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不算repo的repo》
——一个去年圣诞节前夕的补档
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坐飞机,特别是长途旅行。一连十几二十个小时,时间混乱,空间局促,飞机餐是速食口味,吃完又被服务人员喂了乱七八糟的凉水和零食,终于有些胃疼。
好容易挨到熄灯了,又不困了,看了一部《平凡情人》,感到有点心塞,又看了半部《洛丽塔》,依旧是有些迷迷糊糊。我感到不真实,又或者是因为身在归途上,理性屏蔽了知觉,防止自己因为想太多而感到情怯呢?最近都有些漠然,生活的变化比之前少了,不那么动荡,但是走在寻找期待的路上的时候,心依然是麻木。谈论起来言不由衷又词不达意,唯恐讲到某处忽然尴尬地沉默不语,然后一地鸡毛。
我是在听《乌托邦》听到四十五分钟左右的时候开始彻底不困了的,大概是这样。那时候《水星记》放到,“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忽然觉得应该停一下,先把上一半的repo写掉。情绪的尾巴滑不溜手,总是期望能把握住什么的,哪怕是吉光片羽的感动、不值为外人道的成果,都很好。
前半段睡意在左右屏幕交替的荧光中风雨飘摇,我朦朦胧胧的听到北的烧烤洋芋坨坨,听到春天的鸟鸣和白衬衫的乡村教师,然后有一双平静的眼睛——在背后永远注视。“永远”这个词似乎总是切在表达主义者的深情上,形容爱,形容回忆,好的或不好的,仿佛是在这个副词之外很难再去证明什么,留住什么。沈老师的一万年是“永远”吗,困在镇魂灯中的灵魂也会是“永远”吗?我常觉得这不是个什么好词,因为山河永寂的永远偏是真实得不得了的,最好是有个“辽远的期待”,像朱生豪说的,可以有未来去奔赴,即使是在生命终了的一秒钟有所实现,生命就不算是可惜,甚至可以说是无上的幸福。
我这个人很悲观,不该常去用文字表达感情。所谓的修辞实际上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可以通过修辞去捕捉爱情,也可以一边写一边整理思路,结果通常是对好不容易动情的事物失去滤镜,心跳开始平缓,热忱也变淡。但不合时宜的悸动深埋入连绵千万里的航线,还依稀有暗涌,当看到云上日出的一刻。不知道两位老师每次坐飞机往返城市之间,航程或长或短,他们都会想些什么呢?可能什么都不想,心中各自抱着自信和愿景,只向未来奔去。前程鲜花相继盛开,壮丽不朽纷至沓来,岁月有情且温柔,还带着甜。也不用费心去和无关的人交待那些鸡零狗碎的事,只一心做自己,多好。
说起来,你看过云上的日落吗?
我上次回加拿大时坐到最右靠窗的位置,一觉醒来外面天空一片无际的深蓝,远方有太阳,银色的,亮得像星星。厚厚的云层覆盖地平线,偶尔露出底下海面上的冰山,如同神话里沉睡的巨大的鱼,心中几乎感到神圣。写到这里突然希望你也能看看,即使你看不到,你收到信的时候,信也是看到过的,信里有海水的咸味和凌晨刚开始变成玫瑰金色的海面,由此可以有一些很罗曼蒂克的联想,虽然我都未曾见全。“淡淡地爱着海流山川,全心全意爱另一座冰山”,想起这句歌词,心中默默把震撼和爱划等,并自认为很有道理。
“爱。”
“什么是爱?”
