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396,330贴子:16,641,542

回复:存在与超存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波普尔认为, 世界1和世界3不能直接发生作用, 它们需要世界2作为中介而发生作用。发现任何科学理论, 创作任何艺术品都需要世界2的作用, 人的大脑(世界1)通过思维(世界2)来创造这些艺术品(世界3), 反过来, 世界3又可以对于世界1起反作用, 这个反作用也不能直接由世界3作用于世界1, 它也必须通过世界2来完成。对于科学理论的运用,就是一个这方面的例子。一方面,科学理论自身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它必须由人通过大脑首先掌握科学理论(这个过程属于世界2), 同时, 应用已经掌握的科学理论到实际生活中去, 而这个应用也需要人的思维(世界2), 最终产生世界1的物体(如机器的制造等等)。


33楼2019-12-06 02:11
回复
    我个人认为,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给我们揭示出一类非常重要的存在者, 尽管我们对它们已经司空见惯。这类存在者就是我们的客观知识所组成的存在者。 它们独立存在着, 尽管被我们所创造, 被我们所发现,但一旦被我们所创造, 它们就成为客观的存在者。这个理论在哲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知熠在2010年写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以及我的四个世界》这篇文章, 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发展成为四个世界的理论, 指出了存在着第四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包括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里面。其实, 第四世界对于我们所有人都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而且它也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对象。我们在下一节里讨论四个世界的理论。
    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以及我的四个世界》这篇文章中, 前面的三个世界完全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相同。 也就是说, 这四个世界中只有第四世界与波普尔是不同的。 在本书的下一节中, 我也将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世界3)做一些改进, 使得世界3包含有更多的存在者。也就是说, 在本书中,不仅多了第四世界, 而且第三世界与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也不尽相同。


    34楼2019-12-06 02:12
    回复
      第三节。 四个世界的理论
      本节中我们先引进第四世界, 然后再改观波普尔的第三世界,将第三世界的元素做最大限度的推广。
      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存在者? 传统哲学认为, 世界上只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存在者,而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指出, 除了物质和精神这两种存在者之外, 还有一类重要的存在者:客观知识。由此, 波普尔将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 物质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以及客观知识的世界。
      2010年我在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基础上,引进了第四世界。 我把它称之为群体的世界。所谓群体,实质上是指由人或者物所组成的团体, 这个团体具有某种目标,或者具有某种共同的兴趣,也具有某种团体结构。所有这样的群体组成第四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 第四世界有些什么样的元素?按照我们前面的讨论, 第四世界实质上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世界上的每一个家庭是第四世界中的元素,世界上的每一个公司(私有的或者国有的)是第四世界中的元素,每一个公司的每一个部门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 世界上的所有社团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世界上的所有党派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的下属机构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考虑到国家下属机构的下属机构, 下属机构的下属结构的下属机构, 第四世界的元素真是太多了。


      36楼2019-12-10 23:52
      收起回复
        非常明显的是, 第四世界的元素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第四世界的元素不属于波普尔所讨论过的任何世界。譬如一个国家, 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你能说美国这个国家不存在吗?),但是, 一个国家不是物质, 因为一个国家包括人,政府机构, 土地,军队等等, 同时还有法律, 国家理念等等,所以, 我们不能说它是物质。 同样, 一个家庭也不是物质。那么, 一个国家属于精神吗? 自然, 一个国家也不属于精神。还有, 一个国家属于波普尔讨论过的客观知识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因为国家显然也不是知识。
        因此, 第四世界的元素不属于前面三个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世界, 但第四世界的元素却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我们的心灵而存在。因此, 第四世界是一个被波普尔所遗漏的世界, 但它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讨论所有的存在者, 将这些存在者完备地划归为某一种类别, 应该是本体论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波普尔在这个方向上走了重要的一步。郭知熠第四世界的提出是对于波普尔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但是否我们就穷尽了所有的存在者?按照我现在的想法, 这四个世界确实穷尽了所有的存在者。


