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之王吧 关注:183,484贴子:4,938,837

回复:【旧曲重来】769伪看海战报——加洛林帝国兴衰史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四章.帝国之路
查理曼留下的帝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波斯地区,突厥人塞尔柱强势崛起,直逼沙米尔帝国。帝国南方,教宗已和皇帝分裂,彻底成为了南部的威胁。伊比利亚半岛的伍麦叶家族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东方,阿兰人定居布良斯克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北方,维京人提尤德蒙德之孙博克瓦尔德击败了基督教友控制下的瑞德约德,统一了瑞德约德、丹麦二国,虎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824年,在挪威国王与丹麦王的同盟下,厄格达费尔基雅尔“匕首”盖尔对帝国的自治区荷尔斯泰因发起了进攻。皇帝贝罗德见状,下令参战,在荷尔斯泰因与维京人一决胜负。
“陛下昔日许诺,兵强马壮者可自号为王。”
帝国内部,施瓦本大公、天才的战略家“熊”贡塞林·格罗敦宁借皇帝北上之机遇,加冕为王,列王正在兴起。
不列颠,罗拉德异端占据了埃塞克斯,帝国为了在不列颠的统治,命令肯特国王黑伯特进攻埃塞克斯。就此,帝国陷入了双线作战的境遇。
“哼,这就是所谓的法兰克雄师?”
博克瓦尔德骄傲的注视着南部的基督之师,嘲笑道。
维京人的足迹遍布荷尔斯泰因,法兰克士兵已节节败退。
“该死,还是不够么。”
贝罗德恼恨地离开了自治区,他自认为改革足够彻底,可当士兵真正面对维京人的时候,他才惊觉,他还是不够了解维京人,以至于荷尔斯泰因一战,兵败如山倒。
幸运的是,不列颠的肯特成功击败了异端,埃塞克斯已是帝国的领土。
不幸的是,不列颠的凯尔特人借维京入侵的机遇,已经强势崛起。毛甘之女西奥内格·塞西卢格不仅统一了威尔士,还坐拥英格兰大部分领土,盘踞不列颠。这个以“辩才”闻名的女子,绝不会甘心成为帝国的傀儡。
西西里地区,维京人已入主阿普利亚,北窥教廷,南御东帝国。
正如昔日查理曼所言,“北方异教徒带来了新的黑夜”。







IP属地:四川79楼2019-12-10 22:17
回复
    为了对抗新的威胁,帝国上下终于一心了。皇帝贝罗德召集群臣,沉痛地反思了荷尔斯泰因之耻。
    “我们昔日能够击败萨克森人、萨拉森人、伦巴底人、西哥特人,靠的就是先进的军事技术。”
    “然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敌人是以前从未遇见过的强敌,他们的野蛮更甚昔日的萨克森人。我们必须变革,不仅是为了帝国,更是为了基督!”
    “诸位睁眼看看吧!在我们不思进取、忙于内战的时候,维京人已经夺去了我们昔日的领地,最后骑士曾经坐镇的荷尔斯泰因。”
    “在不列颠,维京人已经在德勒伊站稳了脚跟。在西西里,维京人征服了阿普利亚。帝国的东西南北皆是维京蛮子。为了对抗强敌,帝国必须变革!”
    在维京人的威胁下,帝国团结在了皇帝贝罗德麾下,开始了漫长的变革。
    验证改革的时候很快到了。日德兰的雅尔奥尔默对帝国的傀儡肯特女王哀塞尔莱妲发起了入侵。
    “诸位,重夺荣耀之时已到!”
    贝罗德一声令下,旧时代的王者与新世界的霸主再一次汇集不列颠。决战,一触即发!
    奥尔默哈哈大笑:“手下败将,有何面目称勇?”
    这次,维京人轻敌了。
    帝国的改革初见成效,在不列颠与日耳曼尼亚两处地区,帝国军队大败维京人。不列颠岛上,以布里吞女王为首的基督势力顺势发起了反攻。曾经号称无敌的维京人,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携大胜之威归来的贝罗德铸造了新的宝剑,剑名“灯塔”。正如帝国与基督诸国的关系。击败了维京人的帝国,重新夺回了荣耀。这份强大,举世瞩目。
    布列塔尼,征服者的后裔越发疲弱。为此,皇帝握紧宝剑,下令,西进!
    曾经令查理曼也头疼的冰岛维京人不复当年之勇,不到半年,帝国就将布列塔尼最后的领土纳入版图。而冰岛的维京人也被斯堪的纳维亚的亲戚吞并。





