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鉴定证书到底价值几何,证书到底能证明什么?在这个仿籽假货满天飞的年代,证书就是免死金牌吗?拿着一张证书在各种场合大行其道,说话的底气都足了,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在众多产地的和田玉中,在众多检测场所里,各种各样的鉴定证书让人应接不暇,这样的玉石鉴定证书究竟价值几何?真正的玩家,藏家从来不会去看一张所谓的鉴定证书。和田玉与翡翠的证书不同,和田玉证书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给刚入门的玩家一张塑封纸而已。
我们常见的检验证书上一定要印有“CMA”(由国家或省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机构,评审通过的计量认证单位)、“CAL”(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CNACL”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三个标识中的任一个标识。 如果没有发现这三个标识中的一个,就说明这个鉴定的机构是不够资质的。如果证书上只有一个盖着印有名字带着五角星类似的公章,你就直接可以把证书撕了。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解释证书上的上名称和参数:
1、鉴定证书编号:它的作用就是顾客有时候去网上复检,看鉴定证书是真的出自鉴定机构,作用就这点。
2、重量:只要放到珠宝玉石专用的称上测一下就可以抄下数据了。
3、形状:证书上所说的形状(形态)包括:貔貅、观音等等,只是描述玉石的几何形态,或者雕刻的题材。证书不会鉴定更不会告诉你所雕刻的玉石是山料、籽料、又或是山流水料。至于原石是否修形当然就更不会鉴定,证书上也不会提及。
4、颜色:有颜色的料子会在备注栏显示:颜色成因未定或者表皮成因未定,传达的意思就是,鉴定机构不能鉴定出皮色是真皮假皮,或者皮色二上。至于没有皮色的白料子写的什么白-脂白、羊脂白玉等等,我真的不想再说了。1.2级白就可以开出羊脂白玉的证书,1.2级白是什么概念,请移步去看我之前发布的白度详解。
5、鉴定结果:这是和田玉的鉴定证书,鉴定结果当然是和田玉。重点来了“和田玉”这三个字的意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以前和田玉指的就是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03年后国家对和田玉的定义进行了修改,目前和田玉不仅包括狭义上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还包括青海玉、俄罗斯玉、韩玉、罗甸玉、唐河石头等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广义和田玉。更要强调的是,修行染色的仿籽或者修行二上皮的籽料是不会影响玉石透闪石的成分,所以用广义和田玉修行染色的仿籽同样可以出具和田玉的证书,籽料修形二上当然也是同一个道理。
6、密度/折射率:和田玉的密度在2.95——3.10克/立方厘米,只要填写上面这个数就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然而和田玉的产地不一样,和田玉的物理密度是有绝对差别的。籽料的密度普遍要比山料大。透闪石的折射率是1.61,这个数据没有任何意义。
7、光性特征:所有的检测机构都会填写纤维交织结构,因为透闪石的矿物结构就是纤维交织结构。没有任何意义。
8、吸收光谱:不特征。我也不明白啥意思。光谱测试一种现代物理检测方法,常用来检测特征元素有无及含量。玉石检测中它也作为一项,属于例行属公事。
9、检测人和复核人:只要是检测机构里有资质的人,填写上就可以了。
以上是一般的鉴定证书都会出现的检测项目,有实际意义的有三项:形状、重量和颜色,但是这三项,仔细阅读后,我们就心照不宣吧。
鉴定证书对于老玩家来说虽然没啥作用,但在大多数刚刚了解和田玉的朋友们也只能去相信证书。但证书也有真假之分,很多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仿籽能卖出去,用鉴定证书这层最后的遮羞布,来让小白走入圈套。在一些售价较高的大型玉雕和质地较好的玉器前,大都摆有一张“珠宝玉石鉴定证书”“获奖证书”。鉴定证书一般10元到30元一张。一句话只要给钱你就可以要你想做的证书!很多人觉得只要有证书的和田玉都是真的和田玉,其实这些证书也可能是假的玉器,鉴别还是要自己去观察和鉴别才能更加的准确。
更多玩家就为了证书上的羊脂玉吃了多少大药,羊脂玉从古至今都有,只要白度,密度,油润度达到一定的级别,称为羊脂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玉友对羊脂玉有误区,觉得只要是能做出羊脂玉证书的就是好玉,就是极品。一些商家动不动就爱说羊脂玉。这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卖的就是一个概念。一块玉能不能称为羊脂玉,是要看它综合的表现,根本不是一纸鉴定能决定的。对于新手来说,证书也许是个心理安慰作用,至少通过证书可以鉴定为和田玉。但是这里边还有,是不是新疆产的和田玉,是籽料、是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呢,唐河石、贵州罗玉等等,是仿籽、是染色皮、是修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被鉴定证书忽悠倒的人不计其数,千万不要持有捡漏的心理去买玉,捡漏永远不属于外行和新手。学会举一反三,充实我们大脑,积累我们的智慧,避免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