        37楼2019-12-10 23:52
        回复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也是无法被证明的。也许世界上存在着第五世界?也许存在着第六世界?我将这个问题提出来留给今后的研究者。
          我们再来看,第四世界有些什么特征呢?
          这个世界4的许多元素都包含人,我们把至少包含有一个人的群体称之为人群体。我们主要感兴趣的群体实质上是人群体,因此,我们在这里以及今后将主要考察人群体。家庭中有人,一个集体中有人,一个公司也离不开人。家庭,公司,学校,国家等等都是人群体。当然, 也有不是人群体的群体。例如一群羊, 其中有一个头羊。这也可以算着一个群体, 但不是人群体。
          人群体本身是一个群体, 是一些事物的集合体, 但它不是这些事物的简单组合。譬如一个家庭,它的元素有父母, 有孩子,但它不是父母以及孩子的简单组合,但一个家庭除了人以外,还有其它一些事物,譬如家庭财产,它是一个由父母孩子以及家庭财产等等组成的一个有意义的单元。它由这些组成事物所组合,但功能高于其组成事物的简单叠加。
          如果一个公司只有一个人, 那么, 这个公司是否也算着一个人群体?是的, 这样的公司也算着一个人群体。因为它的性质是人群体, 并且它有雇佣其它人的可能性。
          每一个人群体都有一个决策机构。对于一个家庭, 这个决策机构是父母;对于一个国家, 这个决策机构是总统和内阁;对于一家公司, 这个决策机构是总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等。决策机构控制着群体的日常运行。正因为人群体有决策机构, 它们规定着该人群体的基本方向。
          有些人群体除了决策机构外, 还有一些监督加决策机构。美国国会对于美国政府有监督作用,一个公司也往往有董事会,董事会除了某些决策功能外,自然也有监督的功能。


          38楼2019-12-10 23:53
          回复
            其实, 人群体对于我们《认知体系现象学》的总体研究,有着极端重要的价值。因为人群体是一些重要的存在者,我们自然可以对于它们讨论超存在意义。尽管在本书我只限于讨论人的超存在意义,但讨论人群体的超存在意义将是《认知体系现象学》的庞大的计划的最重要的部分(见本书《写在前面》)。我相信,这个工作将极大地拓展哲学的研究领域。可以想象的对于某些人群体的超存在意义的研究所导致的的研究方向是:《超存在家庭现象学》,《超存在企业现象学》,《超存在教育现象学》,《超存在学校现象学》,《超存在国家现象学》,甚至《超存在监狱现象学》,《超存在医院现象学》,《超存在军队现象学》, 甚至《超存在餐馆现象学》等等, 我在这里又开始发挥想象力了。哈哈。


            39楼2019-12-10 23:55
            回复
              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世界4与其它三个世界的关系。
              很显然,与其它的三个世界相比, 世界4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世界。前三个世界的元素都不是集合体,而世界4的元素却是集合体。因此, 世界4与其它世界的关系也就有些特殊。
              世界4的元素往往包含着世界1的元素, 譬如人群体就包含有人,而人本身属于世界1。一个家庭除了人之外, 自然也有家庭财产, 而家庭财产也属于世界1。我们可以说, 世界1的元素构成世界4的元素。但世界4的元素可以创造出新的世界1的元素。还是以家庭为例, 家庭餐桌上的饭菜, 它们就是世界1的元素, 而这些饭菜是由家庭所产生的, 但家庭自己不能完成饭菜的制作, 它是通过家庭成员(世界1的元素)来完成的。
              而世界4与世界2的关系如何? 还是以家庭为例, 家庭成员的意识构成世界2的内容,而世界2的内容也可以影响世界4,家庭成员的情绪可以影响家庭关系。
              世界4也可以与世界3发生一些关系。以家庭为例, 家庭成员的思想可以具有某种理论意义,也就是说, 家庭成员可以创造世界3的元素, 同时, 世界3的元素也可能被运用于家庭关系上, 或者被运用于家庭发展上。
              由此可见, 世界4与其它每个世界的关系都同世界4所包括的元素与其它世界的关系相对应,并且这些元素主要是人。 人与世界1的关系, 人与世界2的关系,人与世界3的关系。因此, 世界4通过人与其它世界发生联系。