    IP属地:四川80楼2019-12-10 22:19
    回复
      帝国东部,继业之初杀死了自己亲弟弟的男人“弑亲者”博古赫瓦尔·列维斯基,波兰的骄子,成功征服了波美拉尼亚人,夺取了波美拉尼亚王国。如今,这个男人的目光移到了帝国最后的自治区,迪特马申。
      这个男人十分幸运,就在他挑起战事的时候。帝国的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再次发起了叛乱。皇帝无奈南下,在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几次战事之后,无奈地宣布,阿斯图里亚斯复国。
      “我们胜利了!”
      西哥特人与新生的卡斯蒂利亚人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但是......”贝罗德话锋一转,“阿斯图里亚斯仍然会作为帝国的一部分。”
      “曾经叛乱者的后裔法罗德·德·阿斯图里亚斯,你们的王族,将成为这个帝国内部的阿斯图里亚斯的王。”
      法罗德早在帝国教师的教育下成为了地道的法兰克人。贝罗德此举,是无奈,也是最后的反抗。
      易北河之隔,波兰人的雄师趁机夺取了迪特马申,但博古赫瓦尔却不敢越河南下。南方,皇帝的军队越过了比利牛斯山。博古赫瓦尔心知盲目南下的后果,打道回府。
      “见好就收。我可不会见利失智。”



      ps:关于某些头像的不对劲,是mod更新之后和存档的兼容问题。后面可能会还有,先提个醒。


      IP属地:四川81楼2019-12-10 22:21
      回复
        波兰人终究只是小患。比起他们,贝罗德更关注东方强势崛起的潘诺尼亚。
        克罗地亚之王马泰·塞努拉托维奇初见只是一个可笑的胖子,但那个男人虽然被蔑称为“肥佬”,可是。在他的领导下,潘诺尼亚先后征服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地,虎踞东欧。毫无疑问,这个异教徒的王国已经有了帝国之形。
        无论是为了保证帝国的东部边境,还是为了传播基督的福音。帝国都必须东进。
        “以神之名!”
        王者借神的名义缓缓东进,殊不知“基督之代表”的使者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分别向着安茹与巴伐利亚前进。
        扎格雷布,王者亲自率领军队与敌人展开大战。松博特海伊,奥弗涅的摩根公爵遭遇了兹沃米尼尔率领的军队。肯特,东盎格利亚的罗拉德异端南下威胁帝国。
        “帝国早已不是‘荷尔斯泰因之耻’时的帝国了!法兰克男儿,挺起你们的长枪,架起你们的弓弩,骑上你们的战马,让异教徒明白,什么是帝国雄师!”
        雄师征服了扎格雷布的深林,踏破了松博特海伊的平原。
        克罗地亚之王马泰怒吼:“佩伦的子嗣啊,拿起你们的勇气,莫要让法兰克人小看了我们!”
        克罗地亚人在王的领导下,绝命反攻。遗憾的是,随着东盎格利亚的失败,伊比利亚西萨拉森人的内乱,潘诺尼亚王国彻底失败。就此,克吕尼战争结束了。
        从此,潘诺尼亚霸业不存。




