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和某SCI杂志社编辑聊天,讨论到中国的医生或者科研工作者是否应该发sci的问题,这本杂志是欧洲国人发表量最大的杂志,也是一个老牌杂志,我就问了一句是不是这本杂志都给国人承包了,得出的结果国人发表量居然只占10%-15%,其实并非只有中国人热衷于发sci。经过一番交流,个人认为中国科研工作者,应该努力发sci。很多科研工作者说中国的医生只要把病看好,做不做科研无所谓,根本不需要发文章。真的应该是这样吗?杂志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和报纸一样,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那个年代,人们拿着杂志、报纸,几个人围在一起阅读着最新的消息、最新的研究。那种求知若饥的心态。倘若没有这种媒介,别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如何让世人知道。杂志也是一种历史的载体,现在互联网发达了,只要网站一检索便可以知道某方面研究的所有资料,但是杂志社每一期杂志都有纸质版保存在档案室。就是因为科技的发达,让人们弱化了这一种概念,认为我只要发了就完事了,不曾感觉我的一篇研究文章会像史书一样被保存下来,若干年后人们再做起相关研究,翻起灰尘下的某本杂志,上面写着某某医生的研究贡献,那是多么神圣的事情,每当你读着别人的研究成果,心里想着不错!厉害!牛X的时候,你希不希望别人读着你的研究也是一样的想法?每位研究人员都是从学生年代走过来,都写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即对这大学、研究生的学习涯的总结。SCI亦应当做职业生涯的一段总结。不应当做一种差事。你说如果从业40年,到退休了都没有一篇文章给人们更多关于某种疾病的探讨、研究,似乎自己都不好意思。中国现阶段的提升制度以SCI为主要评判标准,没有sci,就没有晋升、就没有课题。有人说这是一种不公正的评判标准,但不用这个那用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呢。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做科研,都不愿做科研难道谁和谁关系好就晋升,谁长的好看就晋升吗?所以我觉得这是相对较为公平的评判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人愿意为了科研事业做贡献,牺牲小我,那这个国家只会止步不前,所以应当把它当做一种激励,一种期望。往小点说,发sci就有奖金,就有荣誉,医生也是人,也是需要生活。有人说中国的医生累啊,白天忙着看病人,晚上回去要顾家,哪有时间做科研。中国的医生的确很累,每天接诊那么多病人,回去还要照顾家人。但不怕苦不怕累不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美德吗?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挤一点点时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