              40楼2019-12-10 23:55
              回复
                第四世界我们大致讨论到此。 现在我们来改进波普尔的第三世界。
                我为什么对于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的界定不是那么满意呢? 我认为, 还有一些存在者应该包括在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中, 但它们却没有包括在波普尔的世界3中。我的这个考虑主要是从理论的美感出发的, 或者说, 从理论的严格性出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美感就是严格性。我不希望有对于存在者的任何遗漏。
                在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中, 它主要包括客观知识的对象。这些对象主要是理论, 科学问题, 艺术等等。但它不包括与日常相关的一些东西,譬如今天的天气预报,昨天的天气预报, 今天的新闻昨天的新闻等等, 这些日常事物往往与有限的时间联系在一起, 而客观知识的对象往往与无限的时间联系在一起。我想将波普尔的第三世界拓展到日常事物的领域, 甚至更多。
                所以, 我的改进的第三世界实质上是信息的世界, 这个信息的世界包括所有的信息, 正确的信息, 错误的信息,与无限的时间相关的信息, 与有限的时间相关的信息。因此, 它包括客观知识的对象, 也包括今天的新闻, 天气预报, 甚至媒体所发出的任何奇谈怪论。
                很显然, 我的第三世界包括着比波普尔的第三世界多得多的对象, 因为任何信息都是这个世界的元素。
                既然是信息, 那么, 它就有信息载体。所以, 新的世界3的每一个元素对应着一个载体。这些最原始的载体是人本身, 人可以通过语言将信息传递给其它人。但除了这个最原始的载体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纸张,书本来传播信息, 纸张,书本等等就成为传统的信息载体。现代社会因为网络的产生, 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所以, 在现代社会,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新的载体。
                当然, 对于信息, 我们也可以将它进行分类, 譬如信息的一部分是客观知识,另一部分是非客观的知识。而对于非客观的知识,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细分。这个工作也许我今后会去做, 但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讨论了。因为本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以及其超存在。
                除了防止存在者的被遗漏这样一个理论美感的考虑以外, 我拓展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的另一个理由是这些与时间相关的事物也是重要的。 诚然, 客观知识的对象是重要的, 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它事物也是重要的, 它本身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将所有的信息都考虑进来,使得这个理论更加全面。
                对于这个新的世界3, 它与其它两个世界的关系与波普尔的世界3与其他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完全类似的, 它与世界4的关系与我们前面的讨论也是类似的。
                其实, 世界2与世界3(指新的世界3)的区别仅仅在于私有的与公共的区别。世界2是私有的, 除了主体外, 其他人对世界2的内容无法知道, 也就无法对其进行讨论。而世界3的内容是信息,是可传播的,无论其传播的速度如何,传播的范围如何, 但它们是可供公共讨论的, 批判的, 研究的。因此, 世界2的内容很容易变成为世界3的内容, 我们只需要将世界2的内容放在一个公共平台上, 那么, 世界2的内容就可以转换为世界3的内容。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世界3的内容也可以变成世界2的内容。其实,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世界3的内容变成世界2的内容的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有什么知识(世界3)还没有掌握,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该知识(从书本上学习, 从老师那里学习,或者通过其它渠道来学习),那么,最后我们掌握了该知识, 我们就完成了世界3的内容向世界2的转换。
                关于对于波普尔的世界3的改进就讨论到这里。


                42楼2019-12-10 23:57
                收起回复
                  海德格尔认为, 以往的哲学对于存在问题完全没有讨论, 所以, 他就追问存在问题。 我认为, 以往的哲学不仅对于存在问题的讨论是含混的, 而且对于存在者也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我在上面关于四个世界的理论就是关于存在者的理论,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比较完备的。但理论本身是开放的, 任何批评和建议都是受欢迎的, 我也准备有人提出世界5, 世界6的理论。
                  我在随后将转向存在问题。当然, 我讨论存在问题与海德格尔是完全不同的, 我不是直接地讨论存在,而是通过讨论超存在(或者超存在意义)来解决存在问题。这个思路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是与以往哲学完全不同的思路。


                  43楼2019-12-10 23:59
                  回复
                    第四节: 什么是超存在?
                    我们在这一节里引进超存在。郭知熠认为,超存在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概念。 这概念的引进将导致哲学上的革命。我是在考虑人生的目的问题时引进这个概念的, 不过,当时只是对于人引进这个概念。后来,我把这个概念向一切存在者推广。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讨论人的超存在意义。可以想象的是我们其实可以讨论所有存在者的超存在意义,这个超存在意义我认为可以从认识论以及存在论上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从而极大地拓展哲学的研究领域。
                    不过, 超存在这个概念我认为很难给它下定义。尽管如此,我们在这里还是会给出一个基本定义,并且想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
                    超存在是依赖于存在者的, 所以, 超存在是指存在者的超存在。但超存在本身却不是一个存在者,它只是与存在者相关的存在。所以, 超存在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44楼2019-12-23 03:31
                    回复
                      我们先假定一个存在者: 一辆汽车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们来分析它的超存在。 首先, 我们可以通过眼睛来看到它的颜色, 那么, 颜色就是汽车的一个超存在。如果我们看到这辆汽车的颜色是白色, 那么, 我们说这个颜色超存在的取值为“白色”。颜色超存在的所有可能的取值我们称之为其取值范围。
                      同样, 我们可以用手来摸一下这辆汽车, 感觉到它很硬。那么, 我们可以感知这辆汽车的硬度超存在,当然, 这个硬度超存在也可以有取值范围,比如“很硬”, “硬”, “有点硬”等等, 这个取值范围与我们要求的精度有关。
                      以上这些超存在都与我们的感觉系统有关, 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来感知这些超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超存在称之为“可感知的超存在”。
                      我们看到这辆汽车, 我们认出来它是“汽车”,而“汽车”是概念性的东西, 是对象的内容, 所以,我们可以称“汽车”是汽车的内容超存在。


