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的思政课吧 关注:324贴子:931
  • 8回复贴,共1

✔ 青龙第二章作业✔集中楼请各小组统一将作业发到此楼请注明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青龙第二章作业✔集中楼请各小组统一将作业发到此楼
请注明小组【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1-08 11:08回复
    作业五: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组长:符纯军
    组员:唐皓瑞、胡俊、伍志浩、王鹏、李昱辰、刘松
    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
    历史如车轮滚滚向前,“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在思考一下在古代时期的农民阶级起义为什么注定为失败呢?可能有些人会很好奇题目讲的是“农民革命”而现在却说的是农民起义,接下来我会为大家娓娓道来。
    典型的农民
    如《观刈麦》中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劳作形象,心中想着土地、丰收、家庭。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
    历史中的农民起义
    典例:陈胜,吴广,朱元璋,李自成,太平天国等等。
    为什么农民阶级会起义?
    为了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为了生存、宗教冲突、反抗压迫等
    农民阶级为什么会失败?
    中国古代,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所以无论是农民起义或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其主体力量肯定是农民(革命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阶层)
    1、 领导者的缺乏
    在古代阶级固化很严重,一个人的出身、受教育程度、信息来源等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见识、谋略、手段、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农民出身的孩子绝大程度他的社会阶层也是农民。一个目光短浅和狭隘的农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袖吗?
    2、 革命的目的
    农民起义的原因就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需求,希望过上“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最高理想生活。所以农民起义真正的目的是要推翻地主阶级,从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新的地主,而不是反对现有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不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代表(虽然在起义初期往往以农民利益代表者、维护者面貌出现)不可能体现农民对于土地占有和使用权的要求。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是两大矛盾体,如果农民起义真正代表农民阶级利益,体现农民对占有土地、使用土地的要求,推翻了地主阶级,让地主阶级从中国历史舞台消失了,矛盾就没有了,矛盾的一端消失了,那么矛盾的另一端也就消失了,农民自身也就不存在了。
    3、 起义纲领
    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均田免粮” “均贫富,等富贵”表面看起来是体现了农民对于土地及人身关系的向往但实质(1)只是空想和虚幻而已(2)是注定破产的平均主义。况且这只是发起者的口号,召集群众的工具并不会去实现。
    本质:只是改朝换代的工具,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社会秩序重新构建。农民起义实质是官逼民反。
    所以在古代农民起义注定会失败的,他们只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新的地主而已。
    让我们回到现在,农民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为他们也有“农民阶级的通病”。
    1、 文化程度低。
    2、 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
    3、 农民阶级具有一定的软弱性、片面性。
    4、 农民阶级的根本需求是土地所有权,与民主革命的目的不一致。
    5、 农民阶级难以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


    22楼2019-11-17 15:03
    回复
      13组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阶级斗争的理论中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是由地主、商人、小官僚、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的,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无法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
      概念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阶级斗争的理论中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
      产生背景
      制约中国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中被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逐步瓦解。扩大了商品及劳动力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及可能。
      中国社会自身也在酝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主观动力。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正在开展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大量赢利刺激了地主与商人们开展机器生产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条约欠下大量赔款,不得不放松对于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以收取更多税款,偿还所欠债务。
      另外,中日《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对于本民族一些想要发展工商业的实业家也无法更多限制。
      发展起源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地主或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与近代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实业发展。由于没有了封建专制的阻碍,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力列强无暇东顾,加上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地位的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但是后来,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官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外国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资产阶级日渐衰落。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破坏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金融体系的极度混乱,最终葬送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未来,被破坏殆尽。
      1949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剥削剩余价值的一面;又有维护宪法(当时的宪法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爱国统一战线中,为团结社会阶级,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贡献。
      主要特点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至终存在着。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革命性、妥协性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又具有妥协性。
      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
      两面性指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但同时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两面性的影响因素:
      (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极影响。
      (2)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开放程度高,发展较快,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不足
      (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产生的社会背景:
      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性质是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11-17 22:59
      回复
        第六组—题号9:中国共产党为统一战线的建立而作出的努力。
        组长:毛五打
        组员:李刚,**古惹,谢涛,邹蕤韩,聂绍鑫。
        中共中央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1937年2月10日致电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五项要求是:
        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
        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一切准备工作;
        改善人民生活。
        如果国民党能够实现上述五项要求,中国共产党愿意作出如下四项保证:
        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
        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在特区政府区城内,实行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
        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四项保证是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救亡的全局出发,在对红军和根据地保持绝对领导权的前提下,对国民党作出的有原则、有条件的让步,其目的在于取消国内两个政权的对立,以利于组成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地反对日本帝目主义的侵略。
        中共的主张得到了国民党内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人的赞同,他们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与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指出近半年来,中国共产党多次致我党中央委员会书函通电,屡次提议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足证团结御侮已成国人一致之要求,呼吁“应乘此机会恢复总理三大政策,以救党国于危亡,以竟革命之功业。会上,国民党民主派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进行了激烈斗争,最终通过了一个实际接受中国共产党提议的决议案。表示“整个的民族利益将超出一切个人一切团体利益之上”,承认“和平统一为全国共守之信条”,在对日政策上,“如果让步超出了限度,只有出于抗战之一途”。这表明国民党的政策已经由内战转向抗日,由反共转向联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9-11-18 21:08
