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吧 关注:315,206贴子:1,062,077

回复:#和田玉#我也开个知识贴。不定时更新,分享各类关于石头的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玩玉路子要正,老师,收我做徒弟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0-02-28 16:31
回复
    最近好多朋友都迷上了红玉,黄玉,所谓的红玉,黄玉是原生矿而不是由铁离子致色后天形成的红色,黄色或褐色。无论是是山籽母子说,还是火山喷发的理论都不支持红玉,黄玉的产生。昆仑山脉的山料里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也就是糖和黄口料,但也没有纯全红或纯全黄原生矿石,都是糖白,糖青,糖黄,褐色,青黄等等矿物伴生。火山喷发说就更不支持料子原生有色的说法,都是后期矿物元素致色说。所以我认为没有什么红玉,黄玉,不过是沁料换了个说法,变的更高大上了而已。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20-03-02 10:46
    回复
      开业在即,需要料子的朋友欢迎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0-03-15 17:30
      回复
        从雕工上判断是不是籽料首先要了解玉雕的特点。如今市场上的籽料都是以北京工、上海工、苏州工、扬州工等为主,而一些比较差的俄料、青海料、韩料则以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籽料上。
        青海料
        打磨后表面出现坑坑洼洼的麻点,不平整,这是料子质地韧性不够,颗粒细度不够的表现,这种现象常出现在青海料,俄料中。雕刻时要慢慢拿着劲做,因为快了就毛了,出崩口 ,像锯齿的感觉,这也是韧性不够使然。而且这还是抛光后的,抛光前的时候更明显。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抛光只是一时的,等把抛光玩掉后,就原形毕露了。很多商家在加工青海料的时候很聪明,切成很薄的片镶金,由于薄,就很难发现很多缺点,但料子本身的物理特性是不会变的。
        俄料
        俄籽外皮一般都很粗糙,而且是粗糙的难以上手,有一定厚度,如果外皮不磨削掉一层的话,是无法直接用在雕件上的,所以我们在选雕件的时候,注意一下雕件的留皮部位,如果看到外皮磨光了的,且色彩又比较艳丽,肉色像是灌进了奶油似的奶白状态且化不开,就要小心商家是不是拿俄籽冒充和田籽了。
        俄山料由于晶粒的粗细、排列不够均匀,透闪石含量不稳定,质感不够细糯,而显得有些“刚”,所以雕刻中也容易产生崩口、崩点。同样,和青海料一样颗粒细度不好的,表面一样是坑坑洼洼的。
         韩料
        韩料都很便宜,所以韩料不会是那种费时费力的手工雕,一般都为机雕,而且抛出来的一般是高光,往往带有玻璃光泽。如果抛柔光的就呈现一种蜡质光感,油脂光感欠佳。此种抛光的成本很低,一件小东西几毛钱就能处理好,而好东西不敢这样处理,因为机器的震动很可能会损坏雕工。
        总结起来,任意产地山料的颗粒细度和结构细度,物理密度普遍低于和田籽料,这也是不同产地和田玉原生的物理特性。和田籽料的物理特性也造就了它韧性好,密度高,雕刻起来给人的感官更好。
          如何区分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呢?机器工的线条都很呆板,粗细相同,并且雕刻深度不到位,所有需要掏挖的地方都是下行的斜坡,生硬粗糙。
          而且很多机工都是模造,既然是模造,就一定带有模具的特色:所有模造的玉件上,掏的洞都是有坡度的,以便模具进出,雕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平面,另外很少会有牛毛般纤细的刀工,也很少有刀痕上的崩口。而手工雕刻则是根据造型需要,随时掏挖空洞,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达造型特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0-03-16 11:48
        回复
          籽料皮色的新老年龄之分是看皮色是否老熟。皮色与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皮色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刚开始的沁入颜色,到颜色发育成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千年红,万年黑”沁染的时间越长,相对应所沁入的颜色也相对较深,当然这也跟河床里的矿物质有关。
          皮色的老熟并不是皮色越鲜艳就代表越老熟,籽料的皮色跟它所在的河床、地址环境,以及所在河床位置有很大关系。现在很多人仍然对一些白皮料不理解,其实就是跟红皮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因为这种籽料所在的河道里没有可以染色的矿物成分,导致没有颜色。
          形状
          从形状上来说,籽料冲刷的时间越长,就越加圆润,过度更加自然,没有鲜明的棱角。在籽料中有一种断料,这种料子是从一块大料子上分离下来的,而在断开之后,因为河水冲刷的时间较短,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仍保留着原有的棱角。这就是因为冲刷时间短造成的。
          毛孔
          毛孔是籽料特有的标志,因为形成的时间和位置的不同,也会有新老之分。老熟的毛孔,因为冲刷时间长,毛孔会显得更加均匀细致。而很多比较生嫩的料子,毛孔看起来比较生涩。
          但毛孔的老熟并不绝对。比如一些“旱籽”,就是一些籽料曾经在河床中冲刷,但之后因为河道干枯,这些料子如同沙漠一样的环境中有了第二次的改变。表面比较干涩,而且明显能感觉到这种料子的毛孔粗大生涩,远离河道冲刷的籽料就会如此。
          毛孔也跟人为的因素有关,如果一块籽料长期把玩的话,它的毛孔到最后会变的很不明显。
          手感
          “老熟”的料子玉质油润浑厚,触摸其表面或握在手中,手感舒适,给人以十分细滑凝脂的感觉。如果是生料的话,摸起来的会有涩的感觉,不油润,不顺畅。这个你拿一块羊脂级的好料子和一块比较生的料子一对比就能感觉的到。
          对于籽料年龄的老熟要综合来看,不要因为这块料子皮色重就是老熟,又或者这块料子很细就是老熟,结合上面几点才能真正看出籽料的“年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0-03-30 09:33
          回复
            每天都要收料子,有时间会更新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0-04-06 00:52
            回复
              大神帮我看一下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3楼2020-04-06 14:20
              收起回复
                好久没更了,明天更他一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0-04-14 23:09
                回复
                  今天有事没来得及,过两天一定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0-04-17 23:54
                  回复
                    支持尽快更新


