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海港吧 关注:149贴子:5,774
  • 15回复贴,共1

〔二幕,刑部遣派查案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11-19 15:53回复
    【 二幕 】(涉及人物:石巘,魏观鸷)
    刑部尚书石巘接到奏报,即召刑部侍郎魏观鸷督办,并刑部员外郎魏冉道协查此案,并予魏观鸷便利之权。


    2楼2019-11-19 16:14
    回复
      @赫舍里弈思 @晟敛-


      3楼2019-11-19 16:15
      回复
        【自己从来没想过大宋如此完备的鞠谳分司之下竟然还会出现这等于自己看来甚至可以称得上荒唐的错案,这简直是让在大理寺做了多年推官判丞的自己无法想象的一件事,便是因为太过于荒谬以至于那位兰台的御史寻上自己告知此事时,自己一度怀疑是御史台那位穆台主又想出了什么花招来让自己入毂,若非是后来大理寺的人也寻了过来与自己说了同样的一件事,自己是决计想不到这样的事竟然真的会出现在大宋】
        【沉默的坐在堂上,自己心里头是失望也是无奈的,这事里头唯一的一条性命竟是那个被害了性命的王氏老者,不论是被判的那个曹家子还是王氏的遗子都不曾被害了性命,这是那个扶风郡丞给他自己留下的后路么,自己不知道但也不是自己去苦恼的,门外通报的声音已经想起,长出一口气道】
        进来罢。


        IP属地:福建4楼2019-11-19 21:09
        收起回复
          细雨微风,随人前去见尚书。
          大理寺少卿,刑部尚书,我见他一步步走到这里。
          入内行礼问安,顺道将热茶端给他。
          “石尚书,”察言观色,只是这一套我总学不太会,“茶凉了,换一盏吧。”


          5楼2019-11-20 00:39
          回复
            【神威二年自己从太学踏入官场,匆匆的参加了试法官,从此便在法司里头一坐便坐了二十余载,从大理寺到刑部,不同的是执掌,相同的是始终不曾离了法,自己或许并不适合法司,但既然提了这支笔,就不能不继续刻下去,或许因为都在法司里头,自己总是能遇上很多熟悉的面孔,哪怕这里是刑部衙门,但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端着一杯茶到自己手边的时候,自己看着他,良久方接过了茶】
            我没想到与你再见竟会是这般缘故,坐罢。
            【魏氏四郎,上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是了,盛善元年的那条大街上,他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不是为了阻拦,而是为了同行,自己庆幸自己那时劝住了他,但自己不知,盛善十年的他可还是当年的那个他,自己不知他尚了宴姐儿的女儿是不是官家别有的用意,但不论如何,他也是皇家的驸马了,只是宴姐儿的女儿,喝了半盏茶方道】
            你上月方大婚,正是新婚燕尔,若非不得已,我确不愿让你离京,子钰,你可知此番为何让你来?


            IP属地:福建6楼2019-11-20 23:10
            收起回复
              从失望之冬到希望之春,从午夜到清晨,是熬煎着过来的。
              自我的破碎和重建,有人的成长是鲜花和掌声,是和风伴着细雨,他们是神灵眷顾的孩子,他们是在鼓励和宽慰,是在师长尊亲的护佑引导下,披着华美的袍裳走向未来的。但在昏暗的角落里,还有一些不甘示弱的倔强在野蛮生长着,他们被抛弃,被放弃,被忽视,被薄待,被遗忘。或许他们也曾尝过蜜糖的滋味,然而就那一点点甜,就那么一瞬间。
              足够他们铭记一生。
              求而不得的,往往更令人渴望。
              只是人一旦有了想要的东西,就容易变得贪恋。
              穷者求富,富者望贵,贵者无厌。
              “是州府上的事情?”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年该听的不该听的,我都听了许多,何况是正经事情,一点不知道也说不通,“听说事关旧案,再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了。”
              茶盏交托给他,我问,“是很棘手的案子吗?”
              带点笑意,我想我应该明白他的意思,又说,
              “合意殿下会理解的,我必然会尽快处理好回来。”
              是玩笑,也是承诺,
              “我还答应给她摘星揽月呢。”
              会平安。
              会长久。


              7楼2019-11-22 00:05
              回复
                【这事会很复杂么,至少在自己看来并不算十分的复杂,但这件事会很顺利么,在盛善八年之前自己会这么认为,大宋养士百年,养的士大夫们早就忘了什么叫做斧钺加身而面不改色,即便是自己当初被那二厮扭着上到那座险些要了自己命的戏台时,又何尝不是失了往日的风仪,故而当这样的事落到了刑部头上时,自己是不愿让人步入险境的,可不论是自己还是眼前的青年都没有选择,从穿上了这身衣冠那日开始,自己与他的命有时就不只是属于自己或者家族了】
                【他云淡风轻的笑着与自己说着玩笑话,似乎对于去下面走这一趟并不是去勘污破秽,而只是寻常的出游一般,他的心态的确比当年成熟了许多,故而自己亦是轻笑了一声】
                案子从来没有棘手的,棘手只因你的心罢了。
                【在法司这么多年自己看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想在世上安安稳稳的活着其实并不难,想平平静静的做官其实也不难,自己能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一待便是十年便可见,做个太平官当真不是什么难事,但夜半回想本心之时,可会心痛,是以端起茶】
                给你派个副手罢,你可有人选?


