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57,530贴子:73,330,295

回复:我有一事非常不解,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收录教科书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是有的,其中就有我很喜欢的,贺双卿,她写的的词是真的好,只是她身世太可怜了,惋惜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9-11-14 11:26
回复
    古代有文化能做官,就是这波人在写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9-11-14 11:37
    回复
      不知道,我也不想动脑子,氵下


      IP属地:山东67楼2019-11-14 11:38
      回复
        一般人根本不识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9-11-14 11:51
        回复
          现在的人审美观跟古代不一样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9-11-14 12:18
          回复
            古人百姓读书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9-11-14 13:16
            回复
              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9-11-14 13:19
              回复
                古人也是要啖饭的,诗词的整理和出版也是要花钱的,那些没当过当官的文人除开一小波最出名的之外,想让自己的诗词传播开来就是个大麻烦,自然也谈不上留存后世
                现代也一样。


                IP属地:加拿大75楼2019-11-14 13:24
                收起回复
                  你首先要明白一点,古代生产力及其低下,能读书识字的都不是一般家庭,想考科举更是要有家底,不然你到京城的路费都没有,写诗作词是更高层次的追求,没有财力和时间你根本不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9-11-14 13:25
                  收起回复
                    因为你有文化才能考上状元,但现在不收偏科,而且语文和文学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老子想起来就气,我们不是没有艺术家,而是艺术家活不下去,任何这方面的才华和能力都不能谋生。甚至一个艺术家已经完全成型了,都能被破坏精神,因为你的智慧在周围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9-11-14 13:27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9-11-14 14:38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9-11-14 14:39
                        回复
                          有啊,佚名,山外青山楼外楼就是无名氏作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9-11-14 14:48
                          回复
                            第一他们的写作也算政治品望一部分,也算工作一部分;第二他们的工作时间没有现代996这么夸张,更有一些弹性。然后他们本质都是有一些喜好跟一些心里想法寄托在这里,人活着总是要又些东西喜好和精神寄托的....没有这些,算白活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1楼2019-11-14 15: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