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吧 关注:730贴子:18,867
  • 0回复贴,共1

系列论文: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矛盾中儒家尝试与西方融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Hellmnut Welhelm (卫德明) in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ion.
译者新浪名高中和,百度名all4you3欢迎探讨。已经翻译《Tseng Kuo-fan in Peking曾国藩在北京 1840-1852:他的经世和改革思想_Han-Yin Chen Shen著》、《曾国藩和刘传莹_卫德明(Hellmut Wilhelm)著》、《The background of TsengKuo-Fan's ideology曾国藩思想起源+Hellmut Wilhelm卫德明教授》。虽然是写于几乎一百年前的文章,但是对当下仍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关于西方科技在中国总会遭遇强大的阻力,中国社会中总是存在一种惯性和惰性。再比如朱熹认为集权的社会结构是不可能应用西方的科技、机构、思想,这个观点正确吗?如果能应用,那么能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探索了一百年,仍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关于西方科技在中国总会遭遇强大的阻力,中国社会中总是存在一种惯性和惰性。再比如朱熹认为集权的社会结构是不可能应用西方的科技、机构、思想,这个观点正确吗?如果能应用,那么能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探索了一百年,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请有识者细品此文。


IP属地:四川1楼2019-11-10 16: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