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背调吧 关注:291贴子:141
  • 0回复贴,共1

职场中真正需要的是:一个靠谱的员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靠谱的员工,越来越难找?
有一个高赞回答这样说:靠谱而便宜的员工,是不存在的。靠谱这个词,本身就是身价的代表。
深以为然。
过去我们夸一个人用的最多的词,无非是“能力强”、“聪明”、“勤奋”、“自律”、“努力”……不知从何时起,夸一个人“靠谱”,成了最高级的评价。
前几天向一位行业内的前辈请教,我提问: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老师说,一个人被组织提拔,其实不只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信任。这话怎么理解?我应该如何建立信任,让领导觉得我值得培养?
他答:你要做个靠谱的人,不要耍小聪明,不要老想走捷径。很多人的聪明,其实是小聪明,而靠谱,是能让你走得更远的品质。因为聪明的人太多,靠谱的人太少。
这个回答,给了我很大启发。过去我一直以为,一个人只有拥有出色的专业能力,才有机会被提拔。但我忽略了一点,能力固然重要,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而靠谱的态度就是,你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能力边界内的最好,甚至超出预期;你能让人放心把一件事完全交给你,凡事都有反馈;你能给人确定性,合作界面友好,而不是处处给人挖坑。因为对老板来说,当他交代你去做一件事时,他知道的信息越多,知道的信息越及时,他就越放心。如果你能想得更周到,把他想知道的信息提前告诉他,他一定会觉得:这人靠谱。
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巴菲特曾说: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的确,经历的越多,打交道的人越多,越会发现,靠谱,真是职场中一大宝贵品质。第一份工作时发生过的一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
当时我负责公众号每天的推送,除了常规的文章以外,偶尔会有软文广告。有一天,主编让同事小明完善一下课程文案的细节,在推送前把完整的文案给我。
在部门群里看到消息以后,我提醒小明说,别忘了里面的海报二维码也要换哈。然而小明却支支吾吾,没说换,也没说不换,只是表现出了不高兴的态度。我当时也没注意,心里想着,其他同事都会主动更换二维码,交给我一个成品,晓洁应该也会有成品思维。
但那只是我的想法,晓洁在群里@我的时候,没说二维码是否换了,只是说自己做完了。做完,不等于做好。我看了以后很生气,当时就觉得这人不太靠谱。
首先,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可以及时和我沟通,我也可以自己换。其次,对比其他同事,每次都是给我成品,有问题也会及时沟通,不会等到最后一刻要交付的时候,才发现问题还没解决。一个人是否靠谱,对比之下高下立见。
去年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特别有共鸣:职场就是一个坑接一个坑,填不上,你可能就过不去。不靠谱的人,常常在无形间给身边的人挖了坑,而靠谱的人,都有善于填坑的实力。
有时候你会发现,体现一个人是否靠谱的,都是一些很小的细节。这些细节不需要你有多厉害的专业能力,恰恰是你能把小事做好的耐心和细心,能持续给人带来价值感,才会让人放心和你合作,放心给你更多机会。
当你能持续给人留下靠谱的印象,还怕得不到成长,还怕难以积累经验吗?你可能不是部门中最有经验的那个人,但你可以成为最靠谱的人。聪明常见,靠谱难得。如何做个靠谱的人?靠谱的人,一定会走得更快更远。
而靠谱的员工怎么找,背景调查是一个好方法。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判断一个人的将来靠不靠谱,你只能看他的过去,人是连续的,他不会突然变化。
什么是背景调查?背景调查是以雇佣关系为前提,通过合法的调查途径及调查方法,了解待入职人员及在职人员的个人基础信息、教育背景、过往的工作背景、能力及工作表现,形成对被调查人员的综合评价,是企业在用人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流程。
背景调查以雇佣关系为前提,我们遇到的公司信息调查、侦探等则不属于员工背景调查讨论范围。背景调查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在开展背调之前需要候选人知情并得到明确书面授权同意。被调查人员的综合评价,包含客观基础信息如教育背景、不良记录等,以及主观的上级、同事、下属、合作方等证明人的评价。
希望每个HR都能通过背调找到靠谱的那个员工。


1楼2019-11-19 11: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