        IP属地:四川82楼2019-12-10 22:48
        回复
          第五章.宿命的延续
          耶和华对她说:两国在你腹内;两族要从你身上出来。这族必强于那族;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
          ——《旧约圣经·创世纪》
          帝国外部再无强敌,于是,帝国内部诸多附庸故态复萌。然而,仅仅这样不足以令贝罗德悲哀,令男人悲哀的是,昔日加洛林家族的双子争端,如今再次出现,宛如宿命。
          安茹的长子,奥特克尔·加洛林,一位出名的游戏大师和被教会不齿的享乐主义者;巴伐利亚的次子格贝尔·加洛林,一位勇敢的战士。同父同母的长次子长大成人,为了权利的宝座相互仇视。这一仇恨持续了数十年,甚至延续到了他们的子嗣。
          皇帝贝罗德对剩下两位儿子的分封加剧了这一矛盾,亲近长子的四子希克勒沃德被封在卡尔尼奥拉,亲近次子的三子费里蒙被封在布列塔尼。双方明面上互相克制着,暗地里却在互相交锋。而帝国的诸侯们也纷纷占队。偏偏皇帝未曾察觉其中的隐患,先是北上基尔,又西进迈森,全然不知长次子的交锋。
          安茹,奥特克尔缓缓落子。
          “那个‘呆子’落网了么?”
          对棋者笑道:“殿下放心,那人已入瓮中。”
          “不信基督的愚者得不到基督的庇佑。”
          “大概,再过段时间,我们的盟友,那位陛下的间谍总管,就要葬送愚者了。”
          奥特克尔瞥了对面一眼:“很好。”
          对棋者不答,落子。
          “常年的较量结束,王者将归大宝。”
          帝都亚琛,间谍总管扫视着自己收集到的各路阴谋和秘密,微笑。
          “二王子,不要怨我。”
          男人抚摸着伪造的证言,脑中构思起了美好的未来。
          “这可是从龙之功。”
          849年7月末,针对波西米亚的北方战争随着波西米亚之王慕娜塔·普热米尔斯战场被俘宣告结束。皇帝南归亚琛那天,他得到了间谍总管的密报。
          贝罗德解下战甲,走到书桌前坐下,举起蜡烛,小心烧烤着空白的密信。
          随着火焰的起舞,密信上的空白渐渐浮现出字迹。字数虽少,其中的信息却足以颠覆帝国。
          “二王子格贝尔密谋造反弑父!”
          贝罗德皱眉:“格贝尔向来听话,怎的会生出如此危险的想法?”
          “我当年就不该让他接触那群蠢教士!”
          年迈的君王自言自语:“梵蒂冈......梵蒂冈......这就是你们的回礼么?”
          “导演一出兄弟相残还不够,如今还要让我的儿子来一场父子残杀么?”
          “好一个阳谋!好狠的心肠!”
          男人老了,他必须为帝国着想,为帝国留下一个稳定的政局。在他南征北战的这么多年,长子与次子,这两位亲兄弟的矛盾被梵蒂冈激发扩大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他......必须做出选择。
          安茹的长子奥特克尔,是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能力上远胜次子。贝罗德明白,为了帝国的未来,次子格贝尔必须除去。次子无权,三子早逝,四子亲近长子,帝国未来方能和平继承。
          念及此处,男人做出了取舍。
          第二天,贝罗德秘密召唤了军事总管,前往巴伐利亚,软禁次子格贝尔。
          “这可不够,我亲爱的陛下......”
          暗处,梵蒂冈的使者目送军事总管离开亚琛,冷笑着。
          “二王子要是这么简单就被逮捕,还怎么上演这场好戏?”
          雷根斯堡,格贝尔从黑袍的教士口中得知了军事总管的南下。
          “父亲......”
          沉默良久,格贝尔挥剑。
          “您不仁,休怪孩儿不义!”
          849年9月初,巴伐利亚公爵、二王子格贝尔·加洛林发动叛乱,是为“次子叛乱”。
          梵蒂冈,新任教宗尼各老目视北方。
          “哼哈哈哈哈,感谢陛下担当希腊戏剧的主角.......”


          IP属地:四川85楼2019-12-12 21:58
          回复
            次子叛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亚琛,皇帝明了,一切再无挽回。多年的父子情谊终究是空。
            “召集军队,南下平叛!”
            贝罗德的铁骑很快越过了多瑙河,父与子最终在蒂尔堡迎来决战。
            年迈的贝罗德骑在战马上,注视着敌军的领袖——次子格贝尔。次子伟岸的身影渐渐和很久以前的小孩重叠。
            “唉。”
            随着父亲的叹息,皇帝军发起了冲锋。
            当年是否做错了呢?贝罗德不禁怀疑起自己曾经的决定,当年或许真的不该让他们拥有属地......
            一步错,步步错,终究到了如今父子反目的境地。
            850年6月,皇帝平叛,次子下狱。
            铁牢两侧,父与子。
            贝罗德打开了铁牢:“你走吧,从今以后,你再也不是帝国的臣子,也不是帝国的二王子。若你还想平稳的度过未来的日子,出去以后,就不要再用‘加洛林’之名了。”
            “施瓦本已经是帝国的自治区,你可以去那里度过以后的日子。这便是我对你最后的父爱。”
            格贝尔慢慢走出铁牢:“到头来还是我输了......”
            “错了......”
            贝罗德笑容惨淡:“是我输了.......”
            “是帝国输了......”
            梵蒂冈,尼各老点起蜡烛,打开密信上的火漆腊封。
            “错,错,错......”
            “贝罗德啊,你又走错了......”
            教宗唤过影子,让他去接触安茹奥特克尔的长女。
            “你既然下不了手,我可以帮你......”