        回复
          女生组,作业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小组成员:潘冬群、赵佳、嘎玛拉姆、王兴凡、何兵
          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着地主的压迫与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而且有时还很突出。而教材中却不把国内矛盾表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结构来看:在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后期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阶级关系来看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复杂化了。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之外又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矛盾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矛盾。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非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可以这样说: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正是如此,才有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才有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的时期。
          1、早期列强侵略对于中国的打击虽然比较大,但是还没有提出对于国家主权的挑战,只是为了谋取利益.
          2、帝国主义也就是19世纪末期对于中国的侵略严重加剧,由于帝国主义的产生因而需要更多的市场和殖民地,所以必须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剥削,因而成为近代列强掠夺中国的本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9-11-18 21:42
          回复
            作业四: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小组成员:梅雨涵 杨雨航 史有群 罗钰龙 龚红全 魏杰
            民族资产阶级概念: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阶级斗争的理论中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
            产生背景:
            制约中国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中被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逐步瓦解。扩大了商品及劳动力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及可能。
            中国社会自身也在酝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主观动力。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正在开展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大量赢利刺激了地主与商人们开展机器生产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条约欠下大量赔款,不得不放松对于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以收取更多税款,偿还所欠债务。
            另外,中日《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对于本民族一些想要发展工商业的实业家也无法更多限制。
            发展起源: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地主或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与近代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实业发展。由于没有了封建专制的阻碍,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力列强无暇东顾,加上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地位的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但是后来,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官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外国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资产阶级日渐衰落。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破坏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金融体系的极度混乱,最终葬送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未来,被破坏殆尽。
            1949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剥削剩余价值的一面;又有维护宪法(当时的宪法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爱国统一战线中,为团结社会阶级,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贡献。
            主要特点: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至终存在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革命性: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所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2、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帝国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力弱小,所以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发展中国家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资,也被外国的商品贸易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资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至终存在着。
            扩展资料
            1早期企业:
            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部分)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贻来牟机器磨坊
            山东烟台张裕酿酒公司
            2著名实业
            一些著名的实业团体
            中华民国工业建社会
            中华实业团
            3近代人物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著名人物(部分)
            荣宗敬、荣德生(荣氏兄弟)
            张謇
            张弼士
            周学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9-11-25 16:07
            回复
              青龙大汉儿组
              成员:董浩、尹侦、程理航、陈南翔、熊国峰、杨跨龙
              作业:民族资产的两面性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 但同时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因为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发展受到压迫和帝国主义的阻挠 会奋起反抗,因而具有革命性,但是自身力量弱小 无法与帝国主义相抗衡,不得不依附于帝国主义而生存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表现为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
              民族资产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过程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要求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所以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和斗争的一面,因此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因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经济政治力量弱小,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具有妥协性。在民族独立 国家,它掌握国家政权,实行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改革,但又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不能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且由于所属阶级本身具有局限性(资产阶级本身具有压迫工人阶级的特性),而且民族资本家经营的企业原始积累不足,大部分规模小、设备落后,对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具有依赖性,有的资本家同时在农村占有大量土地、兼营封建剥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9-11-25 17:03
              回复
                作业7: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实例
                组员:杨欢,向恒霄,张发浩,田智强,王枭,叶海洋,甘桐宇,李高远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主要举措:土地改革 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达到了最高峰。 四大家族: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民族工商业是民族资本家经营的那部分企业。 中国共产党在对待民族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曾出过偏差,走过弯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 4.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则正是解除这些束缚和停止这些破坏,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能够自由发展那些不是 “操纵国民生计”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保障一切正当的私人财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9-11-26 09:08
                回复
                  楼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2-03-13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