                      45楼2019-12-23 03:31
                      回复
                        汽车的功能也是汽车的超存在,汽车可以用来载人, 也可以用来载物,这些功能是汽车的功能超存在。
                        汽车还有其它的一些超存在, 汽车的价值, 汽车的性能, 汽车的出厂日期, 汽车的生产厂家等等。甚至汽车的主人, 汽车的周围环境也是汽车的超存在。
                        因此, 我们所碰到的仅仅只是汽车的超存在, 我们所能达到的也仅仅只是汽车的超存在,无论我们如何行为, 我们无法达到汽车本身。这个结论对于所有的存在者都成立。换句话说, 要通达到存在者, 我们没有别的途径,我们只有通过它的超存在才能通达到存在者。我们对于存在者的任何描述在实质上都是对于其超存在的描述, 我们对于存在者的任何“遇见”实质上都是对于其超存在的“遇见”。
                        譬如说, 我说这个学生是一个好学生, 你无法在存在的意义上把握这句话, 所以,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说这个学生是一个好学生?”
                        那么, 我就可能说:“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他上课认真听讲, 所以, 他是一个好学生。”而这些“学习成绩很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课认真听讲”都是在谈论他的超存在。所以, 对于存在问题的发问最后都必然回到超存在那里去。


                        46楼2019-12-23 03:32
                        回复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 你说超存在不是一个存在者,你又说汽车的主人是这辆汽车的超存在, 难道汽车的主人不是存在者吗?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 这里不是自相矛盾,我们只需要知道这里的“超存在”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当我们说汽车的主人是汽车的超存在时, 我们是就这种关系而言的,是就这种所属关系而言的。那么, 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者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者。
                          作为一个例子, 一个人的父亲也是这个人的超存在, 但这里的父亲是就与这个人的关系而言的, 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而言的。所以, 这个超存在也不是一个存在者。
                          有了这些例子以及一些基本的讨论后, 我们来定义任何存在者的超存在:
                          假设有一个存在者,那么, 它的超存在是与该存在者相关的存在,而所有的这些相关的存在共同决定了该存在者。
                          也许你会对这个定义不满意,譬如怎么叫做“共同决定了该存在者”? 这些所有的超存在如何决定该存在者? 这个原因在于我认为, 我们无法真正地认识或者通达存在者, 我们所能认识或者通达的只是各种各样的超存在, 我们假设这些超存在的共同作用使得我们通达存在者。
                          或者我们换一个说法, 存在者其实是无法认识的, 也是无法通达的,它就是康德意义下的“物自体”。虽然我们无法认识或者通达“物自体”, 但我们可以通达它的超存在。通过认识或者通达其超存在, 我们无限接近地认识或者通达该存在者。
                          当然, 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们并没有解决, 也可能无法被解决, 但我还是在这里提出来:
                          问题1: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于存在者的超存在研究,通达到“物自体”?
                          问题2:如果我们无法通达到“物自体”,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于存在者的超存在研究, 渐进地逼近“物自体”?
                          但无论我们是否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 对于存在者的超存在的研究(认识或者通达超存在)仍然是我们的必经之途。因为我们没有其它的路径, 我们没有其它的道路, 这是我们唯一的道路。
                          从关于存在者的超存在定义出发, 我们可以看到实质上对于某个存在者, 我们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超存在, 甚至有无穷多的超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所有的这些超存在吗?哪些超存在是重要的, 哪些超存在是不重要的?而这些超存在的重要性或者不重要性又是在哪种意义上使用的呢?
                          同样以我们在上面所举的例子“汽车”为例:
                          关于汽车的颜色超存在是否是重要的呢? 也许。 如果一个人喜欢特别的颜色,那么, 颜色对于他来说就是重要的。如果他不太关心颜色,那么, 颜色超存在对于他来说就不是重要的。汽车的硬度恐怕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而汽车的价格可能就是重要的, 汽车的质量可能也是重要的。汽车的牌子可能也是重要的。
                          我们可以看出, 超存在其实有重要性的区别。但这种区别是相对人来说的。如果不相对于人,所有的超存在都具有同样的地位。 但对于不同的人, 某个超存在的重要性又有所不同。换句话说, 超存在的重要性与主体(考察者)有关。
                          我们还是以传统的主体和客体的模式来讨论存在者的超存在。
                          (对于主客体的模式, 胡塞尔是拒绝的, 海德格尔也是拒绝的。 但我认为这种拒绝并没有在实质上解决主客体二元对立的问题,而只是在形式上避开了这个问题。 我在《认知体系现象学》中讨论过胡塞尔的一元化解决方案并没有在任何意义上解决这个问题。胡塞尔悬置了外部物体, 但当他对意识中的对象立义时, 他必须请回外部物体。举一个例子, 当他看到一个苹果时, 它的意识中有了苹果的现象, 但当它给这个现象立义时,或者说考察对象的内容意义时, 这个对象就是“苹果”, 而这个立义的对象并不是对于意识中的物体的立义, 而是对于外部物体的立义。 因为意识中的物体是不可食用的,而苹果就意味着可以被食用。 那么, 这个立义就不可避免地指向外部物体。所以, 胡塞尔根本就无法真正地悬置外部物体。)
                          假如我是主体, 而存在者是客体,例如汽车作为存在者。 我把汽车的超存在的本来状态称之为汽车的本相超存在。而汽车在我心目中的超存在我称之为主观超存在。对于任何存在者,我们作同样的定义来定义本相超存在以及主观超存在。显然, 本相超存在无所谓重要性的区别, 但主观超存在则必然有重要性的差别,而这个重要性的差别依赖于主体。
                          当我们讨论人(也就是说, 存在者是人)的时候, 因为人既是主体, 也是客体, 情形就会复杂很多, 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第三章)。
                          我们在前一节讨论过四个世界的存在者,我们在这里分别举一个第三世界的存在者以及一个第四世界的存在者的例子,并且讨论它们的超存在。