“是你教会了我爱。”
北如是说。
过多的定义都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教会”这个词很有意思,颇有些启蒙的感觉。详细说来,开天辟地宇宙鸿蒙,人之所以为人都有迹可循,漫溯这洪荒历史,从万千头绪里拔出“爱”这个字来,像小美人鱼长出双腿,阿芙罗狄从泡沫中出生,自带着阵痛,前往的是不后退不后悔的云开月明。再细想来觉得这个词还很性感,性感得天真无邪一尘不染,一本正经地教一本正经地学,想龌龊都龌龊不起来。
——一个去年圣诞节前夕的补档
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坐飞机,特别是长途旅行。一连十几二十个小时,时间混乱,空间局促,飞机餐是速食口味,吃完又被服务人员喂了乱七八糟的凉水和零食,终于有些胃疼。
好容易挨到熄灯了,又不困了,看了一部《平凡情人》,感到有点心塞,又看了半部《洛丽塔》,依旧是有些迷迷糊糊。我感到不真实,又或者是因为身在归途上,理性屏蔽了知觉,防止自己因为想太多而感到情怯呢?最近都有些漠然,生活的变化比之前少了,不那么动荡,但是走在寻找期待的路上的时候,心依然是麻木。谈论起来言不由衷又词不达意,唯恐讲到某处忽然尴尬地沉默不语,然后一地鸡毛。
我是在听《乌托邦》听到四十五分钟左右的时候开始彻底不困了的,大概是这样。那时候《水星记》放到,“咫尺远近却无法靠近的那个人”,忽然觉得应该停一下,先把上一半的repo写掉。情绪的尾巴滑不溜手,总是期望能把握住什么的,哪怕是吉光片羽的感动、不值为外人道的成果,都很好。
前半段睡意在左右屏幕交替的荧光中风雨飘摇,我朦朦胧胧的听到北的烧烤洋芋坨坨,听到春天的鸟鸣和白衬衫的乡村教师,然后有一双平静的眼睛——在背后永远注视。“永远”这个词似乎总是切在表达主义者的深情上,形容爱,形容回忆,好的或不好的,仿佛是在这个副词之外很难再去证明什么,留住什么。沈老师的一万年是“永远”吗,困在镇魂灯中的灵魂也会是“永远”吗?我常觉得这不是个什么好词,因为山河永寂的永远偏是真实得不得了的,最好是有个“辽远的期待”,像朱生豪说的,可以有未来去奔赴,即使是在生命终了的一秒钟有所实现,生命就不算是可惜,甚至可以说是无上的幸福。
我这个人很悲观,不该常去用文字表达感情。所谓的修辞实际上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可以通过修辞去捕捉爱情,也可以一边写一边整理思路,结果通常是对好不容易动情的事物失去滤镜,心跳开始平缓,热忱也变淡。但不合时宜的悸动深埋入连绵千万里的航线,还依稀有暗涌,当看到云上日出的一刻。不知道两位老师每次坐飞机往返城市之间,航程或长或短,他们都会想些什么呢?可能什么都不想,心中各自抱着自信和愿景,只向未来奔去。前程鲜花相继盛开,壮丽不朽纷至沓来,岁月有情且温柔,还带着甜。也不用费心去和无关的人交待那些鸡零狗碎的事,只一心做自己,多好。
说起来,你看过云上的日落吗?
我上次回加拿大时坐到最右靠窗的位置,一觉醒来外面天空一片无际的深蓝,远方有太阳,银色的,亮得像星星。厚厚的云层覆盖地平线,偶尔露出底下海面上的冰山,如同神话里沉睡的巨大的鱼,心中几乎感到神圣。写到这里突然希望你也能看看,即使你看不到,你收到信的时候,信也是看到过的,信里有海水的咸味和凌晨刚开始变成玫瑰金色的海面,由此可以有一些很罗曼蒂克的联想,虽然我都未曾见全。“淡淡地爱着海流山川,全心全意爱另一座冰山”,想起这句歌词,心中默默把震撼和爱划等,并自认为很有道理。
“爱。”
“什么是爱?”
“是你教会了我爱。”
北如是说。
过多的定义都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教会”这个词很有意思,颇有些启蒙的感觉。详细说来,开天辟地宇宙鸿蒙,人之所以为人都有迹可循,漫溯这洪荒历史,从万千头绪里拔出“爱”这个字来,像小美人鱼长出双腿,阿芙罗狄从泡沫中出生,自带着阵痛,前往的是不后退不后悔的云开月明。再细想来觉得这个词还很性感,性感得天真无邪一尘不染,一本正经地教一本正经地学,想龌龊都龌龊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