                    IP属地:天津117楼2020-04-19 19:30
                    回复
                      碧玉按产地分,主要有四大产地,分别为:,加拿大产的加碧、新疆玛纳斯产的玛碧、新疆产的和田碧玉、俄罗斯产的俄碧
                      从颜色的浓烈程度上来排序,依次是玛纳斯、俄罗斯、和田、加拿大、但是颜色过浓过艳就是好,因人而异,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好。
                      俄碧较其他产地的碧玉来说她很干净,黑点很少,黑点多数呈块状,颜色有明暗分布,绿色较正,多数的俄罗斯碧玉能够看出萝卜纹的结构特征。加碧黑点多些,颜色较深。玛纳斯碧玉的黑点多数成片,看起来比较脏,干燥,多数有石花。和田碧玉是黑点是点状的,玉质油润、厚重。
                        为什么说和田碧玉优越罗斯碧玉呢,这就涉及到了玉性,就好像是我们交朋友一样,相貌固然重要,但是品格更重要。
                      玛纳斯碧玉
                        玛纳斯碧玉,为绿色、暗绿色,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玛纳斯碧玉最大的特点是绿颜色一绺一绺的,可能是由于密度以及结构的问题,外观上会出现一种蜡状的光泽。 玛纳斯碧玉颜色呈菠菜绿色,其间夹杂有点状的以及条带状的淡白色的斑纹,玉中存在黑色的墨点,墨点颗粒比较大。
                      俄碧
                        俄罗斯产的碧玉称之为俄碧。俄罗斯产的碧玉颜色很漂亮,艳丽而均匀,黑点极少。俄碧底子纯净,经常呈现大面积的颜色过渡,尽管俄碧漂亮,但是最致命的一个缺点就是容易起性出现裂纹。
                      和田碧玉
                        新疆本地产的和田玉碧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并且含有铬铁矿、绿泥石、蛇纹石、辉石、磷灰石等杂质矿物,透闪石随铁含量的增加向阳起石过渡。和田碧玉颜色浓重油润给人厚重之感。新疆产的和田玉碧玉大部分为籽料。无论哪个产地的碧玉都存在黑点,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只有新疆碧玉有黑点,所以不能以此来作为鉴定新疆碧玉的依据。
                      加碧
                        加碧是产自加拿大的碧玉,成分上与和田玉一致,经过鉴定能够出具和田玉证书。加碧给人一种水润感,而不是普通碧玉给人的那种瓷实的感觉,看起来有一些透感,存在黑点,但不是很多,颜色在绿底子上有一些发黄。