                          47楼2019-12-23 03:32
                          回复
                            第三世界的存在者: 数学中的三角形。
                            对于数学中的一个三角形, 它的三角边显然是它的超存在, 它的三个角也是它的超存在,它的周长也是它的超存在, 它的面积也是它的超存在。同样,它的三条高, 三条中线, 三个角平分线都是它的超存在。
                            我们可以对特殊的超存在进行限制从而引进一个特殊的三角形(或者一个特殊的新概念)。举一个例子, 假如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我们称之为直角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这个结论不仅对于三角形是正确的, 对于其它的存在者也是正确的。譬如人这个存在者。如果我们限制他的国籍超存在(一个人的国籍是他的一个超存在),那么,我们得到了一个特殊的人。 如我们限制他的国籍是中国国籍, 那么, 他就是中国人。
                            对数学中的存在者作这种限制其实对于数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这种限制就会使得我们得到一个新概念(直角三角形是一个新的概念, 一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存在者),我们可以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如果我们的数学教科书都以这种对超存在的限制的方法引进新概念,我认为, 这无疑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其实在其它的地方建议用这种方法重新编写数学教科书。不过, 这不属于本书的主题,我们一笔带过。


                            48楼2019-12-23 03:33
                            回复
                              第四世界的一个例子: 某家餐馆。
                              假设我们以某家餐馆作为一个第四世界的例子, 我们来考察它的超存在。 一家餐馆, 它的地理位置显然是它的超存在, 它的工作人员都是它的超存在, 它的老板是它的超存在,它的好名声是它的超存在,它的顾客群体是它的超存在, 它的菜单是它的超存在, 菜的价格是它的超存在,菜的味道自然是它的超存在,它的营业收入是它的超存在,它对员工的福利待遇是它的超存在, 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它的超存在。当然, 它还有很多的超存在我们没有罗列出来。
                              如果主体是这家茶馆的老板, 对于他重要的超存在可能是餐馆的名声, 餐馆的服务态度,餐馆的收入等等;如果主体是这家餐馆的员工, 对于他重要的超存在可能是福利待遇, 薪水,工作环境等等;但如果主体是消费者,对于他重要的超存在可能是餐馆的菜的味道, 菜的价格, 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等。所以, 我们可以看出, 主体的不同将决定超存在的重要性的不同。
                              我们在后面(第三章)将讨论人的超存在。 人的超存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超存在体系, 我认为, 这个超存在体系本身可以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


                              49楼2019-12-23 0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