一次、即使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也不懊恼的心态,像进行模拟考试那样,才可能尽量保证正常发挥。我在第二次复习时,看到一句话好像是丘吉尔说的,我觉得很有用——“恐惧本身比所恐惧的东西更可怕!”我恐惧什么,恐惧考不好,可是这只可能让我更可能考不好。有段时间,我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读商科,所以最后我对自己说:放轻松,再考一次,如果努力了仍然没有达到目标,那也可能真的是我不适合,我也可以不留遗憾的去寻找其他的目标。结果,第二次的成绩回报了我,虽然也不是很好的分数,但我知足了。
说说具体的复习吧。首先是SC,我觉得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管卫东老师说的“句意是老大”,即使形式在变,只要抓住让对方听起来更好接受更没有歧义来进行选项比较和排除,就能找到做题的感觉;另一个是英语能力,虽然GMAT并不是英语能力测试,但一定的英语能力一定要具备,否则很多时候很难判断出句意哪里有问题了,或者在一些不应该出错的地方出错。曾看到有人建议把一些题的正确选项拿来看、读,培养正确语感,这个方法我没用过,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还行,但英语能力确实不佳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或者,找一些不用太复杂的英文小说来看,培养语感。
CR,结论句很重要,但不是说只读结论句,我是从头到尾读完的。结论句是“支持、反驳、评价”的点,有时选项给出的东西看似有关,但其实并不和结论句有关。一定要抓住文章要作用的点来判断选项的有关/无关。举个例子吧,记得有道题说海豚(或是某种海洋动物)很容易被人类开得很快的船撞死,因此政府要求这些船限速,但船低速时发出的低频声音是这种动物不能忍受的,所以这项规定一样会伤害这种动物,问驳斥。选项中有一个“船低音时会破坏这种动物的赖以生存的植物”,虽然这个选项有船低速,死亡(赖以生存的东西被破坏),但是由于问题的关键点是“船低速时发出的声音”,声音是一个关键点,所以选项需要有相关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把刚才的选项排除掉了。
最后是RC,这个我最做的并不是特别好,我完全跳读时,后面找细节可能会由于紧张找不好,所以我在读的时候仍然是读观点句,但细节会很快过一下,知道大致谈的方向,以便后面找。然后就是,读的时候,脑子里一定形成逻辑关系,不是简单得往脑子里输入,而是按照逻辑关系摆放这些信息,这样做题时会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