                      IP属地:河北119楼2020-04-21 08:58
                      回复
                        今天终于更了,哈哈


                        IP属地:河北120楼2020-04-21 08:58
                        回复
                          猜猜产地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0-04-21 10:06
                          收起回复
                            客户还的图,在我这拿了一个青料子,做个活,脱胎换骨的效果。不要因为不白就放弃一块好肉,不要在追求白度的道路上越有越远。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20-04-30 07:40
                            回复
                              油性,是籽料区别于俄玉,青海玉,韩玉等其他玉石的重要特征。有油性的玉石,越玩越油性大,越温润明亮而富有层次感。那么油性究竟是什么?下面从科学的观点对玉石的"油性"做如下解释。
                              "油性",是其晶体结构特征,籽料同时具有较高的致密度。致密度和细小晶粒配合,产生细腻温润感觉。籽料的反射率,折射率和透射率搭配恰到好处,使玉的透明度介于半透(乳玻璃)和微透(白陶瓷)之间,表层具有通透感而里面具有不完全透明的层次感。籽料细小的晶粒,呈短纤维状微结构,对光有极佳的散射性和抛光时效性(指光洁度随着抛光时间延长而提高并出现过渡带),能够获得很高亮度,但绝无玻璃那样的单纯平面反光效果,这就产生了立体感和内光感,并且越玩(可以把人体皮肤理解为超高目的砂纸,盘玩的过程就是用皮肤对籽料进行缓慢的抛光过程)立体感和通透感越强。以上这些特征共同形成了籽料的特有属性:油性。
                              只要上述材料特征中的某一个指标改变,油性就消失了。例如:晶粒尺寸变大,玉质的细腻感就没了,油性也没了,如大理石;晶粒是等轴晶或絮状结构或非晶结构,平面反射增强,出现玻璃光泽,油性没了,如翡翠,玻璃和玛瑙等;透明度过高(高于或等于半透),折射率则偏低,光在材料内部散射不足,将失去通透感和层次感,整体呈现"雪花膏瓶子"的感觉,油性没了;透明度过低,也失去通透感和层次感,整体呈现"死白"感觉,油性也没了。任何指标的改变,都会影响玉石的观感,十分微妙。
                              润泽以温”是软玉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但最高层次却是“精光内敛”,能达到“精光内敛”这层次的也只有籽料来胜任了,山料玉不是没有可能,但极少。“精光内敛”就是和田玉的内润体现出来的。
                              影响和田玉油脂感强弱因素
                              细腻度:
                              包含了结构粗细和排列紧密度两方面,通常情况下和田玉的矿物颗粒越细,排列越紧密,油脂感越强;相反,结构越粗,排列越松散,油脂感越弱。
                              抛光工艺:
                              对于和田玉的抛光工艺主要有亚光和强光两种。不同的玉质通常采用不同的抛光方式,才能体现出和田玉温润的一面。
                              把玩时间:
                              长期被把玩的和田玉就像是用人的手给它进行了反复的“手动抛光”,并且会形成一层“包浆”,因此品本身就具有油脂感的和田玉被把玩的时间越长,油脂感也会越来越强。
                              俄玉,青海玉和韩玉是和田玉同类的透闪石类玉石,它们为什么比和田玉缺少油性呢?俄玉和韩玉的致密度和散射率稍差,导致细腻感觉和层次感(表层通透感)不足;而青海料的致密度不够高并且透明度过高,也导致细腻感和层次感不足,外加色泽泛青,综合效果是缺少油性。


                              IP属地:河北128楼2020-05-08 13:05
                              回复