            IP属地:四川86楼2019-12-12 21:59
            回复
              当奥特克尔身受胸痛折磨的时候,帝国上下终于明了,这场持续多年的长次之争没有赢家。
              852年,贝罗德接受了热那亚总督的提案,对威尼斯发起禁运战争。
              帝国军队大胜而归,然而这一战却彻底让威尼斯总督科拉多站到了教廷一方。
              853年9月18日,安茹的奥特克尔死于心绞痛。
              854年2月末,盎格利亚叛乱。
              854年8月7日,曾经的二王子格贝尔接见了自己的侄女安斯特鲁德。
              同日,二王子死。
              11月,巴伐利亚女公爵,格贝尔长女摩恩贡德愤而起兵响应盎格利亚。
              855年3月22日,盎格利亚叛乱平息。
              4月1日,安茹公爵,贝罗德二世夺取了次子派系成员之女的布拉班特。
              8月,贝罗德皇帝下令处死跟随叛乱的香槟公爵阿布拉希尔·布维,“跋扈者”死于乱石之中。
              9月,贝罗德兵发罗马,逼迫梵蒂冈解除摩恩贡德绝罚。
              “为父报仇,何错之有?”
              19日,皇弟武法里征服阿拉贡全境。
              856年8月14日,阿尔瓦拉辛战役后,帝国征服巴塞罗那。
              857年12月,四王子希克勒沃德死于精神压力。
              858年10月10日,帝贝罗德崩,安茹的皇长孙继承全部领地,即贝罗德二世。
              “霸业不存,帝国宛如纸糊。”
              “终究还是你们赢了,梵蒂冈......”











              IP属地:四川87楼2019-12-12 22:02
              回复
                最初,谁也没有料到长次之争会延续那么长时间,也没有人料到这一场宫斗,最终无人获胜,最后的最后,更是葬送了帝国。
                三代目贝罗德二世上台了,他作为先帝长子的后裔,势必会卷入这场依旧没有结束的争端。长次之争,最终将演变为西方的三王纷争。
                帝国辉煌已昨日.......


                IP属地:四川88楼2019-12-12 22:08
                收起回复
                  关于本文更新的一些说明:虽然结课论文写完了,但年末了忙着1月9号的专业课升本考试,需要备考,更新预计要在9号以后,还请见谅


                  IP属地:四川89楼2019-12-29 18:21
                  收起回复
                    三代目——贝罗德二世·加洛林
                    第一章.暗流涌动

                    (罗马大火)




                    (复仇之鬼·尼各老)

                    (罗马大火)




                    (复仇之鬼·尼各老)


                    IP属地:四川90楼2020-01-10 02:02
                    回复
                      两月之后,永恒之城罗马在尼禄时期的那一场大火之后,迎来了又一场劫难。熊熊的火焰翩翩起舞,仿佛在嘲笑着教徒们的无力。
                      “该死的敌基督!”若望八世悲愤无奈,紧急召集了十位枢机主教,当时尚还年轻的保罗也因此回到了罗马。
                      “我希望你们能够继承自欧日纳二世以来,我等三代教宗的遗志。不除去敌基督,梵蒂冈永无宁日!”
                      悲伤的男人回望着罗马城中的滔天烈焰,留下了最后的话语。“你们尽早选出新任教宗吧,我希望,在敌基督面前,你们能团结一致,不要为了教宗之位而斗争。”
                      “我失败了,无力再领导你们,也无能面对这罗马城的子民。”
                      言毕,男人褪去圣袍、取下权杖,缓缓闭上眼睛,以赤条条之身,一步一顿,走进了火场。
                      847年3月26日,教宗若望八世救火不利,以身饲火。望着教宗坚挺的步伐,枢机主教们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共同推举了资历最老的坎迪多为新任教宗,即西尔维斯特三世。
                      在新任教宗的带领下,他们成功扑灭了火灾。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短短几月之后,幕后之人又一次火烧了罗马,而这一次,大火直接在宗座宫爆发,带走了9位枢机主教和教宗的性命,唯有最年轻的保罗逃了出来。滔天烈焰之下,保罗立下毒誓,必要让加洛林帝国血债血还!
                      烈焰为其加冕,复仇者以从未有人选用过的新名-尼各老为名从火中诞生。
                      蛰伏一年之后,男人在幕后导演了帝国最不可分说的内乱——次子叛乱,并借此扩大了长次之争。


