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吧 关注:3,458贴子:38,921
  • 8回复贴,共1

【读后感】《另眼看艺术》:当小说家写起艺术评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1-19 19:58回复
    谈到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普通读者和尖刻的评论家首先会想到的一个词是:聪明。这不仅仅指巴恩斯总能带给人新鲜的感觉(特别是在小说内容趋向同质化的今天),而且还在于巴恩斯似乎总能找到最贴切的叙述方式,更不用提语言的精炼和美感,以及层出不穷的金句。从《福楼拜的鹦鹉》到《英格兰,英格兰》,再到《终结的感觉》,直至《时间的噪音》,巴恩斯拒绝自我重复。不过,当巴恩斯写起了艺术评论,比如《另眼看艺术》,又会如何?


    IP属地:江苏2楼2019-11-19 20:03
    回复
      乍看之下,巴恩斯似乎突然之间越界了,冒险闯入了艺术评论家的世界,但其实并非如此。早在长篇小说《10 1/2章世界史》中,巴恩斯便显露出艺术评论家的风采,他当时讨论的是画家席里柯如何将一场现实生活中的灾难(准确说来是海难)变成了艺术,并由此追问艺术的可能与界限。此外,十几年里巴恩斯还在《泰晤士文学副刊》《伦敦书评》《现代画家》等报刊上发表相关艺术评论,最终集结成了这本不俗的《另眼看艺术》(Keeping an Eye Open)。


      IP属地:江苏3楼2019-11-19 20:03
      回复
        尽管没有接受科班的训练,但从是《另眼看艺术》中的论述可以看出,巴恩斯的确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方面,他注意到了贯穿美术史的一大矛盾主要存在于线条和色彩之间,这个线索可以有效地解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他强调,比起追问画家实际上想要表达的内容,发掘画家试图掩盖的(可能只是一层薄纱),或不刻意突出的内容可能更有价值,而这需要文本细读般的谨慎和耐心,巴恩斯显然都具备。


        IP属地:江苏4楼2019-11-19 20:03
        回复
          巴恩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比如,在评论《梅杜萨之筏》时,他问起,遭遇海难的船只上的船员为何身体强健,而非奄奄一息,但我们又为何默认之?讨论库尔贝的《会面》时,他从画家和赞助人各自的神态、动作发现了这种艺术赞助关系的现代化,或者说是“今非昔比”。而在面对塞尚的静物画时,他从中看出了流动,果子也会“醉醺醺的”。至于埃德加·德加笔下“别过脸去”的女性,巴恩斯认为这些画重新定义了何为肖像画。


          IP属地:江苏5楼2019-11-19 20:04
          回复
            有不少人发自内心地认为,在我们面对一幅好画时,沉默就是最好的表达,或者是最简单的“真棒啊”。尽管如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恐怕还是需要言说,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但是,艺术评论如何开始呢?我们是立刻分析构图、线条、色彩、叙事(如果有的话)——就像文学研究中的英美“新批评”流派,还是说先借助二手文献,补充我们对画家的前理解?


            IP属地:江苏6楼2019-11-19 20:04
            回复
              这不能不提到一种典型的艺术评论范式——传记式批评。如果我们不知晓一位画家的生平,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谈论他的画?这种看法(中国古代叫知人论世)并没有消散,特别地,弗洛伊德开启的精神分析流派让我们对画家的生平愈发关注,尤其是他们的性经历。巴恩斯坦言,传记可以“矫正我们以前对它们(指画作,笔者按)的解读”,但是比传记更可靠的,恐怕还是时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艺术很容易挣脱艺术家生平的束缚”,并实现自己的不朽,打动一代又一代观者,让他们或流泪,或大笑,或浑身战栗。


              IP属地:江苏7楼2019-11-19 20:04
              回复
                @林小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1-20 09:14
                回复
                  巴恩斯坦言,传记可以“矫正我们以前对它们(指画作,笔者按)的解读”,但是比传记更可靠的,恐怕还是时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艺术很容易挣脱艺术家生平的束缚”,并实现自己的不朽,打动一代又一代观者,让他们或流泪,或大笑,或浑身战栗。
                  ——说的很对! 谢谢分享阅读感悟!帖子已加精,欢迎挑选赠书~


                  IP属地:江苏9楼2019-11-20 1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