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吧 关注:194,890贴子:2,174,380

康复分享:强迫症治疗之认清主观与客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包括曾经我自己在内的很多深陷强迫症的朋友,常常有一个问题很是困惑,为什么一个东西明明重复检查了好几次,反复回忆了好几遍,就是没有确定的感觉?亲手开了又关好几次的门,到底有没有关好呢?检查了又检查的背包,到底有没有丢失东西呢?过去的时间点,我到底有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了不雅的事情?刚才从身边走过的狗,到底有没有咬我?如此种种之凌乱,我们曾经心底笃定的,怎么就变没底了呢?为什么没有了确定感?是什么让你丧失了判断力?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惑。问题出就出在,此时此刻的你,早已不是在经历和体验你所做的事情本身,而是在关注你的“感觉”,关注点不在事情上,而在“感觉”上,那这一切也就变得不足为怪了。


IP属地:福建1楼2019-11-20 18:53回复
    对的,关注点不在事情上,而是在担心焦虑不安的情绪上了。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1-20 18:58
    回复
      越确认越确认不了,心里难受不安。楼主该怎么做?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11-20 19:01
      收起回复
        一、标准和确定感都是主观的
        当你把标准和确定感,寄托在你的“感觉”上面的时候,一切就变得很不靠谱了,因为感觉完全是主观的。我相信大家都过这样的感受,当你状态好,精神好的时候,你只要稍微检查、回忆一下,或者简单重复一下强迫行为,很快就有了确定感,就可以不纠结了。但是当你精神状态很不好的时候,比如工作学习了一天,精神涣散,或者生活压力大的时候,你往往是反复的检查、回忆、分析,歇斯底里地消耗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但就是始终没有确定感,纠结、懊恼、恐惧、撕扯,各种复杂的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没完没了,越陷越深。
        所以,标准和确定感,是很主观的,你的标准仅仅是你的一厢情愿,追求的确定感,也不过是取决于你的状态,都是虚幻的。


        IP属地:福建4楼2019-11-21 22:18
        收起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1-22 11:54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11-22 12:08
            回复
              有的人关水龙头时,执着于找到“最佳的”点位,为了旋转到这个“标准点”,要反复地开了有关,关了又开。但旋到哪里是最佳点?每一次关的时候都是关到同个“最佳点”吗?事实上并不是,而是取决于状态和感觉。你认为的“最佳点”,和别人随手一关处在同个点位吗?也不是!但大家也用得好好的,没有什么问题。可见所谓的“最佳点”完全是个人色彩的,并不科学,不客观,毫无意义。
              同样的还比如,有洁癖的人,洗手要洗几次,默念多少数才是“标准的”,洗衣服、洗澡的时候,要先洗哪里,洗几遍,什么流程最可靠,也不过都是自己杜撰出来的,并不客观,完全是你个人的主观设定。


              IP属地:福建7楼2019-11-24 13:24
              回复
                二、回归客观性是疗愈的基石
                让上述的主观设定回归客观性,是疗愈的基石。认知疗法强调用全局、客观的视角看待问题,让认知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与森田疗法强调的“事实为真”是一致的。分清主客观,有利于看清自己认知的狭隘,认清这一切不过是自己自导自演的一场经不起推敲的假戏,在症状来临的时候,及时看清真相,认知剥离,从而不给症状注入能量,为及时摆脱症状,减轻阻力。


                IP属地:福建8楼2019-11-24 13:27
                回复
                  曾经有一个迫友,一直很害怕丢东西。走在路上,经常要花大把的时间,检查有没有丢了什么东西。当我问他,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害怕丢东西,到底怕丢什么?除了身上的贵重物品之外,有什么是不能丢的?即便是贵重物品,丢了又有什么可怕?也并不是就万劫不复了,后续还有很多补救措施的不是吗?


                  IP属地:福建12楼2019-11-24 23:41
                  回复


                    IP属地:福建16楼2019-11-24 23:47
                    回复
                      再进一步想想,你所担心害怕的东西,这么多年过去,有发生过吗?问题有解决过吗?事实上并没有,不确定的东西始终还是不确定,只不过关注别的东西后被淡忘罢了。你“被迫”带着这种不确定,过了这么多年,也一样好好的。事实上,普通人不去检查和确认都没事,你反复检查确认了那么多遍,就更不可能有事了。
                      可见,大家已经习惯了被害怕牵着鼻子走,为了应对内心的恐惧,拼尽全力垂死挣扎,却没有去查看和反思客观事实是怎么样的,也许你习惯性地以为,“因为我很害怕,所以一定很危险”。但害怕终究是主观的,你得学会一探究竟。否则,自己欺骗了自己,累倒在虚幻的搏斗,岂不冤枉和遗憾?


                      IP属地:福建17楼2019-11-25 09:17
                      回复
                        三、认知是所有可作为的边界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子贡问时》的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来请教孔子的弟子子贡,一年有多少季?子贡回答说一年有四季,但对方却坚持认为一年只有三季,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吵得不可开交。争吵声吵到了在房里的孔子,孔子走了出来,双方都请孔子来评评理,孔子先是不回答,仔细打量了来求教的人,然后肯定地说到,一年确实只有三季。子贡诧异不已,很是不解,一年明明就有四季啊。原来,等到求教的人走了以后,孔子解释说,你看刚才那个人的装扮,一身的绿衣裳,分明就是田间的蚱蜢,蚱蜢春天的时候出生,秋天的时候死去,在他的认知范围里,一年就是只有三季,你就算跟他争辩个三天三夜,也说服不了他呀!


                        IP属地:福建18楼2019-11-26 15:41
                        回复
                          求教之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的认知与客观并不相符。可见,一个人的所有的可作为(思维和行为),都超越不了他的认知,或者说见识的边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看待和理解一个问题,不符合客观,也很荒谬,但却很固执。我们的迫友,也有不少陷入这样的误区。有的人来加我微信,找我探讨康复方法经验,我当然也是知无不言,不吝分享。但有的时候,也难免陷入类似《子贡问时》的尴尬,那就是他一直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却坚定的觉得自己没错,导致长期一直陷在自己的症状里面出不来,但却依然固执己见。


                          IP属地:福建19楼2019-11-26 15:42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11-26 16:19
                            回复
                              所以,如果认知的范围很狭隘,思维也就不可能开阔,更做不到客观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开拓认知边界的直接途径是实践,不断地在实践中思考领会。捷径则是看书或者与人交流,听听别人怎么理解,再通过实践去内化和认同。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秉承一颗开放、求真的心,去不断地开拓认知边界,去观察、思考和洞察真相,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客观全面,活得更加真实,自然也就更加豁达和幸福。
                              求真之路漫长而有滋味,愿与志同道合的你一起上路!


                              IP属地:福建21楼2019-11-27 0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