                      IP属地:四川92楼2020-01-10 02:03
                      回复
                        第二章.一国三帝
                        伊斯兰核心的分裂要追溯到最早的时日。逊尼作为多数派长期迫害阿里的追随者,什叶派,迫使他们躲起来。阿里的坚定支持者盼望他的后裔们出面领导,但他们却被迫保守他们祖先的秘密,不过这一切都在777年发生了改变。公元777年,汉志、阿拉比亚埃米尔阿卜杜拉·伊本哈桑·哈希姆,第四任哈里发阿里及其子哈桑的后裔,在征服了中东南部和阿比尼西亚部分地区,尤其是两大伊斯兰圣城麦加,麦地那后,自号为什叶派哈里发,从此,什叶派在阿里的后人手中复兴。
                        然而,在其子哈桑统治时期,逊尼派的哈里发带领强大的萨拉森军队进攻也门,逼迫什叶派称臣。哈桑不敌逊尼派,只能忍辱称臣。就此,什叶派被逊尼派圈禁,而哈桑,也被逊尼派哈里发讽刺地封为“公中公”。最终,哈桑在828年4月死于精神压力。
                        其子,什叶派最后的明君阿卜杜拉二世继位,在阿卜杜拉二世手中,什叶派彻底稳定了也门,其本人更是灭亡了也门王族阿尔瓦德家族,夺取了也门王位。明面上,阿卜杜拉二世召集各路伊斯兰学者,在首都塔伊兹研究伊斯兰神学。但这位枭雄注定不会甘于成为逊尼派哈里发的傀儡,他一直想逃离沙米尔家族的掌控。所幸,他等到了机遇。西欧,盎格利亚、加斯科涅的两场叛乱让阿卜杜拉二世嗅到了机遇。曾经,伍麦叶遗孤能够抓住机遇,在伊比利亚半岛重整旗鼓,那么,他阿卜杜拉二世也不是也可能在伊比利亚半岛重铸辉煌。抱着这样的心思,阿卜杜拉二世对帝国宣战,即“什叶战争”。


                        IP属地:四川94楼2020-01-12 00:58
                        回复
                          在埃及,信仰什叶派的穆海莱卜家族疲于内战,无法阻挡阿卜杜拉二世。但在巴格达,“血腥猎犬”纳斯尔,这个沙米尔家族的一代王者,自然不会坐视什叶派脱困,毕竟,伊比利亚半岛上有着一个曾经威胁巴格达的前车之鉴。在纳斯尔的默许下,6000法兰克军队经圣城耶路撒冷到了阿卜杜拉二世的老巢。而此时的阿卜杜拉二世身在伊比利亚,尚且不知老家被偷。
                          尽管阿卜杜拉二世将这一战视为什叶兴废之战,但在帝国皇帝贝罗德二世眼中,这只是一场也门笑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帝国虽有衰亡之兆,却也不是也门小苏丹能够撼动的了的。更别说,阿卜杜拉二世已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当阿卜杜拉二世到达伊比利亚半岛之时,加斯科涅的叛乱已平定,首犯加斯科涅女公爵“邪魔”埃尔比拉更是被皇帝挖去双目。
                          863年2月,在皇帝的命令下,外部附庸普罗旺斯公爵麦因纳德对盘踞在斯普利特的斯拉夫多神教发起圣战。阿金帝国新任巴迪沙阿萨米尔·伊本萨达丁·阿金抓住了机会,发起了巴塞罗那圣战。一时之间,帝国东西皆敌。





                          IP属地:四川95楼2020-01-12 01:04
                          回复
                            好运并没有眷顾异教徒,在普罗旺斯公爵的带领下,胡姆一战彻底消灭了东部的异教徒,斯拉夫多神教的拉古萨共和国国灭。在阿非利加,一位柏柏尔将领在贝罗德二世的支持下登陆阿非利加,断绝了阿卜杜拉二世的后路。一时之间,阿卜杜拉二世危在旦夕。
                            “将军,如今加洛林衰亡,何不为自己另做打算?”
                            阿卜杜拉二世见状,不得不派遣使者与柏柏尔将军商议,劝其和自己合作。
                            名为苏丹的柏柏尔将领在亚琛多年,深知加洛林衰亡已成定局。大敌当前,皇帝尚且与内阁勾心斗角,更何况平日?苏丹微笑接受了阿卜杜拉二世的邀请,在阿非利加自立为王。
                            亚琛方面,对此只能无奈承认了新生的阿非利加政权。此时的阿卜杜拉二世尚且不知,这个新生的王国将会对伊斯兰教造成最大的打击。
                            面对危险的局势,贝罗德二世不得不停止了酷爱的火烧异教徒大业,亲帅大军回防巴塞罗那,而此时的苏丹也毁约,出兵威胁阿卜杜拉二世,以至于阿卜杜拉二世不得不宣布投降。865年5月,历时两年的“什叶战争”宣告结束,从此阿卜杜拉二世只能被困于也门,当一个人畜无害的“神学家”。

                            (拉古萨国灭)

                            (帝国衰落的表现之一,将领自立)


                            IP属地:四川96楼2020-01-12 01:07
                            回复



                              加洛林教宗之乱


                              IP属地:四川98楼2020-01-12 0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