                IP属地:福建8楼2019-11-22 23:26
                回复
                  “是啊,若案子只是案子,处理问题也只讲究方法。”
                  遑论情义天道。
                  痛苦的人或许会少许多。
                  一定会少许多。
                  “有道是举贤不避亲仇,子珏今日举亲也不避嫌了,”茶香提神,凝神看着他,不知道他会如何想我——想这个当年的在他面前问询求教玉瓦的郎君,是不是终究变了,笑了笑,话说的坦诚真挚,“家中子侄也入了刑部,我想着让他去历练历练,永远待在学堂里的学子,永远待在家族护佑下的孩子,是成长不了的。”
                  将所有的考量,将其中包含的私心,全部铺摊开来摆在他的面前。
                  抉择在他,而要不要剖析说给他听自己的心思,在我。
                  不够真诚是危险的,而太真诚,却有人说那是致命的。
                  “给您拟个单子吧,您好择选人一些。”
                  六部表面上一滩静水,底下汹涌的暗潮却从未平息过。只是还没人将它翻到明面上来,或者说,有人还没敲定主意。石半朝,现在又何止半朝的风光。
                  但这都不重要。
                  立场和利益,我都要。
                  “没有大变动,名单上的人手,大概都是好用的。”
                  “您细细看看吧,也算是子珏作为后生送您的临别礼物了。”


                  9楼2019-11-23 01:12
                  回复
                    【人总是在时间的洗礼下慢慢的成长,而后在这之中慢慢的看清自己的心,却又不得不在种种的考量之下,种种计较之下,将自己那颗好不容易看清的心再重新塞回到躯壳中的最深处,然后用种种的无奈,种种的妥协将它深深埋葬,最后人总是会活成时间所赋予的模样,至于这个模样是不是曾经的自己所期望的,或者是被人所期望的,大概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答案,就比如自己,就比如眼前的这个青年】
                    【他很坦然的告诉自己,他想要提携他的子侄,这是每个世家子弟都无法避免的一件事,自己若是没有四兄在前头顶着,大概也逃不脱,故而他将名单交给自己的时候自己看了他一眼,刑部的大司寇只能有一位,自己来了,那么他不出意料,若是升职便会去旁的衙门,故而这临别倒也并不算是错,是以收下名单】
                    投桃报李,你既给了我这份礼,那这副手,就让你那侄儿随你去罢。


                    IP属地:福建10楼2019-11-23 23:35
                    收起回复
                      在山雨欲来之时相识,在风雨飘摇时重逢,而后会散场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我们要的是什么?
                      是天道吗?是名利吗?是场风华雪月,还是捧茶米油盐?
                      其实什么都想要,希望的不再是那面前满满,而手上空空——是所想,即所得;所得,即所愿。踏入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无人可以活着离开,但都可以在毁灭前盘算自己到底掠夺了多少。任何物质其实从未属于过任何人,没有什么是属于谁的。
                      除非它们随其而生,随其而灭,永不复有。
                      然而可能吗?
                      “多谢您了,”行礼与他。他既已来,我升迁之日便是离去之时,势必要走,只是早晚的问题,至于后生如何,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总习惯说一己之力毕竟微薄,但是回想起文卿先生,今而众皆称之为石相,他看起来是如何的单薄瘦削,与其大相径庭的,是他承天立地的气力精神,似如泰山巍峨屹立,与形态无关。似乎有许久没去拜会过先生了,礼去,抬眼看尚书,一笑,“归来再请您一起用茶。”


                      11楼2019-11-24 22:18
                      回复
                        【所谓言尽,有时并非当真无话可说,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便有了默契,眼一动,手一抬,便知对方心中想的是什么,庙堂中的同僚们也是如此,所以所谓言尽,在衙署之间更多的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罢了,他知我意,我知他心,轻轻巧巧的一杯茶之间,有些事便已经交代清明,自己不知道当初劝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自己在毁了他,那时自己也曾有过担心,但如今看来,他与自己一般,终究还是被身上的姓氏所框束,但至少在这一瞬,在这一刻,自己是可以信他的】
                        【因此他的这一杯茶,自己可以喝,也喝的下,他的谢自己领了,日后的回馈便是他的那个侄儿,暘哥儿入了大理寺后自己越发理解他的心情,所以领了,彼此皆得一个安心,而对于他的邀请,微微弯了眉眼】
                        好。


                        IP属地:福建12楼2019-11-26 22:33
                        回复
                          他说一个好,我了却一桩心事。
                          记得有人说欢喜的温柔敦厚的人,但其实往往喜欢的并不是那温柔本身——有披着羊皮的狼,但终究不是羊,温柔是可以伪装出来的,真正值得欢喜的,是那一份对人对事的耐心真诚。
                          或者是说,是无论那人如何,但对特定之人,有的那一份耐心真诚。
                          难能可贵,可遇而不可求的就是那样一份真挚。
                          不热烈却真实的。
                          该回了。


                          13楼2019-11-30 2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