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半从家里坐电梯准备去上班,到十楼的时候一般都会碰见1001户正在上小学的姑娘,有时候是她妈妈送,大部分是一个人去。今天电梯还未开门的时候就听见一阵嚷嚷,是女人很尖厉的声音,我高度紧张等着电梯开门,只见是小姑娘的妈妈推搡着孩子,一说厉声说到:你爱穿不穿,你自己走吧。
然后进了电梯狂按关门键,孩子悻悻的往家门口方向走回去了,估计是没穿外套或者校服吧。这个妈妈我第一次见的时候就心生畏惧,梳得油光的头发,穿着好似超市卖场的一个工作服,尖尖的眼尾挂着金边的镜框,是那种甚至在超市我都不敢上前询问的大姐。
每次跟小姑娘一块乘电梯,到了十楼打开电梯门的瞬间,我都先见到孩子耷拉着的脑袋,然后是与年纪不符的驼背,上面压着重重的书包。

有时候我会跟她一块走一段路,问问几点睡觉,写作业到几点之类的,因为不太能想象这个孩子在没有她妈的情况下是什么状态,聊过之后我发觉孩子还是挺正常的,说话细声细气,就是太会看人脸色了,回答之前总要先看我的表情,我尽可能的放松表情让她有安全感,主要也是看着孩子有些压抑,毕竟睡了一夜,大部分孩子都是精神饱满的样子去上学,这个姑娘每天都被她妈的情绪折磨的筋疲力尽。
还有前段时间的“高铁盒饭”事件。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一个10岁的孩子,惦记着爸爸妈妈没有吃饭,买了3份盒饭,还精心搭配了不同的菜式,心情雀跃:“这样我们就可以尝到不同的菜了。”
不想却遭到了妈妈的指责,爸爸的冷漠对待。理由是:“盒饭太贵,你为什么要买3份?买了我也不吃。”最终,盒饭被退掉两份。
这对父母自以为做得正确,却不想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这样的例子比较极端,但不可无视的是,我们中国的家庭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我们常说孩子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家长亲手造成的,却察觉不到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最后要么活在痛苦里,要么与家庭分道扬镳,心理上的问题却依然解决不了。
心理上不好解决,身体方面家长们有时候也是油盐不进的。
比如说戴眼镜,戴眼镜是缺陷吗?需要戴眼镜,可以认为这个眼睛是有屈光问题,或者屈光疾病,但是,缺陷?
不存在的。

我妈认为戴眼镜就是缺陷。我试图理解老一辈对“裸眼视力”的执念:在他们那个年代,户外活动多,学习压力也没那么重,戴眼镜的人确实少。我妈年轻的时候,估计也被人嘲笑、觉得自己是异类,所以对我近视这件事情那么紧张。
近视,我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愿意承认也好,不愿意承认也好,人类对近距离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我们总体往近视方向进化。虽然进化不一定是往好的方向,但是多数人都做不到逆进化而行。
已有大把的研究表明,越晚出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近视越多。
时代在变化,每个人的知识和观念却不一定在改变。
中国的小孩学业压力大是举世闻名。有几位家长愿意,并且能做到,让孩子出去玩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多的?

做不到可以理解,但是因为近视打骂孩子,不坦然接受,不自省找原因,还不给孩子配眼镜,你们说孩子冤不冤?
需要预防的是近视引起的眼底病变
近视当然不是没有危害的。之所以强调要预防和控制近视,主要是为了预防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
所以,我们在坦然看待近视的同时,也要在近视之前或近视早期就采取防控措施。
如果已经出现假性近视,及早去专业的视光机构进行训练,防治发展成真性近视。
您可以愤怒,可以否认,可以认同,可以后悔,也可以无助。
不管你承不承认,
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决定在家长的手上。

然后进了电梯狂按关门键,孩子悻悻的往家门口方向走回去了,估计是没穿外套或者校服吧。这个妈妈我第一次见的时候就心生畏惧,梳得油光的头发,穿着好似超市卖场的一个工作服,尖尖的眼尾挂着金边的镜框,是那种甚至在超市我都不敢上前询问的大姐。
每次跟小姑娘一块乘电梯,到了十楼打开电梯门的瞬间,我都先见到孩子耷拉着的脑袋,然后是与年纪不符的驼背,上面压着重重的书包。

有时候我会跟她一块走一段路,问问几点睡觉,写作业到几点之类的,因为不太能想象这个孩子在没有她妈的情况下是什么状态,聊过之后我发觉孩子还是挺正常的,说话细声细气,就是太会看人脸色了,回答之前总要先看我的表情,我尽可能的放松表情让她有安全感,主要也是看着孩子有些压抑,毕竟睡了一夜,大部分孩子都是精神饱满的样子去上学,这个姑娘每天都被她妈的情绪折磨的筋疲力尽。
还有前段时间的“高铁盒饭”事件。

一个10岁的孩子,惦记着爸爸妈妈没有吃饭,买了3份盒饭,还精心搭配了不同的菜式,心情雀跃:“这样我们就可以尝到不同的菜了。”
不想却遭到了妈妈的指责,爸爸的冷漠对待。理由是:“盒饭太贵,你为什么要买3份?买了我也不吃。”最终,盒饭被退掉两份。
这对父母自以为做得正确,却不想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这样的例子比较极端,但不可无视的是,我们中国的家庭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我们常说孩子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家长亲手造成的,却察觉不到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最后要么活在痛苦里,要么与家庭分道扬镳,心理上的问题却依然解决不了。
心理上不好解决,身体方面家长们有时候也是油盐不进的。
比如说戴眼镜,戴眼镜是缺陷吗?需要戴眼镜,可以认为这个眼睛是有屈光问题,或者屈光疾病,但是,缺陷?
不存在的。

我妈认为戴眼镜就是缺陷。我试图理解老一辈对“裸眼视力”的执念:在他们那个年代,户外活动多,学习压力也没那么重,戴眼镜的人确实少。我妈年轻的时候,估计也被人嘲笑、觉得自己是异类,所以对我近视这件事情那么紧张。
近视,我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愿意承认也好,不愿意承认也好,人类对近距离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我们总体往近视方向进化。虽然进化不一定是往好的方向,但是多数人都做不到逆进化而行。
已有大把的研究表明,越晚出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近视越多。
时代在变化,每个人的知识和观念却不一定在改变。
中国的小孩学业压力大是举世闻名。有几位家长愿意,并且能做到,让孩子出去玩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多的?

做不到可以理解,但是因为近视打骂孩子,不坦然接受,不自省找原因,还不给孩子配眼镜,你们说孩子冤不冤?
需要预防的是近视引起的眼底病变
近视当然不是没有危害的。之所以强调要预防和控制近视,主要是为了预防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
所以,我们在坦然看待近视的同时,也要在近视之前或近视早期就采取防控措施。
如果已经出现假性近视,及早去专业的视光机构进行训练,防治发展成真性近视。
您可以愤怒,可以否认,可以认同,可以后悔,也可以无助。
不管你承不承认,
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决定在家长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